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发布会回顾

“壮丽70年·美丽新衡水”之“创新衡水”主题媒体见面会现场实录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梅胜 邢梅智 胡竞文 张千
2019-09-09 11:03:00
分享:

  长城网衡水讯(记者 张梅胜 邢梅智 胡竞文 张千)9月5日,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办了以“五个衡水”(即实力衡水、创新衡水、生态衡水、文化衡水、幸福衡水)为主要内容的“壮丽70年·美丽新衡水”系列主题媒体见面会暨集中采访活动的第二场活动,该场活动围绕的主题是“创新衡水”。衡水市委宣传部信志锋主持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衡水市委宣传部信志锋: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壮丽70年·美丽新衡水”系列主题媒体见面会暨集中采访活动。今天是整个活动的第二场,内容为“创新衡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70年风雨兼程,70年创新不止。勤劳坚韧的衡水人民,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走创新引领、科技支撑、绿色发展之路,向着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湖城目标大步迈进。

  今天的媒体见面会仍然分为观看视频和现场互动两个部分。现在,请大家先观看主题视频。

  “壮丽70年·美丽新衡水”之“创新衡水”。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4位相关单位的领导,作为本场活动的嘉宾。他们是:

  衡水市科学技术局局长葛城

  衡水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康新钰

  衡水创新港管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枣强县肖张镇政府镇长张庆六

  衡水科创中心负责人、桃城区科技局主任科员陈勇

  参加今天活动的媒体有:衡水日报、衡水晚报、衡水新闻网、衡水电台、衡水电视台、衡水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等市直媒体;中国衡水(市政府门户网站)、衡水发布等市政新媒体;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及河北工人报、河北法制报、河北新闻网、河工新闻网、河北共产党员网;中国新闻社、中国经济网、中国网、网易衡水等驻衡在衡媒体。谢谢各位媒体记者的大力支持!

  现在请各位嘉宾上台就坐。

  各位嘉宾好,我们现在进入嘉宾与媒体记者互动环节。各位记者朋友如有提问,请举手示意。按照惯例,在提问之前,请先通报一下自己所在媒体的名称,

  问题一:您好,我是衡水电台的记者,请问衡水市在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协同创新方面是如何开展的?谢谢。

  葛城:近年来,我们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主动对接京津等高端科技资源,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我市流动和聚集。

  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重点组织开展了衡水•北京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对接恳谈会等系列产学研交流活动,成功引进落地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我市分别与中科院12家院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学院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共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创新平台等形式,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

  二是积极打造重大创新服务平台。以“一谷一港一中心”(衡水科技谷、衡水创新港、衡水科创中心)为抓手,全力打造产学研合作重大载体。推动衡水科技谷引进以“中科院+”“院士+”为核心的国内外高端科技资源,积极构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推动衡水科创中心加快聚集高端科技人才,整合创新资源。同时,聚焦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协同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科技平台为重点,深化与“国字号”及国外科研院所的合作,努力形成项目-人才-平台一体化全方位合作新态势。

  三是推动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对接。强化精准服务,组织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的专家深入企业精深挖掘技术需求,现场把脉会诊,一企一策拿出优化升级方案。聘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咨询服务中心,对衡水传统产业进行全面专利分析,帮助企业找到了技术差距和技术发展方向。推动支持3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与中航五院、哈工大、河北工大等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对接,建立了“大手牵小手”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谢谢大家。

  问题二:您好,我是长城新媒体的记者,请问衡水科技谷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哪些经验和做法?谢谢。

  康新钰: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下高新区在成果转化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是立足京津冀,搭建创新平台。我们投资28亿元,建设占地735亩、总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的衡水科技谷,构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全链条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其中包括2区、6园、1中心,2区是专业配套区和综合商业配套区,6园是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科技园、生命健康科技园等6个科技园,1中心是展示中心。目前,一期6万平方米专业配套区已投入使用,二期已完成6.2万平方米封顶,年内将完成24万平方米综合配套区、新能源新材料科技园、生命健康科技园、展示中心和餐饮、宾馆、娱乐等综合商业配套,把科技谷打造成为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新锐力量”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圆梦之地”。

  二是创新运营模式,推进成果转化。以市场化、公司化、项目化运作模式,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程热物理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力学所、化学所、信息情报中心7个院所,以及清华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美国加州大学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实行“一成果一项目、一项目一公司”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有技术给平台、有项目给资金、有资金给项目“三有三给”创新创业孵化机制,让科学家当老板,让科研人员有股权,实现研发周期缩短,成果转化加快,效益显著提升。中科转化中心100项最新科技成果成功发布,24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中科钒钛全系、中科汉禧生物科技、中科恒道等6个产值超百亿的“中科系”项目实现就地转化,雄安超算中心、中科衡发动力、中科高性能酚醛树脂等带有鲜明“中科院”印记的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中科钒钛产业全系项目,建设钒钛新能源新材料中试基地、镍基新材料绿色制备产业化项目,可解决我国在航空航天、大型装备制造等领域高端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现状,项目整体投产后将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中科恒道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联合9位国内外院士,研发生产国际领先的矿产探测、油气勘探和页岩气智能导钻装备,到2025年转化成果国内市场占有率可达20%。国际生命科学苑项目,以“全球研发、基地孵化、园区转化”为导向,进行干细胞、抗体、中医药现代化等尖端技术的转化及产业化,将于今年正式生产。

  三是打造“共享工厂”,生产“规上企业”。实施企业运营模式创新,以“一厂多企”模式为企业提供灵活、高效、个性化的支持。中科汉禧生物科技项目,建成多条国际领先的模块化、全自动生产线,面向社会共享专利技术、成套工艺、管理模式、生产设备,助推企业“轻资产运营”,打造规上企业的“孵化器”。目前,已与京东、淘宝、工行融e购等多家高新区注册企业和电商平台签署共享协议。

  以上是科技谷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谢谢大家。

  问题三:您好,我是衡水日报的记者,衡水创新港积极打造承接平台,吸引了一大批京津企业落户,请问,衡水创新港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方面有哪些创新性举措?谢谢。

  张庆六: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下面我把衡水创新港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方面的做法给大家介绍一下。

  在衡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枣强县牢牢构建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了衡水创新港,成为衡水市“一谷一港一中心”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一环。

  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方面,我们主要有以下4点做法:

  搭建创新平台,共建协同发展基地

  在市县两级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11月,衡水创新港正式开园。衡水创新港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平台为依托、市场化运作的主要模式,积极对接了北京中关村丰台科技园、中关村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与枣强县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协同建设衡水创新港,分别成立了贝壳菁汇(枣强)创新中心、海创菁英(枣强)创新中心,依托两个平台开展招商工作。

  致力新兴产业,打造产业创新重地

  衡水创新港总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7平方公里,总投资200亿元,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智造三大战略新兴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建设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项目,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孵化区、开放协调发展先行区、绿色生态新型工业区、军民融合产业承载区、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五区定位,划分了“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科技信息”等七大产业板块,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高科技研发成果的转移转化。

  是壮大产业集群,培育创新发展新引擎

  目前,衡水创新港已入驻企业31家,其中17家企业已投入生产。中关村海淀创业园加速器内,北京绿能嘉业新材料、中科东亚、岳鸿智机等企业已经成功入驻。态金科技孵化中心,拥有发明专利20余项,已孵化6个高新技术项目。圆通九号仓、菜鸟物流等物流产业已形成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旨在打造冀东南一流的物流产业园。小型载人飞机、超大型3D打印等项目呈现勃勃生机。

  四是强化配套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衡水创新港秉承“墙内的事企业办,墙外的事政府管”的服务理念,建立民营企业“直通车”,在园区内成立了高效利民的行政服务中心,肖张税务分局成功引入园区,真正做到“一站式”办公服务。同时,配备了600套拎包即住的专家公寓,让客商真正扎根枣强、安居乐业。发挥“项目秘书”作用,为31个项目全程代办建设手续和审批事项120余件,以“不叫不到”“随叫随到”和“服务周到”的“三到”精神,做到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真正做企业发展的“贴心人”。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我们将继续牢牢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持续推动“京研冀造”进程,借京津之智,吸引更多的京津科技创新成果在衡水转移转化,坚信不久的将来,衡水创新港必将成为京津冀地区具有一定实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新高地。

  谢谢大家。

  问题四:您好,我是中新社记者,请葛局长介绍一下衡水市在与京津冀合作上取得了哪些成效,有无成功的案例?谢谢。

  葛城:通过产学研合作,有力地促进了高端人才和重大科技成果向我市的聚集和流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在衡水建设了全省首家“蓝火计划”基地,目前 “蓝火计划”衡水基地已设立高校工作站21个,与35所京津高校达成合作项目163项,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9项,储备高新技术项目25个。依托中科•衡水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科院40多名专家长期在衡水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依托京津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人才优势,协同建成了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1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家。依托全市18家院士工作站,与30多位院士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解决产品研发、产业转型等难题百余项。

  衡水科技谷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引起了省领导的高度关注,并给予充分肯定。2017、2018两个年度全省高新区现场会在衡水召开。其产学研成功经验就是,创新合作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由单体、单项、短期的合作向整体、全面、长期的合作发展。同时采用“一成果一项目、一项目一公司”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了有技术给平台、有项目给资金、有资金给项目的“三有三给”创新创业孵化机制。中科•衡水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每年在衡水发布高科技成果50项,转化20项,为100家企业提供咨询和服务。依托张锁江、张懿、李洪钟院士,建设了3家院士工作站。联手京津石,成立京津石衡创客联盟,目前已有20家“双创”企业团队,5家研发中心入驻。目前,科技谷绿色化工、能源材料、生命健康、节能环保等中试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到2018年底,衡水科技谷发布科技成果项目共计103项,转化项目29项。

  谢谢大家。

  问题五:您好,我是衡水晚报的记者,请介绍一下衡水科创中心的创建背景和目的以及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效?谢谢。

  陈勇:科创中心的创立,是桃城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创业号召,全面贯彻落实河北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新衡水、实力衡水、生态衡水、文化衡水、幸福衡水”总体部署,缜密安排,全力打造的一个科技创新的平台,立足桃城、服务衡水,是“一谷一港一中心”创新平台的重要一环,为衡水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科创中心从2018年正式启动以来,到现在已建成“五院三中心”,即高层次人才发展研究院、数字金融信息安全载体创新研究院、高技术纤维研究院、基础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研究院、中欧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关村天合(衡水)科转交易中心、科技金融中心、服务机器人检测中心。形成了“招才引智——政策咨询——产业研究——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产业转型”链条式科技创新服务机制,构成了“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和资金链”四链融合、协同创新的衡水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目前,依托高层次人才发展研究院和天合科转中心两大服务平台,已先后组织三批次106名国家高层次专家到衡水考察对接,36人被聘为市政府科技顾问,11名专家落户衡水,累计挖掘企业需求700多项,精准对接39项。其他几个研发平台的高科技产品为战略新兴产业植入更多高端高新因素,比如基础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实施高新技术基础教育信息化产品研发活动15项,并全部实现成果转化,累计研发投入达500万元,服务初高中学校及教育局超过2000家,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累计达5000余万元;数字金融信息安全载体创新研究院产学研相结合,研发的“账包”安全载体,将区块链硬件钱包、U盾、银行卡功能相融合,是数字货币落地发行的必要工具,目前已申请8项专利和多项著作权;高技术纤维研究院拥有连续玄武岩纤维池窑化生产技术、高性能(高强、高模、耐碱、耐高温)玄武岩纤维生产技术、纤维增强PE/PP材料生产技术、材料智能化技术等10余项核心技术,在该领域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成果,申请发明专利4项, 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项。

  科创中心的建立,为桃城区的科技创新蓬勃发展带来了生机。今年以来,桃城区申请科技型中小企业222家,累计达到747家,申请省级高新科技企业5家,市级技术产业联盟2家,科技创新投入增长20%,被省科技厅列为“第二批省级创新试点单位”。尤其是今年在县域科技创新工作中,在168个县区中桃城区位列19位,得到了省市区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谢谢大家!

  衡水市委宣传部信志锋:

  本场主题媒体见面会到此结束。

关键词:壮丽70年,美丽新衡水,创新衡水,媒体见面会,现场实录责任编辑: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