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衡水频道>>县区新闻>>武邑

记武邑农牧局总农艺师吕秀珑

http://www.hebei.com.cn 2014-05-15 14:23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汗洒沃土为丰年

  ——记武邑农牧局总农艺师吕秀珑

记者赵栋

  她笑言,自己是“土专家”,是在泥土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她还说,自己是“女汉子”,农田里男人干的事,她也能干。25年间,她走遍了武邑县的545个村,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帮助武邑县的老百姓在土地里得到了实惠。她就是武邑县农牧局总农艺师吕秀珑。在25年的基层工作中,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

  5月4日早上7时多,吕秀珑的手机响了起来。“喂,是吕农艺师吗?我家的小麦出现了大面积死苗,你快来帮我看看吧!”来电话的是武邑镇朱庄村一位姓崔的农民,在看到自己地里的死苗后,着急的他想到了曾经到村里指导过自己的吕秀珑,希望她能到地里给自己出出主意。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吕秀珑开上自己的车,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吕秀珑已经不记得,这是她第多少次“出急诊”。“像这样的情况很多,有时候晚上9点10点的,还有人来电话咨询问题。”吕秀珑说:“对农民我是有感情的,咱能帮助点就多帮助点。”

  正是吕秀珑对农民的深厚感情,才让她选择扎根在基层。1989年,毕业于河北农大农学系的吕秀珑,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毅然回到了老家武邑县工作,在农业局从事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及农民科技培训等工作。“有些人当时不理解我的做法,但是我知道,自己对武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愿意在基层工作,让自己的父老乡亲能从土地里见到实惠。”吕秀珑说。她深知,作为一名农技人员,仅凭一腔饱满的工作热情远远不够,更需要扎实的农技专业知识。多年来,吕秀珑白天走村入户,往返于田间地头,指导生产,晚上坐在灯下学习农技专业知识,对着书本分析、整理白天遇到的技术难题。通过这样的积累,吕秀珑成了县里农业技术指导方面的“一把好手”。很多农民遇到了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都会找她进行指导。接到求助后,吕秀珑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想尽一切办法为农民排忧解难。而吕秀珑的电话,也成了名符其实的农业“110”。

  通过总结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吕秀珑发现,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的武邑,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打造武邑的种植业品牌,就必须搞好农业新技术推广。为此,2002年以来,吕秀珑以项目为抓手,致力新技术的创新,先后主持了农业部的“小麦——夏玉米一体化项目”、“平衡施肥技术推广”项目、“冬小麦综合节水技术”丰收计划项目等10多个项目在本地实施,探索和总结出了促进武邑农业持续增产的一整套配套栽培新技术。在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吕秀珑集成推广“一增四改”和“五统一”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实现了夏玉米最高单产776公斤,小麦最高单产突破678公斤,辐射带动全县粮食增产达15%以上。因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武邑县2009年与2010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吕秀珑也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吕秀珑根据武邑县实际,先后引进小麦抗旱节水型新品种、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和适宜该县种植的棉花新品种。通过试验筛选并大力推广,使农作物品种不断得到更新换代,新品种推广率达到95%以上。

  近年来,吕秀珑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较少、劳力成本较高等问题,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了多项新型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工作。其中玉米“一封一杀”化学除草、棉花全程化控简化栽培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对浇过的麦田要及时进行锄划,这是保墒防旱、促使小麦快长的有效方法……”今年春耕期间,吕秀珑来到大紫塔乡大紫塔、小紫塔村,在田间地头为农民讲解小麦春管技术。每年春耕期间,下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指导农民春耕,已经成了吕秀珑的“必修课”。“每次下乡的时候,农民把我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争着问种地遇到的问题。指导完了,都争着拉我们到家里去吃饭。从这里,我能感受到他们对农技人员的深厚感情,同时也感受到了农民对科技指导的渴求。”吕秀珑说。

  长期工作在农业第一线,吕秀珑看到新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农民们往往因为缺乏相应的指导,让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落了空。农业科技的推广,中断在“最后一公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吕秀珑积极健全推广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保障科技成果转化通道畅通。她以基层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为载体,建设了4个跨乡镇的农业科技推广区域站、110家科技进村服务站、42家农业专家视频医院、10个科技示范基地,培育2200个科技示范户,开通12316农业专家服务热线,构建起了上下贯通、四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这一网络成功解决了“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疏通“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通道,使科技贡献率达到了65%。用吕秀珑的话说,农技人员要做好农业新技术和农民应用过程中的“二传手”,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种田的意识。 吕秀珑把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这片养育她的热土。而她多年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吕秀珑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农技推广贡献奖,荣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层次人才、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河北省“第三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河北省12316农业专家咨询团专家等称号……每当谈到自己获得的荣誉之时,吕秀珑依然保持着农民的那份朴实:“我是农民的女儿,我是一名农技人员,利用科技推广搞好技术服务、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心愿。”

 

关键词:武邑|农牧局|总农艺师|吕秀珑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衡水日报
责任编辑:张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