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高新区围绕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国家高新区,顺应“迈进高铁时代、迈进智慧城市时代、迈进千亿产业时代”的形势要求,深入落实新理念,坚定不移走新路,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力促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转变、传统农村向新型社区转变、传统农民向新型市民转变,走出了一条规划引领、城建支撑、产业筑基、生态保障、民生提升的共享之路。
衡水高新区坚持以建设京津冀重要节点城市和雄安新区的进出“南大门”、产业“新腹地”、生活“近郊区”、环境“后花园”为引领,积极融入市委、市政府“一湖三区”组团式发展构架,按照园乡村一体建设、产城教融合发展的思路,确定了以衡水高铁站、宝云生态城、大麻森中心城镇为核心的“三核并进”城镇发展布局。以衡水高铁站为核心打造高铁商务区。依托石济客专、京衡客专和高铁站区建设,遵循“立体开发、高效换乘、综合布局、配套齐全、环境优先、生态自给”理念,建设投资120亿元的高铁商务区,并将其作为拉动工业新区城镇建设的“主引擎”,打造集公共交通枢纽、商业商务、创业服务和新型社区于一体的新型城市功能区。以宝云生态城为核心打造产城融合区。该区规划建设总投资150亿元、占地17.9平方公里,集居住、商业、教育、文化、医疗、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宝云生态城,加快集聚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打造现代化的商务区和高品质的业态圈。以大麻森中心城镇为核心打造科技智慧创新小镇。借助衡水科技谷建设的资源优势,吸纳大麻森乡政府所在地及周边村,规划建设产业聚集区、生活休闲区、商业中心区及公共配套区有机融合,创新、生活、生态有机结合的科技智慧创新小镇,探索智慧与生态并重的城镇建设新路径。
围绕建设宝云生态城和高铁商务区,对接引进京津乃至全国的优质教育、医疗、金融、物业资源,打造产城融合亮点,发展城市经济。一是打造宜居社区,建设融入智慧社区、海绵城市理念的水岸雅居新型社区。二是打造宜学社区,与北京睿霖文化传媒合作建设总投资26亿元的文化教育创新园,高水平建设第一中学、游泳馆、图书馆等;新建成振华小学和第二幼儿园,并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合作运营,引入高端教育理念打造优质教育品牌。三是打造健康社区,与北大医疗集团合作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新区第一医院、保健康复中心,打造集综合诊疗和生态康复疗养于一体的IV类三甲综合医院,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四是打造产业小镇,在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完成41个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投入2000万元对高铁站片区24个村整合打造产业小镇,聘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以“高铁印象、农旅乐园”为定位,围绕“一环、双廊、四片区”建设衡水市的“后花园”,使衡水高新区真正成为京津企业和人才生活创业的理想之地。
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特色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一是强化基金扶持。区财政出资500万元设立农业产业化引导基金,对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提供贷款、担保和投资补助,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规模经营,大力扶持特色城郊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农村电商等产业项目发展。二是培育规模农业。依托养元、汇源、中粮等食品龙头企业,抓好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推动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流转,以“食品企业+农业公司+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培育适度规模经营主体,重点发展一批以衡水欣荣生态园、丽景牡丹园、景芝源灵芝合作社、康晟主题采摘园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三是发展生态旅游。借助衡水湖、老白干、衡水中学等资源优势,以乡土民俗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吸引京津城市人群为主要目标,整合休闲采摘、生态观光、特色食品、村落文化、会务培训、疗养度假、农家餐饮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
抓民生改善,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推进公费教育,从2016年开始,率先在全市实现农村学生12年义务教育,每年区财政列支170万元,对在省级示范性高中就读的辖区农村学生每学期补助1400元,普通高中就读的辖区农村学生每学期补助1200元。目前,正在研究城区高中学生实施高中免费教育的意见办法,条件成熟后启动实施。推进公费医疗,“十三五”期间,区财政每年递增500万、5年累计增加7500万元用于提高新农合报免比例和大病救助,实现医保全市报免比例最高,到2020年基本实现免费医疗。推进农民增收,实施农民增收计划,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工程,推荐符合条件的农民进入企业就业,鼓励有经济头脑的农民独立创业,实现可持续的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