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回顾

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
“京津冀协同发展·衡水这十年”第十二场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卢婉凤 张正阳 
2024-03-22 14:48:33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卢婉凤 张正阳)3月21日上午,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衡水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衡水市枣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葛茂松和衡水市武邑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郝策就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陈丽琳主持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陈丽琳: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第十二场“京津冀协同发展·衡水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本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到了衡水市枣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葛茂松同志和衡水市武邑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郝策同志,他们将就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衡水日报、衡水晚报、衡水新闻网、衡水电台、衡水电视台、衡水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等市直媒体;衡水发布、衡水微讯等市政新媒体;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及河北工人报、河北法制报、河北新闻网、河工新闻网、河北共产党员网、中国经济网、网易衡水等驻衡在衡媒体,枣强县、武邑县融媒体中心等县级媒体。

  衡水市枣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葛茂松:

  大家好!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发布会,和大家交流枣强县积极融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关情况。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枣强县委、县政府,向各位记者朋友以及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枣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启了京津冀三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的新时代新征程。枣强县委、县政府全力抢抓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一是明确功能定位瞄准建设“中国裘皮文化之都、冀中南先进制造与科技转化协同示范区、环衡水湖生态宜居示范城”三大目标,全力打造“四基地四区”(即:国际裘皮时尚服装服饰产业基地、全国新型复合材料与装备制造创新基地、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协同转化基地、京南现代物流基地;生态湖城发展重要功能支撑区、董子文化体验区、县域东北部现代农业片区和西南部生态农业片区)。二是健全组织体系。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平台建设、招商宣传、驻京联络等四个工作组;同时在乡镇、园区、部门,成立本单位的对接京津招商工作小分队,辖区企业、村委会设联络员。全县政令畅通、上下一心,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三是积极主动作为。坚持全面接触与精准对接相结合,由县驻京招商办、各乡镇、部门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全面对接京津,选择相关联产业、基地、企业主动开展精准对接;坚持专业招商与社会招商相结合,在集中资源开展专业招商的同时,发动人脉资源,浓厚乡情氛围,实现人人参与、主动招商;坚持政府合作与企业合作相结合,由政府牵头与京津政府、行业协会、工商联等对接洽谈、搭建桥梁,县内企业主动出击,借京津的技术、资金、项目优势,加快自身的转型升级。四是精诚精细服务。为鼓励京津企业向枣强转移、高科技成果实现快速转化,我县研究出台了自助式、菜单式优惠政策,在制定《关于对引进京津群体式项目的奖励办法》基础上,整合资源实行“财政贴息”“土地优惠”“人才优待”“科技孵化”等多项扶持政策。创新实施三步评审、三级督查、三项制度“三三三”项目建设机制,打造“签约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产能释放”闭环工作链,有效促进了招商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

  在这里,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大家简要介绍枣强县在京津冀协同中取得的主要成就和亮点工作。

  一、协同创新、产业协作,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北京是全国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之一。早在2017年,我县规划建设了“北京中关村——枣强产业协同创新基地”,2018年被衡水市政府提升更名为“衡水创新港”,定位为全市南北创新轴带“两核五园”之一。衡水创新港以“京津研发、枣强转化”为主要发展模式,按照“科技创新产业孵化区、开放协调发展先行区、绿色生态新型工业区、产教融合功能承载区、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的“五区”发展定位,重点培育了新材料、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科教文旅“五大产业板块”。

  截至目前,已完成土地收储6454亩,其中北区800余亩、南区665 亩已转征,可随时用于项目建设。建成了1万平方米的研发办公区和5万平方米的I、II、Ⅲ号加速器,主要承接高新技术项目落户转化。免费向小微创客提供5000平方米的众创空间,可容纳22个独立办公空间和159个工位。600套人才公寓、多功能路演厅、创客咖啡、健身空间等功能载体,为高端人才提供舒适宜业的基础环境。园区内建成行政服务中心,集合税务、审批等职能部门,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一站式”服务。衡水创新港自设立以来,已累计入驻企业33家,成功孵化转化项目17家,并先后获得“省级众创新空间”“双创示范基地”“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河北省知识产权工作站”等多项荣誉,园区内企业专利数达到93项,5家企业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15家企业获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4家企业获3A企业认证,2家企业参编行业标准。建成了国内重点学科院校“衡水创新港高技能人才基地”“技术创新中心”“衡水学院就业(实习)基地”,投用了全国最大的3D打印实验室、冀产研•岳泓智能焊接联合创新中心、液态金属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实施“借企引智”人才工程,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130余人,其中硕博以上人才占20%,中高级职称人才占11%。衡水创新港生产的防疫型生物降解移动环保厕所、石墨烯发热服饰在北京冬奥会应用,展现了我县的创新成果和科技魅力。2023年共申报专利11项,岳泓公司与天津工业大学就激光寻位与智能算法正开展深度合作对接,园区科技创新“新”潮澎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二、生态共治、能源互补,绿色发展闯出“新赛道”

  枣强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砥砺攻坚、久久为功,坚定不移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2023年,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1,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96微克/立方米)下降59.4%;空气优良天数234天,较2016年(129天)增加了105天。扎实开展水生态修复,全域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河湖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十年间累计压采地下水1.207亿立方米,2023年12月地下水水位较2018基准年同期上升了11.33米。严格污染地块准入,强化重点企业监管,垃圾填埋场完成生态封场,土壤污染实现源头防控。

  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将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作为减碳降碳的重要途径。十年间,枣强辉煌风电场、银阳光伏、辉盛光伏等一批重大能源项目建成运行,截至2023年末,全县新能源发电并网总规模52.1万千瓦,当年上网电量7.8亿度,占全社会用电量(10.4亿度)比重达到75%,年减排二氧化碳87万吨左右。2023年5月以来,我县积极响应省市安排部署,将引进央企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成功与中国华能、国家电投、中国中车等央企实现战略合作,先后引进央企三级子公司3家,四级及以下子公司2家;并推动忆源广合165兆瓦风电项目、枣强电顺50兆瓦风电项目列入全省风力发电保障性并网计划,总投资13.86亿元,规划年发电量5.04亿度,今年上半年将全面开工,力争年底实现并网发电;枣强源合200兆瓦风电项目、枣强华能50兆瓦风电项目、枣强电投50兆瓦项目,均列入了全省风力发电储备类项目,规划总投资超20亿元、年发电量7亿度,为我县新能源产业大发展做足了储备。

  三、资源同享、服务相融,民生福祉架起“连心桥”

  十年来,枣强县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行政审批、交通物流、医疗医保、养老托育、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各方面实现互联互通和开放融合。企业注册登记“跨省通办”,主体资格数据“共享互认”,一大批政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让市场主体享受到协同发展的便利;异地就医实行“一卡通行”,跨省医保免除了备案手续,就医购药“不降比例”直接结算,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协同发展的红利;雄商高铁开工建设,枣强至北京直达列车(K7723、K7724次)开通运行,养老产业蓬勃发展,教育、文旅等深度融合,“手”越“牵”越紧,协同成果正更好地惠及更多人民。

  2023年,我县紧紧抓住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3.0版有利时机,依托枣强县中医医院,向北京医疗资源借势、借智、借力,正式成为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新院区。通过有效激活整合医疗资源,实现两院技术、设备、设施和人力资源共享共建,快速提升县中医医院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着力打造让社会和人民群众信赖和满意的、综合实力雄厚的品牌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面向未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为重要抓手,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把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切实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彰显枣强担当、枣强作为。

  在这里,也衷心希望广大媒体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枣强,宣传推介枣强,帮助我们加快建设经济强县、美丽枣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枣强篇章!

  谢谢大家!

  衡水市武邑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郝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武邑县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抢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建设重大机遇,积极对接京津,主动服务京津,在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中不断发展自己,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十年来,武邑县高新技术企业由10家增长至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142家增长至347家;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由66.5万元增长至4.83亿元,增长了726倍,其中京津技术转化项目合同落地总额由16.5万元增长至1173.3万元,增长了71倍。

  一是高位搭建园区平台,做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基础。我县以河北武邑省级经济开发区为平台,主攻京津抓招商、引项目、筑平台、优服务,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十年来,共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项目21个,总投资58.2亿元。其中,投资13亿元的北京锦尚高德润滑油园区先后承接8家从北京疏解的润滑油企业入驻,实现了产能、产值的倍增,建成了华北地区大型润滑油生产基地。

  二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我县按照“总部、研发在京津,生产、转化在武邑”思路,创新探索产业、科创、人才“飞地”合作方式路径,谋划建设了总投资5亿元的北京砹立方科技有限公司中关村智能制造(武邑)协同创新园,现已承接6家京津企业入驻。特别是落地的易钛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重点解决了我县金属橱柜“锁具研发”的核心技术问题,有力推动了我县金属橱柜产业向智能安防方向高端化转型。同时,积极与京津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到武邑。目前,由北京比特英泰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与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学院技术合作的军用发动机零部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投产;北京交通大学科研团队与我县益通管业公司合作研发了高强度道路噪声屏蔽装置、通信转换电路及转换装置等新产品,有力促进益通管业公司成长为国内规模大、综合实力强、服务体系完善的波形钢板涵及钢制城市综合管廊专业供应商。

  三是立足自身基础优势,主动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我县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冀中南综合物流枢纽核心区”,为有效降低京津冀区域物流成本,规划建设了总投资42亿元的衡水国际陆港项目,以现有衡德铁路和邯港铁路、衡德高速和大广高速及国省干线公路等运输手段为依托,以与黄骅港口合作为基础,重点建设公、铁、海、空立体式联运的现代化大型内陆港。目前已建成仓储库房370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及展示中心5500平方米,铁路引线正在加紧施工。建成后,将成为京津冀联通山东半岛、长三角、粤港澳的物流中枢。同时,积极推动我县优质产品服务和保障国家重大战略,装配式钢制综合管廊、巴迈隆新型板材、智能立体车库等更多“武邑制造”进入京津雄世界级城市群。

  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一流营商环境吸引京津产业转移和人才落户。我县制定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意见》32条,对信息产业、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新兴产业项目,给予搬迁、技改等最高限额1000万元补贴。对符合政府引导资金扶持的新兴产业、科技企业、总部基地,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视财政贡献情况给予扶持、奖补。对到县内规模以上企业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实行专项补贴,博士、硕士研究生、“双一流”以上院校毕业学士每月补助标准分别为3000元、2000元、1000元,补助期5年。对企业高管、专业技术人才在户籍管理、出入境管理、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家属就业等方面予以优先照顾,优先安排公租房。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持续做强园区平台,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吸引更多更优质产业项目落户武邑;积极打造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和京津冀绿色农产品基地,推进“净菜进京”;大力培育康养产业,推进康养综合体建设,更好服务协同发展大局。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陈丽琳:

  好,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大家如有提问,请举手示意,提问之前,请先通报一下自己所在媒体的名称。为让更多的媒体获得提问机会,请每次只提问一个问题。

  衡水日报:衡水创新港作为一个成功案例,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它的运营模式或发展模式?

  葛茂松:衡水创新港是“政府为主导、平台为依托”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政府统筹规划、协调服务园区整体建设。我们分别成立了衡水创新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衡水创新港招商管理有限公司,实行政府投资与市场化招商运营协同推进,灵活对接“创新资源”。与北京中关村丰台科技园、云企政通等平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引共享”招商信息,重点承接京津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孵化机构、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项目落户,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打造“技术创新+产业培育+产业基地”的全链条孵化体系。

  历经七年的探索发展,目前形成了三种发展模式:一是京研冀造模式,着力培育协同创新共同体,即企业总部、研发团队、科研人才仍然保留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我县积极承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全力做好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等环节。衡水绿能嘉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实现突破发展;二是研发孵化模式,即以企业为孵化载体,与科研机构建立合作,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态金科技液态金属、河北昊瑞坤数字科技、旱田科技等项目已成功孵化转化;三是众创空间模式,依托贝壳菁汇创新中心,打造初创企业、创客团队创业生态圈,实行“技术培育+产业培育+产业基地”模式。衡水子昂、万家悦丰等小微企业成功运营。

  衡水广播电视台:刚才听您介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这十年武邑县扎实推动创新驱动发展,那么推进科技创新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郝策我县坚持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明确县级干部、科技工作者包联企业,针对企业创新发展实际,精准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行全过程细化指导。二是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以规上企业为重点、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中心,建立定期巡访服务机制,围绕创新主体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科研平台建设等各环节,适时进行相关政策讲解,帮助企业查找问题、及时补齐短板。三是积极对接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寻求全面支持,赢得工作主动。2023年以来,先后邀请省科技厅、市科技局、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分别就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合同登记、科技项目申报及省市科技惠企政策解读等举办培训班6次,参训企业达300多家,参训人员800余人次。2023年以来,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这两项工作在全省“县域创新跃升计划”考核中居全省第一位;研发费用投入达到1.96亿元,增速115%,位居全市第一。

  河北共产党员网:“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重大战略,枣强以新能源产业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问枣强在发展新能源产业中有什么启示或者成功经验

  葛茂松:枣强县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县,自然矿产资源匮乏,但风能、太阳能相对丰富,早在“十三五”时期,我县就确立了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适逢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2016年成功引进北京首华信公司和国家电投集团在枣强投资建设15万千瓦风电项目,年发电量3.5亿度,是全县首个突破亿度的新能源项目。进入“十四五”以来,我们将引进央企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成功与中国华能、国家电投、中国中车等央企实现战略合作,合作范围也由单纯的能源开发向能源装备制造业务扩展。依托枣强雄厚的复合材料产业基础,恒润集团与中车山东风电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新能源配套装备基地项目,将风机叶片、机舱罩、导流罩、混凝土塔筒等部署在枣强生产制造,可带动本地产业链配套年产值10亿元以上。

  河北日报:今后,武邑县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方面有什么构想

  郝策我县正在积极与中国电子集团合作,投资20亿元,规划用地500亩,共同建设中电数科能源电子产业园,着力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及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着力打造智能装备、新能源、半导体、大数据等产业基地。希望记者朋友们积极推介武邑,多提供这方面的资源,我县将积极对接,以最优的政策、最优的环境、最优的服务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陈丽琳:

  好的,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键词:衡水,新闻发布会责任编辑:卢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