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本网原创

【壮丽70年·美丽新衡水】70年,看衡水这座城的生态嬗变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梅胜 胡竞文
2019-09-12 15:23:04
分享:

  长城网衡水讯(记者 张梅胜 胡竞文)9月9日,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办了以“生态衡水”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媒体见面会和集中采访活动,此场活动是“壮丽70年·美丽新衡水”系列主题媒体见面会暨集中采访活动的第三场。

“壮丽70年·美丽新衡水”之“生态衡水”主题媒体见面会现场。记者 胡竞文 摄

  衡水,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风景半城湖”,生态的馈赠,涵养了衡水如画似锦的自然环境。天蓝、地绿、水净、空气清新成为衡水的亮丽名片。近年来,衡水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向着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湖城目标大步迈进。

  衡水的绿肺,鸟类的天堂

畅游衡水湖。(资料图)

  在城市中央坐拥75平方公里的大湖,是衡水作为北方城市最大的生态优势。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衡水湖如同一块晶莹温润的碧玉镶嵌其中,这里是中国重要湿地、京津冀最美湿地,听得见鸟语,闻得到花香。

  为了将这张“生态名片”擦得更亮、叫得更响,为了守护好衡水湖这“一盆清水”,衡水市下大力搬迁了周边413家企业、作坊,拆除了60万平方米沿湖各类建筑,封堵了所有的入湖排污口,更换燃油船为电动或燃气动力船,一次性全部取缔了1.38万亩网箱、拦网,收割蒲草20万平方米、清除淤泥80万立方米,在环湖周边增加生态涵养林1万亩,实施引黄、引卫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总工程师、研究员李宏凯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地形图。记者 胡竞文 摄

 “每天都要把这个衡水湖地形图拿出来看一看,根据地形图,观察各种鸟类活动、植物生长情况以及衡水湖水质状况,记录每天的变化。”在衡水湖畔,记者见到了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总工程师、研究员李宏凯,他对衡水湖的历史变迁和生态数据熟稔于心,在介绍完衡水湖生态保护工作情况后,李宏凯表示,衡水湖水质由曾经的劣Ⅴ类提升到Ⅲ类,大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4600个/立方厘米,鸟类由保护区刚建立时的286种增加到323种。我们的初心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要给后人留下充足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今年3月1日起,衡水市取得立法权后的首部地方性法规《衡水湖水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针对保护区域、管理体系、水质、水位等突出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规范,衡水湖真正成为衡水的绿肺、鸟类的天堂。

  向河湖顽疾宣战 河湖长制让衡水因水而美

  衡水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9年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制定印发《衡水市河湖“四乱”集中清理整治实施方案》,扎实开展清“四乱”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河湖长履职能力不断增强,督查督办体系不断完善,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提升,河湖长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冀州区106国道边的一块河北省省级湖长信息公示牌。记者 胡竞文 摄

  在冀州区106国道边的一块河北省省级湖长信息公示牌处,记者看到公示牌上写着湖长的姓名、联系电话、职责目标等信息。“河湖治理得好不好,大家一看就知道谁是责任人。”衡水市水利局河湖长制综合科副科长袁永涛说,目前,该市河流和衡水湖沿岸共竖立4151块河(湖)长信息公示牌。

  据了解,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是河湖“清四乱”,即针对河湖管理范围内存在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向河湖顽疾宣战,在全市范围内全力推进河湖“四乱”集中清理整治,切实改善河湖面貌,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河湖“四乱”问题819个,已销号684个,销号率84%,剩余问题今年11月底前全部清零。

  “两网两系统”线上线下守护衡水的碧水蓝天

  衡水地处京津冀生态腹地,近年来,为确保区域空气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守护碧水蓝天,衡水市聘请以中科院大气所研究员王自发为首的多位专家,组建咨询委员会和驻市服务团队,解析污染源,提出靶向治理建议。建成“两网两系统”,线上实时掌控环境信息,线下及时处理现场污染问题。

衡水市生态环境局信息中心主任王文通向记者介绍“两网两系统”环境治理指挥平台建设情况。记者 张梅胜 摄

  “‘两网两系统’系统集监测、预警、指挥、执法于一体,使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智慧环保’带来的发现问题迅速、节省人力等功效。”衡水市生态环境局信息中心主任王文通向记者介绍了衡水市“两网两系统”环境治理指挥平台建设情况,该系统实现了污染源的迅速精准识别,执法效率得以提高,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有效促进了工作作风的改进和监管水平的提高。

  据了解,“两网两系统”构建了全市空气质量监测一张网,对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实时掌控;构建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网,实时掌控各点位的排污情况;开发了衡水市大气污染监管交办系统,打通了上下级之间和部门之间的责任传导的隔板;建立了决策分析系统,通过“两网”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为全市治污减排提供决策建议。衡水市打造“线上千里眼监控,线下网格员联动”监管模式,加快了环境质量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进程。

  王文通表示,下一步衡水市将在实践中不断对平台加以完善改进,并逐步增加国、省考水质断面以及固废、土壤、危废、放射源等管控内容,最终建立全方位、全覆盖的全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为环境管理决策指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造林绿化为“生态衡水”添动力

  绿色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妆容,也体现着城市的品位和内涵。

  穿行在中湖大道,道路两旁的花卉苗木林犹如两条绿色的长龙向远方延伸。中湖大道是衡水市桃城区通往衡水湖方向的一条迎宾景观大道,规划建设上自始至终秉承历史人文和尊重自然生态这条主线。打造“一轴”(中湖大道)、“一心”(游客中心)、“一标”(地标性建筑)、“三河”(滏阳河、滏阳新河、滏东排河)“四园”(桃柳伴春、梅开五福、情漫樱花、海棠花溪),形成串联中湖带状公园、河沿镇区、湖区生态旅游乡村的标志性景观大道和绿色景观长廊。

位于中湖大道的海棠花溪园生态景观。记者 张梅胜 摄

  衡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桃城分局林业科科长付敬敬告诉记者,桃城区大力实施城市绿化、滨湖绿带、生态绿廊建设工程,大规模增加城市周边和湖区周围的生态绿量,发挥好造林绿化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今年秋季,桃城区主要对现有林地进行森林抚育,包括除草、松土、施肥、灌溉、修枝、空缺补种、栽植下木等工作,改善林木组成和品质及提高深林生产率。

  近年来,衡水市紧盯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大规模、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土绿化,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深化造林机制改革,重点实施了环湖环城绿化、绿美廊道建设、林业园区建设、县城村庄绿化四大重点工程,全面提高了造林质量,着力打造精品绿化工程。按照“一核、二轴、九城、多廊、多点”总体布局,立足于衡水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确定了突出乡土植被特点和传统文化的理念,让“森林走进城市、城市拥抱森林”的梦想逐步变成现实。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衡水正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水为魂、以湖为核、湖城融合,举全市之力抓好生态文明发展。

  放眼望去,衡水——这座年青而美丽的城市,因“生态”而愈发耀眼,愈发妩媚动人,生机无限。衡水——这座年青而美丽的城市,正用生态细节诉说着自己的嬗变。这里的人们,在铿锵步伐中感受着幸福与美好的浸润!在这里,“水”的灵气、“绿”的生气,融合交至,人与自然和谐脉动。一座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美丽宜居的生态文明城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生态衡水责任编辑:王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