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高新区有工业企业460余家、规模以上113家,其中化工企业33家、规模以上15家,环境治理的任务和难度相对较大。我们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针对企业治污不积极、不专业、不高效等突出问题,建设专项工程、引进专业公司、搭建专门平台,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互促共进,实现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2018年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75天,同比提高25%;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为14天,同比下降46.2%;综合指数为6.46,同比下降25.66%;PM2.5浓度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6%。
建设专项工程
开展替代治理企业燃煤锅炉曾经是高新区重要的污染源,当时由于企业担心影响生产,淘汰锅炉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我们站在服务企业的角度,和企业家们一起想办法,组织养元、老白干、冀衡、威克多、宝云建投5家企业,总投资1.95亿元,联合建设了长达28公里的“西汽东输”集中供热工程。该工程采用远距离输热技术,利用市区西部衡丰电厂高温热源为园区企业集中供热,专项替代企业燃煤锅炉,满足企业生产和冬季取暖需求。目前,主体管网已全线竣工并陆续对全区企业实施供汽,顺利淘汰企业锅炉120多台,不仅有效解决了燃煤污染问题,还实现了重污染空气条件下企业生产的精准响应。
引进专业公司
开展市场治理企业废水治理是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过去,都是各企业自己运营治理设施,由于技术力量不足,效果很不理想。我们认识到,一味地要求企业停产整顿不是根本之策,必须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2015年,我们引进了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全区实施第三方环境综合治理。近三年来,采用PPP模式,总投资3.15亿元,启动建设了污水处理厂、“一厂一管”、中水回用、雨污分流、污泥处置等8项重点工程。
目前,滏东、苏正、北区3个污水处理厂已全部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营,日污水处理能力合计3.5万吨。18家重点化工企业率先完成了“一厂一管”建设,通过污水在线监控和企业技术指导,有效地促进了企业规范达标排放,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水质稳定达到了一级A标准。中水回用、污泥处置、污水处理梯级收费、第三方支付平台建设正在加快推进,这样污水处理厂处理之后的水和产生的污泥就能变废为宝,实现生态环境治理和环保产业发展的双赢。我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经验做法,入列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开展科技治理治气、治水、治固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实施信息化、智能化的综合监管,这样才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投资2700万元建成河北省首个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成功连接污水处理在线监控设备23台,空气质量参数子站77个,VOCs在线监控设备33台,VOCs预警预报设备及特征因子预警预报设备224台,涵盖了生态环境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控、移动执法、风险监控预警等功能,进一步将突发环境事件监控预警、环境风险防范关口前移,让问题隐患无处遁形,让精准施治成为现实,极大地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监管治理、综合决策和公共服务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以入列国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为契机,加大模式创新、机制创新和实践创新,深入抓好智慧监管平台、污水处理梯级收费机制及第三方支付平台建设,集中开展清洁取暖、VOCs治理、工业达标、清洁降尘等一系列治理行动,进一步拓展和提升综合治理成效,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治理贡献“衡水高新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