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出台的《衡水市推动开发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三十条措施》,向全市吹响了动员令、集结号。“安平县闻令而动、听令而行,把高新区作为主战场、主平台,以扩容提质、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深化改革为动力引擎,确保完成全年营业收入增长12%的目标,为创建国家级产业园区、建设新时代富美安平提供强力支撑。”近日,安平县县长曹向东就推动开发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坚持扩容提质,科学确定空间布局。“我们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十四五’规划编制,进一步拓展高新区空间布局。”曹向东说,目前高新区是10.77平方公里,规划到2035年扩容到28.27平方公里。在扩容的同时,充分挖掘土地使用潜力,提升亩均投资强度,实施收入倍增计划,预计高新区营业收入从目前的150亿元增长到2035年的1000亿元。将徐疃工业区、耿屯工业区和乡镇级产业园区纳入高新区规划管理,构建“一核、三区、多组团”集群式发展模式,“一核”即以安平高新区东区为主平台,吸引重点项目、龙头骨干企业和高端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三区”即依托高新区南区、耿屯工业区、徐疃工业区构建县级工业综合体,吸引小微企业入驻集聚;“多组团”即围绕子午创业基地、马店汽配产业园等乡镇级工业综合体辐射带动乡镇产业发展,形成高新区与乡镇园区之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在推动丝网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振兴的基础上,我们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谋划确定了表面处理、智慧物流、会展经济三大新产业,进一步调优结构、转换动能,全力打造服务雄安建设发展的丝网产品、区域物流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就加快园区动能转换,曹向东介绍,他们充分发挥高新区丝网产业集聚效应,培育以丝网及丝网深加工、丝网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在目前347家入区企业中,90%以上为丝网生产、深加工企业。全力做好延链强链补链,制定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政策汇编》等招商优惠政策,组建了安平县高新区招商公司,实现了从抓零散项目向抓产业链的转变,今年先后引进了总投资15.3亿元的3个强链补链项目,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智造体系,确保2022年丝网产业主营收入达到852亿元。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雄安新区附近亟需表面处理的企业为目标客户,重点谋划培育金属表面处理产业,建成了2平方公里的产业聚集区,引进了华融、华尔特、绿峰等一批战略支撑项目。以国际会展中心为平台,加快推进新丝网博物馆建设,持续发挥丝网博览会品牌影响力,谋划举办丝网机械博览会等高端展会,促进会展经济实现新跃升。以聚成物流园区覆盖全国1200条运线能力和180余家物流企业为支撑,重点发展智慧物流,全力打造冀中南区域性物流枢纽。以京安集团为龙头,谋划打造了安平县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区,目前已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全力构建与高新区互融共促、两翼齐飞的新格局。
从绢罗加工到金属丝网再到航天航空用网,无一不体现了安平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我们把创新作为高新区发展的第一动力、第一引擎,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设立了1200万元的创新专项资金、5000万元的资金转贷池,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曹向东表示,安平县深入实施丝网产业迭代升级“五个一”工程,安平工业品创新协会挂牌成立,中国丝网商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丝网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专家论证,国家级丝网检测平台建设扎实推进,中国丝网指数即将发布,莱斯汀公司力争在新三板上市。全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丝网产业链智能化、高端化水平,努力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如凯安公司的电池极流网、联达公司的航天用过滤网烧结毡等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今年共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2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走出了一条丝网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之路。
安平县把高新区作为深化改革的先行区,打破制约高新区发展的瓶瓶罐罐,重点在土地、审批、人才等要素瓶颈上开锁解链。曹向东说,他们深化“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收储了标准地块130亩,完成60亩地的区域节能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为引进大项目留足了战略空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容缺受理、并联审批,重构项目审批流程,从项目对接洽谈到签约落地,由专人负责跑办各项手续,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妈妈式”服务。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成了聘任制改革,与74人签订聘任合同,引入了绩效考核机制,构建了权责清晰、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同时,重奖各类“高精尖缺”人才,落实各项奖励性资金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