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上午,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成功举办了衡水湖蓝藻水华防控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圣瑞等有关专家和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的相关负责人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始前,与会专家代表在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地查看了衡水湖的水质情况。上午10时,研讨会正式开始。衡水学院生命科学院教授芦站根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段亮,向与会人员通报了近期衡水湖蓝藻监测的情况。“蓝藻是藻类生物,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且有恶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段亮介绍,蓝藻水华多发生在夏季,蓝藻大量繁殖,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体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并导致水体缺氧,水质变坏。
衡水湖作为我国北方内陆封闭型湖泊,是华北平原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防控藻类水华风险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现场,与会专家代表经过认真讨论,就衡水湖蓝藻水华防控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他们认为,应研究衡水湖藻类演替及水华风险,制定藻类水华预警及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衡水湖蓝藻水华的预警、防控及应急处理能力,保障衡水湖不发生规模藻类水华灾害;应研究湖泊水平衡及优化水资源方案、引水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充分发挥引水的生态补水及水质改善作用,重点关注生态湿地植被、鱼类、鸟类等变化情况;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湖泊水质及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并研究制定湖泊流域系统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