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衡水讯(记者王永宏张梅胜)一排排宽敞的农家院落,整洁且富有特色;一条条水泥路平整洁净,畅通了村头巷尾;一面面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引导着村民崇尚文明之风……放眼衡水大地,乡村正悄然“破茧成蝶”,水净、村美、民富,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美好图景徐徐展现,希望的田野上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无限魅力。
近年来,衡水市坚持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衡水市立足京津绿色农产品基地的功能定位,引导农民围绕市场需求发展生产,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按照“稳粮、强奶、扩畜、培特”的思路,加快构建粮经饲三元结构。同时,衡水市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举措来抓,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带动农业从“土里刨食”转向“接二连三”的第六产业。2018年以来,全市农业产业化继续延续良好发展势头,共谋划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120个,规划总投资505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64亿元。
阜城县崔庙镇红高粱种植区。记者 张梅胜 摄
衡水市还把现代农业园区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借鉴工业园区的管理和发展模式,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项目安排、统一提供服务。目前,全市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达到17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达到80个。2018年,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家。
“农旅融合”渐入佳境
近年来,衡水市抢抓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旅游+”的融合带动作用,利用5年时间,重点打造包括特色旅游小镇、乡村民宿、乡村旅游景点在内的旅游新业态项目24个,积极培育枣强玫瑰小镇、武强年画小镇等旅游小镇20个,打造周窝音乐小镇、大营裘皮小镇等特色小镇7个,形成衡水特色旅游小镇发展模式。目前,该市共有78个乡村旅游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库。
紧贴京津冀游客的旅游需求,在全市集中开展了城镇旅游环境、乡村旅游环境、道路沿线旅游环境3项整治行动。大力推进旅游厕所革命,累计建设旅游厕所170余座。积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城区实现景点公交连通,同步推进旅游交通网、服务网、大数据网建设,加快推进了全域旅游发展。
打造农村人居环境“高颜值”
为培育一批高标准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引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衡水市下大力量开展了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点建设,坚持以田园综合体为发展载体,积极推进大农业与文化旅游服务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以深州蜜桃、饶阳蔬菜、阜城鸭梨、大营皮毛、安平丝网、武强年画等为依托,打造一批产业村、历史文化名村,深入挖掘利用各自的特色资源,加快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目前,各县市区已谋划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区13个,正在积极推进规划建设。
在城镇、产业园区周边,衡水市着力打造以农村新型社区、产业园区和生态园区“三区同建”为基础的乡村振兴示范点,积极推动人口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2018年新增冀州区滏阳御景园等省级中心村建设示范点18个。
深州市穆村乡庄火头村,环卫工人正在通过垃圾回收车回收垃圾。记者 张梅胜 摄
此外,衡水市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全面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对全市所有村庄及周边区域、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行动。目前,全市4994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历史积存垃圾清理工作,改造农村厕所34972座,占省下达任务的117%。
“三治融合”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衡水市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通过加强农村法治教育,提升基层干部和村民的法律素质。该市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和司法救助、法律援助体制机制,教育和引导农民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目前,该市村庄全部配齐法律顾问。
该市还利用“道德评议会”“道德红黑榜”等德治平台,引导农村干部群众不断修正自身行为,形成村“两委”干部自觉服务群众、广大农民热心支持“两委”工作、邻里和谐、家庭和睦的良好局面;探索建立农村诚信体系,强化农民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实施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农村优秀文化。
提升“颜值”、厚植“家当”,提升“底气”,一个个各具特色、各美其美,有故事、有特色的“美丽乡村”渐次绽放,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