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衡水要闻

衡水市“三区同建”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 衡水日报  作者:李辉
2019-02-27 09:01:12
分享:

加快现代化步伐 提升城镇化水平
我市“三区同建”助推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李辉)去年以来,我市把“三区同建”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来抓,做好统筹谋划,制定配套政策,市县乡村上下联动、强力推进,加快了农村现代化步伐,提升了城镇化水平。

  强化规划引领,实行有序推进。我市科学编制镇村体系规划,在城镇、产业园区周边,大力实施新型农村社区、现代产业园区、生态功能区“三区同建”工程,打造高标准的乡村振兴示范点,积极稳妥地逐步推动农民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趟出了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目前,我市“三区同建”项目建设开工率、入住率、拆迁复耕率均领跑全省。

  强化投入保障,实现服务均等。我市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用足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把旧村拆迁腾出的建设用指标地置换到城镇,复耕一亩净地由县市区给予15至25万元左右的补贴,土地置换指标收益全部用于“三区同建”。市县两级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资金集中向农村新型社区倾斜。加快形成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格局,着力打造“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美丽宜居新型社区。

  强化产业支撑,促进产业兴旺。我市根据各村庄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兴旺。大力发展精准农业、订单农业、品牌农业,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园区。按照工业化的理念,将现代经营方式、产业组织方式等引入农业,整合提升产业链、价值链、效益链、物流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推动农村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抢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机遇,通过招商引资和传统企业升级改造,依托县乡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解决农民就近就业。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行动,抓好农村电商产业园建设。

  强化以人为本,激发农民动力。在“三区同建”工作中,我市坚持一村一策,建不建、怎么建、账怎么算,都交给群众决策。在拆迁村成立村民自拆自建委员会,凡整村迁建的必须经95%以上的户签字同意。通过帮助农民算好住房投入对比账、拆迁补偿优惠账、生活品位提升账、生产收入提高账,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变“要我拆”为“我要拆”。在社区选址、楼房样式、户型设计、面积大小等方面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拆迁补偿、新房安置等方面全程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确保了农民利益。去年以来,安平县苏各庄、饶阳县大齐村、景县后郭庄等村拆迁步伐加快,已拆迁旧村庄1040亩。为治理“空心村”,我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总体要求和治理模式,确定了推进时序,提出了支持政策,制定了推进措施。我市组织各县市区对“空心村”做了调查摸底,在县乡两级分别建立了工作台账。目前,全市七个“空心率”超过50%的村庄正在谋划和开展拆迁工作。

  强化农村特色,突出生态宜居。我市把传统元素植入农村新型社区,既体现当地特色,又突出田园风光。每个社区有一片树林、一方水塘、一个广场,使入住社区的农民望得见星空、闻得见草香、听得见鸟鸣、记得住缕缕乡愁,确保群众住得舒适、住得满意。我市将生态理念融入到“三区同建”全过程,依托林木果园和湖泊湿地等现有资源,打造生态园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让农民居住于靓丽风景中,让游客流连于风情画卷里。去年,我市新增冀州区滏阳御景园等省级中心村建设示范点18个。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示范县5个,省级示范点74个,已建成入住的31个,开工建设或启动拆迁的36个,累计完成社区建设投资57亿多元,建筑面积307万多平方米,整体拆迁村庄27个,局部拆迁32个,拆迁旧村面积8775亩。

  今年,我市将继续大力推进“三区同建”工作,每个县市区将新谋划启动3个以“三区同建”为基础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将启动建设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关键词:衡水,乡村振兴责任编辑:张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