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本网原创

【壮丽70年·美丽新衡水】河北衡水:社会保障托起“稳稳的幸福”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梅胜 胡竞文
2019-09-16 18:21:14
分享:

  长城网衡水讯(记者张梅胜 胡竞文)9月11日,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办了以“幸福衡水(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媒体见面会和集中采访活动,此场活动是“壮丽70年·美丽新衡水”系列主题媒体见面会暨集中采访活动的第四场。

“壮丽70年·美丽新衡水”之“幸福衡水”主题媒体见面会现场。记者 胡竞文 摄

  70年砥砺奋进,70年风雨兼程。新中国成立70年来,衡水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民生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衡水市以实际行动打造为民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托起衡水人民“稳稳的幸福”。

  打好组合拳,打赢脱贫攻坚战

  “盐碱地土坯房,糠菜半年粮;花钱靠救济、吃粮靠返销”,这是旧衡水贫困的真实写照。贫困没有吓倒衡水人民,反而激发了与贫困作斗争的勇气。

贫困户田志军正在车间进行手套加工。记者 胡竞文 摄

  “这份收入是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在位于故城县的河北兆鑫裘革制品有限公司车间内,记者见到了正在进行手套加工工作的贫困户田志军,田师傅腿脚不好,不能长时间站立,妻子需要人照顾,家里还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孩子,公司了解到情况后,给他们提供了宿舍,在采访期间,他也没有停下手里的工作,“这是计件工作,多加工一件,就多一件的收入,现在生活比之前好多了,日子也有了盼头。”

  近年来,衡水市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打出产业、教育、健康、就业、科技、社会帮扶组合拳,取得了优异成绩。截至2018年底,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退出,912个贫困村脱贫出列,累计60余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前,衡水市正在大力实施“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程”,今年将完成1.65万贫困人口脱贫、剩余8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通过采取压实攻坚责任、推进产业就业、狠抓政策落实、加大投融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等七方面措施,推动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程取得积极进展。

“老有颐养弱有众扶”,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冀州区长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亲子阅览室里,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读书。记者 张梅胜 摄

  在冀州区长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亲子阅览室里,社区居民雷立娜正带着6岁的女儿读书,她告诉记者,孩子特别喜欢来这里读书,不仅有很多的小朋友一起学习,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互动,既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又提升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和知识量,特别方便。

  据了解,长乐社区优化服务平台,健全了各类活动室,高规格设施逐步配齐配全,极大丰富了居民的文娱生活,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同时,积极与教育、卫生、健康等社会组织互动,经常开展多种亲民利民服务,提升居民的满意度。

  近年来,衡水市民政系统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宗旨,进一步织牢织密了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据了解,衡水市建立了完善专项制度,提升救助的可及性。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实现年均增长10%以上目标,城市低保保障标准达到7993元/年,比2013年4188元/年提高1.9倍。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达到4792元/年,比2013年2120元/年,提高2.26倍。2016年全市建立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填补了城市特困群众保障的空白。深入开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工程。新改扩建10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启用了新的衡水市儿童福利院,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床位达到150张。建立了衡水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未成年人提供临时庇护等服务。在全市15个社区中开展构建“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楼门长、物业服务企业”五位一体的社区治理组织体系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宣传和引导群众参与绿色节地安葬工作。

  织密保障网,百姓俱欢颜

市民吴女士在衡水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窗口咨询业务。记者 张梅胜 摄

  在衡水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服务窗口,市民吴女士正咨询业务,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其讲解,并告知了相关政策和缴费流程。

  社会保险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为做好兜底保障工作,让红利惠及更多百姓,衡水市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大征缴力度。

  截至2019年7月底,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由5年前的35.93万人增长为43.09万人,征缴规模由5年前的13亿多元增长到近20亿元。同时,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稳步提高,自2005年以来连续15年上调,全市企业退休职工月人均养老金达到2427元。值得一提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起步较晚,但效果显著。今年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启动实施10周年。10年来,先后5次调整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108元。全市参保人数达236.66万人,参保率达99.06%。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为确保全市人民吃得健康、吃得放心,衡水市坚持监管帮扶齐抓共管,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以监管促提升,以服务促发展,全面提升全市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冀州区第一中学食堂内,工作人员正在快检室检测食品是否合格。记者 胡竞文 摄

  记者走进冀州区第一中学的食堂,食堂宽敞明亮,划分为进菜区、洗菜区、配菜间、炊具清洗消毒区等,功能合理,烹饪器材也十分干净。整洁明亮的就餐环境、日常的台账管理让大家赞不绝口。

  该校执行校长卢红伟介绍,学校的食堂开展提升工程以来,推行6T管理,即“天天整合、天天处理、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天天改进”,学校还配备了检测室,对食品原材料进行合格检测,坚决杜绝不合格食品进入食堂。在监空方面,做到了24小时零死角网络监控,学校及家长通过手机便可以随时查看食堂的工作情况,大大加强了食品安全的保障,也有效提升了食堂工作的常态化、标准化及规范化。

  据了解,衡水市积极推动食品生产集中区管理体系建设,防控质量安全风险,促进产业提质升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共计37家,已全部建立HACCP等先进体系。建立完善肉菜等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把源头关,积极推进“订单农业”“农超对接”“厂超挂钩”等采购模式,实现食用农产品全链条追溯。大力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提升工程,改善学校食堂软硬件条件。

  截至8月底,衡水市累计投入9092万元,对全市853家学校食堂进行了软硬件升级改造,全市有30家学校食堂申请创建省级校园食品安全标准食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等级达到优秀(A级)标准的有100家,占比11.72%;达到良好(B级)标准的695家,占比81.48%。主城区316家学校食堂中有60家食品安全等级达到优秀(A级)标准,占比18.99%。全部学校食堂均实现了“明厨亮灶”并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校园食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取得了成果显著,校园食品安全比过去上了一新台阶。

  打造平安衡水,让百姓安居乐业

  为维护社会稳定,守护百姓平安,衡水市严密治安防控,创新社会管理。打造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天网”建设,将市主城区划分为39个网格巡区,以市政府广场、百货大楼、高铁站、火车站等重要部位为驻点构建“1分钟处置圈”,对重点街道部位和复杂区域实行24小时视频监控和错时巡逻机制,市主城区“两抢一盗”发案较去年同期下降36.5%。

衡水市公安联合调度指挥中心的监控大屏。记者 胡竞文 摄

  在衡水市公安联合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王洪新向记者介绍了关于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王洪新说:“‘天网’通过对前端设备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实现对重点监控人员和车辆的准确预警,并将信息指令、视频图像直接传输至一线民警,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还可以通过对违法车辆进行自动抓拍取证,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程度,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缓解警力不足,净化道路交通环境。”

  据了解,衡水市在4个县市13个乡镇派出所探索施行农村派出所与交警队“所队合一”新模式;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格局已初见成效;在主城区大力推行“智慧社区”建设,将门禁、视频监控、车辆识别等系统有机整合,实现了对人、车、事、物的一网化动态监管。在桃城公安分局试点推行“三队一室”改革,处警处突反应时间平均缩短5分钟;在深州市公安局试点将职能相近警种、刑警队派出所合署办公,刑事、治安类警情同比大幅下降。

  衡水市公安局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立足点,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严打违法犯罪,严密治安防控,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宜居宜业的“幸福衡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70年飞速发展,衡水人民的幸福感成色十足。衡水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有上善若水的淳朴民风,有水滴石穿的坚韧性格,有水天一色的秀美风光。在新时代,衡水必然会迎来水到渠成的美好际遇,宜居宜业的“幸福衡水”也必将驶向发展快车道。

关键词:幸福衡水,保障,脱贫攻坚,平安责任编辑:王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