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走进景县杜桥镇草厂村的高粱种植基地,一片片火红的高粱穗粒饱满、压弯枝头,不远处收割机正在紧张作业,村民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丰收的景象映满田间。
该村2000亩高粱收割已接近尾声,“今年收成不错,一亩地至少1200斤,每斤1.95元的收购价。这么算下来,合作社除了给村民们分红,还能为村集体增加20万元的收益。”村党支部书记陈玉国信心满满地说。
今年以来,草厂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红高粱种植,以支部为引领,成立了草厂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2000亩,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老百姓撬开了村兴民富的“大门”。
在此之前,草厂村多年来没有建成一个像样的产业,集体经济捉襟见肘,全靠村集体仅有的土地承包费维持运转。“想给群众办点实事、解决点困难,但村里没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作为“一肩挑”的大家长陈玉国道出了心中的无奈。
破解发展困局迫在眉睫。然而,作为传统的农业村,要想发展只能从农业上想办法,但村里的耕地都在村民手中,种的都是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收益十分有限,有些地甚至撂了荒。要想从农业上获得更大效益,就得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
转机出现在去年,杜桥镇在全镇农村中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推广季节性休耕项目。在镇党委的引导下,村“两委”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必须破除“等、靠、要”思想,抢抓政策机遇,通过成立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种植,走一条产业兴村富民的新路子。
于是,村集体合作社应运而生。合作社实行村“两委”成员与合作社成员交叉任职、村民以土地入股成为社员的“党社联建”发展模式,从高粱播种、施肥到灌溉、病虫害防治再到收割、销售进行全过程统一管理,实行“订单种植、保价收购”,寻求高粱种植效益最大化,并从总收益中提取5%作为管理费归村集体收入,既有效激发出村民入社的积极性又全面盘活了集体经济。
此外,合作社还将入股后的土地进行了整理,即小块改大块,相对成片,整治后的土地机械化率大大提升,实现了机械化耕地、播种、打药、收割等,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
“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人工成本很高,现在合作社采用全程机械化,从种到收,用工大大减少,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拿到1000元的土地收益分红,加上季节性休耕项目每亩补贴500元,还有外出务工的收入,一年收入比以前多不少呢!”陈玉国说,如今,通过“抱团取暖”,老百姓的收入越来越高,日子也像高粱一样越来越红火。
让钱包鼓起来,是草厂村让群众尝到集体经济“甜头”的第一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发挥党的政策、组织、资源优势,围绕盘活村集体资产,还探索出多条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去年,村集体拿出60亩集体用地发展葡萄种植,今年第二年结果就实现了30万元的收益;160亩集体土地流转给大户种植玉米,土地承包费每亩也有800元入账;剩余集体用地归入合作社种植高粱……除去劳务费用开支、成本等,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草厂村集体经济年收益将超过100万元。
“随着‘家底’不断积累,我们也敢向群众拍胸脯,有底气为群众办一些看的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了。”陈玉国介绍说,下一步,村里要把占地40亩的坑塘改造提升一下,对周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硬化,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今年以来,杜桥镇许多行政村像草厂村一样,村集体经济均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目标。凌庄村1450亩耕地都入股了合作社发展高粱种植,合作社还结合农村方田林网建设发展苗木种植,将废弃坑塘整治一新发展养殖,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有望达到40万。
厚了家底、美了乡村、富了村民。时下,杜桥镇掀起了一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热潮,全镇已有24个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特色产业,种植高粱26000亩。镇党委政府还从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为各个村量身定制“一村一策”“一村多策”的发展策略,引导各行政村进一步盘活集体资产,各显神通,找准“引擎”,激发活力,多元增收,走出一条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今,村级组织从“无钱办事”到“有钱办事”,服务能力提升了,组织力、战斗力也随之增强了,“两委”班子说话办事更有底气和力量。
杜桥镇党委书记孙庆忠表示,下一步,杜桥镇将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示范带动、政策扶持,持续壮大一批“薄弱村”、巩固提升一批“富裕村”、培养造就一批“经济强村”,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造血功能”,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记者 李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