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本网原创

武强县吴沙洼村“小”手套助推“大”扶贫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胡竞文 陈颖 孟卫力
2020-03-19 14:55:59
分享:

  长城网衡水讯(记者胡竞文 通讯员陈颖 孟卫力)“俺们已经复工十多天啦,车间里有专人负责消毒、测体温,保证大家伙儿的安全。我负责明线工序,你看,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就做了十来副啦……”武强县北代乡吴沙洼村贫困户孙小居一边忙着做手套,一边笑着说。近日,记者来到吴沙洼村手套加工扶贫车间,看到村民们正戴着口罩,熟练地做着手套加工的各个工序。

  53岁的孙小居,身患重病,女儿已经出嫁,家里只有她和老伴两口人,做手套之前靠种几亩耕地维持生计,去年成为低保户,孙小居说:“复了工,收入才有保障,虽然我身体不太好,但一天也能做个百八十副,每天挣三四十块钱,足够我和老伴儿的生活费了。”

新户入驻第三车间,村民正在安装设备。陈颖  供图
村民调试设备,准备开工。陈颖 供图

   “扶贫车间的建成,极大地调动了贫困户自主脱贫的积极性,解决了村里闲余劳动力地就业问题,也促进了村里经济的发展。以前,手套生产个体户年产值40万副左右,车间建成后,年产值达100万副左右,第三个车间的建成预计可解决50人的就业问题,村集体年收益将增加2.5万元至5万元。”北代乡吴沙洼村党支部书记吴清涛介绍,该村现有村民837户,贫困户28户,几乎全都加入到手套生产项目当中来,大家伙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儿。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吴沙洼村便开始了手套加工产业,形成了以其为中心,覆盖留寺林、张沙洼、解村等周边多个村在内的手套加工产业片区,如今已建成2个手套扶贫车间,第三个归集体所有的车间也建成了,在北代乡党员干部的引领下,共吸收54名贫困户就业,带动42名贫困户在家就业,每名贫困户每年增收1万余元。

  据悉,受疫情的影响,原本以线下内销和外贸为主的销售方式行不通,手套销售额直线下降。吴沙洼村手套产业主要负责人葛万凯告诉记者:“复工后,我们将线下销售方式转为线上,通过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进行销售,并且我们即将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相信定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村民在车间进行手套加工。陈颖 供图

  为在疫情期间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武强县出台了“抗疫情 保增收 防返贫”十项措施,通过压实防疫和脱贫攻坚责任、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制定经济作物补贴标准、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促进就业补贴等政策支持、推出扶贫特岗、为特困群众发放就业补贴、临时救助金、生活及防护物资、组建督查组等措施,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键词:武强,衡水,吴沙洼村,扶贫,手套责任编辑:王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