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水市扶贫办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统领,聚焦问题、靶向治疗,精准发力、克难攻坚,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大会战,确保今年4万贫困人口脱贫、347个贫困村出列,力争武邑、阜城两个贫困县摘帽,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礼。
完善机制体系,推动脱贫攻坚政策细化落地。市扶贫办出台相关政策,制定了《衡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7年扶贫开发工作要点》、《衡水市脱贫攻坚突破年活动方案》、《衡水市扶贫开发工作指南》等文件,为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他们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按照“贫困人口一个不漏,非贫困人口一个不纳”的要求,严格把关,着力抓好申请、检查、评议、公示、审批等环节,力求把扶贫对象搞准确、把致贫原因搞明白、把动态进出搞实在。他们还完善土地扶贫机制,积极争取贫困地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300亩,同时指导重点贫困县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他们创新了资金项目管理机制,从立项实施、资金支出使用到项目验收,实行全程监控,通过印制《扶贫手册》资料、实行网站公开和贫困村公示等措施,实现了扶贫政策、资金使用公开透明,时时接受群众监督。
夯实扶贫举措,加快全市脱贫攻坚步伐。以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为核心,市扶贫办扎实抓好特色产业打造、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兜底保障等工作,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他们开展特色产业脱贫,重点扶持贫困户发展瓜菜、非转基因大豆、林果、奶牛等特色种养产业,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入户项目。今年以来,他们扶持贫困户发展瓜菜1.2万亩、林果1.1万亩、奶牛1200头、鸡鸭40万只、羊0.8万只。按照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的新型模式,他们充分挖掘每个贫困群众的致富能量,把贫困群众变为拿“租金、股金、薪金”的“三金”农民,形成了大本事挣大钱、小本事挣小钱、没有本事分红利的致富新态势。他们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脱贫,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目前,全市已完成799个贫困村主街道硬化,标准化卫生室、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全市贫困户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全力推进。他们还开展光伏扶贫,2016年全市实施的111座村级光伏电站项目,截至今年6月9日已完工69座,目前正在与国家电网协调并网工作,其余42座光伏电站将于6月底完工实现并网发电;2017年村级光伏电站计划建设176座,已陆续启动前期准备工作,5个扶贫重点县将实施分布式光伏扶贫31.68兆瓦,覆盖贫困户10560户,可实现增收3168万元。同时,他们还扎实推进民生兜底扶贫,认真落实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2017年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提高到3300元以上,并实行低保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应退尽退;开展医疗健康扶贫行动,构建“以城乡医保为基础、以大病统筹为保障、以大病救助为补充、以专项基金为托底”的“四位一体”精准医疗扶贫体系;开展教育扶贫行动,推动教育领域项目资金精准投放,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落实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三免一助”等政策,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
整合资金投入,筑牢脱贫攻坚保障平台。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2017年市财政安排2854万元作为扶贫开发专项资金,各县市区共配套财政扶贫资金5488万元,同时,各扶贫重点县加强对财政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和使用,目前全市6个重点县已经完成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9.286亿元,整合率为100%;实施金融扶贫行动,全面推行饶阳县“政银企户保”做法,实施“政府搭台、银行参与、企户联合、保险兜底”的金融扶贫模式,大力推广饶阳“一权一棚”抵押贷款等模式,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担保的贷款办法,吸引更多资金投向扶贫,同时建立完善市县扶贫开发投融资体系,加大融资力度,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扶贫、光伏扶贫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今年1至5月份,在种养殖行业整体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全市扶贫小额信贷放贷额度达到1.7亿元,相关贫困县利用小额贷款带动4100户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推动贫困村种植、养殖、商贸、家庭手工业等产业发展;探索开展保险扶贫,目前,市扶贫办已经与人保财险衡水分公司进行多次对接,通过沟通协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保险资金将积极助推扶贫产业发展。(记者李雅洁、通讯员吴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