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专科小组组长李娜为患者置入中线导管。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励翔鹏 刘文霞)近日,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胸外神经外科病区护士长(PICC专科小组组长)李娜在B超引导下绣花般地穿刺,成功为一名“花臂”患者置入中线导管,鉴于患者体征肥胖,四肢均有不同程度骨折且静脉穿刺区域有纹身,均增加了静脉输液的难度,此次置管术的成功标志着该医院静脉输液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中线导管作为一种静脉输液工具,是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等长度导管,长度20-30厘米,硅胶材质,适用于预计静脉治疗周期在1-4周的患者,由PICC静疗专科护士在无菌操作下经血管B超引导穿刺置入。此导管在B超引导下置入具有安全性高、穿刺速度快、减轻穿刺痛苦、降低并发症、无须X线定位、维护成本低的六大优势,是临床上需要中长期静脉输液患者、需输入刺激性药物患者、外周血管输液困难患者、长期卧床患者和外科大手术患者的首选。近年来,中线导管在临床广泛应用,实现了一次住院全程只扎一针的“一针化治疗”。
此次置管术的患者为15岁男孩儿,体重约200斤,因发生车祸收治住院,四肢多处骨折。按照治疗方案和用药性质,胸外神经外科病区护士长(PICC专科小组组长)李娜制定了针对性的置管方案,因患者过度肥胖,血管不容易暴露,而且如果在下肢进行穿刺,容易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基于这两点,选择上肢作为手术区域更为合适。
此次置管术的难点在于,患者没有纹身的右上肢骨折了两段,较为严重,所以只能选择骨折一段的有纹身的左上肢进行置管,因纹身造成皮肤完整性破损,必须仔细找出没有破损的皮肤进行静脉穿刺,这样才能保证患者安全、减少并发症。
李娜从评估血管、测量臂围和置管长度、区域消毒,到穿刺、送导丝、扩皮、送鞘、送导管,每一环节精准衔接,在B超声引导下,在患者左上肢完好的皮肤上置入30厘米的导管,顺利完成静脉置管术。置管后第2天,患者置管通路顺畅,周围无红肿,为患者择期手术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此,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PICC专科小组呼吁广大市民尽量不要纹身,以免抢救时,影响救治、危及生命。据了解,PICC专科小组由医院各科静脉治疗护士组成,服务全院患者,已成功置管多例,该医院静脉输液治疗技术正向标准化、规范化、安全化方向发展,践行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效提升了患者治疗的舒适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