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衡水频道>>文化

大英博物馆将举办特展“明:盛世皇朝50年”

http://www.hebei.com.cn 2014-04-01 15:32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避免“欧洲中心化”的视角向世界介绍这段陌生的历史

  北青报:作为展览的策展人,您最希望观众从这个展览中获得什么?

  霍吉淑:我希望他们明白,像中国这样一个面积堪比一个大洲的国家,在15世纪初是由一个家族通过宫廷网络所统治的。我希望他们不仅仅看到皇室,还要看到一系列的地区藩王。洪武皇帝把他的儿子们封藩至各重要流域和军事重地,他们建立了明初多处藩王宫廷。新的考古工作和研究,让我们对藩王有了更多的了解。此展览将会重点介绍山东、四川、湖北,也就是中国东部、西南部和中部三个地区明代藩王墓出土的考古文物。另外,我希望观众了解郑和,虽然他对中国人来说很熟悉,但很多西方观众并不知道,郑和船队出发的时间远远早于哥伦布和达·伽马的船队。我希望他们看完展览后可以真正了解多元文化的中国。中国内部的自身互动,中国派出的使者与外国的互动,以及外来使者与中国的互动,使得这一时期的历史趣味无穷。因此,国际交往与互动是本次展览关注的一个重点。

  北青报:从展览的设计上和策展理念上,你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呢?

  霍吉淑:展览被划分为5个部分。我们首先在展览开始的部分介绍这个时期的背景,接下来的部分包括:宫廷生活、军事文化、文人艺术、信仰和外交贸易。观众从宫廷生活开始参观,按照由内向外的顺序,陆续参观到郑和船队航海的广阔海域。通过我们从世界各地借来的展品,以及我们设计的展览知识架构,可以展现这段“新”的历史,并把它生动地呈现在世界观众面前。多数中国以外的观众对这一时期的历史非常陌生,而且多数对明朝历史的研究和关注都集中于16世纪初期葡萄牙人抵达中国以后的这段历史。而1400年至1450年的这段历史相对较早,而且对整个明朝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青报:是否可以这样说,该展览在尝试避免使用“欧洲中心化”的视角来呈现中国明朝的历史呢?

  霍吉淑:是的。此次展览的目标之一是挑战过去过分强调的有关16世纪后西风东渐的中西交流史,把目光转移向亚洲各地之间长久以来复杂密切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中国社会文化曾经产生的影响。比如,观众除了可以看到精美绝伦的展品,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意识到郑和下西洋这个意义非凡的航海远早于哥伦布在1492年的首航美洲。对于后者的研究有很多,但是我想我们是为数不多的通过这个视角来研究明朝早期历史的。

  研究历时4年选中280件展品向10家中国博物馆借展

  北青报:策划和筹办该展览共经历了多长时间?多少人员与机构参与其中?

  霍吉淑:我和另一位策展人牛津大学艺术史系的柯律格(Craig Clunas)教授一起工作了近4年时间。我们的研究也获得了来自英国政府最高级别的研究委员会基金的赞助——艺术与人文学科研究委员会(Arts &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因此,我们可以和美国明代学者专家一起撰写了一本关于本次展览的专著。此次展览还会安排丰富的公众节目,并于今年10月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探讨中国1400-1450间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题目包括音乐、饮食、服装、中韩/中朝关系、中日关系、中越关系、中国与伊朗关系等不同领域。通过跨领域跨文化的知识协作,我们希望这次展览可以有所不同,富有价值。

  本次展览我们与10家中国机构和21处中国以外的收藏机构合作。我们在备展过程中与中国国家文物局直属的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紧密合作,对方帮助我们协调与中国各个博物馆的合作。但我们首先要与每个博物馆交流,确认他们是否愿意参与到本次展览中。国际方面,我们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以及韩国等地的博物馆合作借展品。

  北青报:本次展览的展品数量有多少?是从多少件候选展品中挑选出来的?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霍吉淑:我们共有280件展品,展览规模非常大。2/3的展品来自31家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而另1/3的展品则来自大英博物馆。我们对展品的选择非常严格,入选展品既要在视觉上引人关注,又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最终呈现的280件展品都经历了层层选拔。我和柯律格(Craig Clunas)教授负责把关,但我们也与借展的博物馆密切合作。比如, 2013年11月我在中国与当地的专业人士一起挑选展品,了解不同文物的价值和意义,不断缩小最终展品的范围。

关键词:大英博物馆,特展,美术馆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赵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