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衡水市故城县通过深挖优秀文化资源、做好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发扬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传统文化迸发出了新的活力。
在深挖上下硬功。该县深入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借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活动,普查整理、保护抢救民俗文化,先后组织人员开展了腰鼓、秧歌等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工作。在广泛深入普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各项民俗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多种方式真实全面地记录。目前,该县已确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具有保护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01项。其中,“武官寨运河架鼓”和“四股弦”已被审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运河船工号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也有了新的进展。
在继承上做文章。该县注重人才培养和阵地建设,做好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一方面大力加强民间民俗艺人保护工作,访问、查找、挖掘民间艺人,具有特殊技艺的民间艺人享受生活保障,确保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不灭;另一方面,积极培养民俗文化传人。目前,以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主的群众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已初具规模,确保“民俗人才”有展示自我的舞台。县文化馆开展声乐、器乐、戏曲等项活动,并对乡镇秧歌队、音舞快板等文化活动进行辅导;县图书馆策划举办了“共赏中华经典,聆听诗词书韵”国学赏析、“诗词画境,相映生辉”诗词配画手绘展、“知识改变命运——阅读的力量”大型图文展等多种富有特色的活动;乡镇综合文化站积极开展“传统乐器演奏会”“老年戏曲文艺汇演”“文化艺术周”等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在弘扬上出实招。该县积极扶持、引导、利用传统文化,通过搭建群众文化展示舞台,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他们利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引导民间团体在全县各地举办各类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他们以县文化馆为桥梁,积极开展颂党恩——“红色回忆歌颂党”“颂歌献给党、唱响新农村”“百姓大舞台”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他们还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送文化下乡为平台,以美丽乡村和扶贫脱贫为主线,创新编排新剧目,宣传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惠及民生的政策性措施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正气、讴歌文明等文艺节目。(李洪儒、王希录、柴如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