近来,衡水市故城县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为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深挖文化资源、改善城乡文化基础设施、传承传统文化等举措,不断激发基层文化建设新活力,为全面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增添动力。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服务网络,该县依托县文广新局、县文化馆,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广场舞、声乐、器乐、戏曲等各项文化活动,对全县33个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和12个“三区”文化建设帮扶村进行重点扶持,组织开展演出、辅导、农村文艺人才培训等系列工作。同时,为重点村购置健身器材、音响、广场舞服装等文体活动器材。截至目前,他们累计组织演出180余场,组织培训800余人次,购置健身器材50余套、演出服装2000余套。
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内涵。为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生活内涵,该县坚持三贴近原则,以县文化馆为纽带,以县文化活动广场和538个村民活动广场为阵地,积极开展“春之韵”“夏之声”“秋之魂”“冬之趣”等系列大型广场文化活动,确保文化活动周有计划、月有演出,四季不断。他们策划举办了“护苗2016绿书签”校内宣传、“共赏中华经典,聆听诗词书韵”国学赏析、“诗词画境,相映生辉”诗词配画手绘展、“知识改变命运——阅读的力量”大型图文展等多种富有特色的阅读推广和读书活动。同时,他们注重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作用,组织开展传统乐器演奏会、老年戏曲文艺汇演、文化艺术周等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活动。
系统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该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多措并举,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他们注重重点文物保护工作,对国保、省保文物建立详细档案,健全文物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保护责任主体,划定、调整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制定出台了《故城县文物保护单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文物保护安全责任书》和《文物安全检查工作计划》。他们还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推进“运河船工号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武官寨架鼓”“四股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截至目前,“武官寨架鼓”和“四股弦”已被市审定为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运河船工号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也有了新的进展。(成龙、希录、洪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