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在北京举行,衡水市冀州区码头李镇王明庄村村民张志旺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从义务赡养孤寡老人、扶贫济困的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到无私奉献、富而思源、扶弱助残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王文忠,再到守信还债、奉嫂如母、造福乡梓的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张志旺,抑或是以凡人善举德行湖城的吴殿华、李双星、武大勇、陈奇峰、童莉、王小芬、杜光华、刘建峰……一个个平凡闪耀的名字,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股股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让崇德向善的市民形象、力争上游的城市新风成为一张靓丽的衡水名片,“道德高地”已成为衡水最鲜亮的品牌。
近年来,衡水市委、市政府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涌现出一大批事迹突出、群众认可的先进典型,体现了衡水市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让弘扬善举蔚然成风,让德善之花竞相绽放。
凝聚榜样力量 引领文明新风
二十年如一日伺候病母,为救母不惜卖掉正升值的房子;照顾瘫痪哥嫂十余年,为其养老送终;资助贫困大学生,帮其完成学业;帮扶贫困户就业脱贫……说起张志旺,感人事迹数不胜数。20多年来,不管是对待乡亲,还是对待需要帮助的陌生人,张志旺总会不计回报伸出援手。他身上体现出热爱祖国、奉献人民的家国情怀,助人为乐、仁爱友善的高尚情操,诚实守信、坚守正道的做人品格和孝老爱亲、血脉情深的传统美德,也让他先后荣获全国首届十大孝德典范、全国十大“诚信之星”、“全国优秀农民工”、河北最美退伍军人、河北省第七届道德模范、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榜样是时代的最美使者,是社会的精神坐标。城市发展,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社会进步,离不开丰润的道德滋养。
衡水市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和打造衡水“道德高地”品牌,把选树先进典型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着力点。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委总体部署,先后出台了《关于选树宣传一批重大先进典型的实施方案》《衡水市道德楷模申报认定实施办法》,印发了《关于开展“时代新人衡水好人”推荐展示活动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开展了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推选、学习宣传活动,如“厚德衡水”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最美系列评选、“365百姓故事汇”群众宣讲、“寻访身边雷锋”、“寻找身边好人”、“时代新人衡水好人”推选、衡水市道德模范推选活动等,促使先进道德典型如源头活水般不断涌现。
“好人”的推选不仅仅局限于市级、县级层面,每个村、每个街道办事处、每个社区都会通过道德评议会,由村民、居民推选出他们身边的好人和心目中的“典型”“社区之星”,并倡导全体村民、居民学习。
截至目前,衡水市获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5人、全国“最美奋斗者”3人、全国文明家庭3个、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2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2个、中国好人18人,河北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8人、“燕赵楷模·时代新人”4人、“最美河北人”38人、河北好人93人,市县典型1300余个。
这些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以自己的言行举止,诠释了衡水人文精神里最温润、最动情的细节;以各美其美的人性光辉,构筑起了衡水这座诗意栖居的幸福之城的人文风景线。他们是衡水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真实写照,他们用实际行动,一粒一粒,播撒下崇德向善的种子,一朵一朵,盛开了满城飘香的德善之花。
激活“道德基因” 营造崇德向善风气
初冬的低温挡不住人们参观学习的热情。在枣强县南臣赞村村委会林秀贞事迹展览室内,一幅幅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讲述着林秀贞的感人事迹。老师带着学生,家长带着孩子,还有枣强县工会带领新一批的入党积极分子前来参观、宣誓……
一个孩子参观后,好奇地问林秀贞:“奶奶,为什么这些老人别人不养,你要养?”今年76岁的林秀贞弯下腰对小孩子说,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们有困难,我就要帮,这是我的责任。孩子听了,仰起头,伸出大拇指,对林秀贞说:“奶奶,你做得棒棒的,我也要像你一样去帮助别人。”
德善之花常开不败、常开常新,其背后依托的是衡水市大力弘扬的“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及系列工作举措。
衡水市高度重视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扎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以道德建设和先进人物的推选和学习宣传为抓手,出台一系列礼遇道德模范的实施办法,建立健全道德模范、燕赵楷模、身边好人等先进模范的帮扶礼遇制度。同时,对各级道德模范进行动态管理,全部实行建档立卡,及时跟踪掌握这些“好人”的生活状态,确保让每一个道德模范都得到礼遇。
为大力宣传道德模范事迹,弘扬时代精神、传递道德力量、引领社会风尚,在广大群众中开展了省“德润燕赵”先进典型基层巡讲活动、道德模范先进典型事迹巡展等活动,在市区公共场所设立“衡水好人墙”、公益广告牌等,让市民在街头或公园就能了解到这些先进典型的事迹。在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开设专栏,对先进典型进行报道宣传,并组织文艺工作者们将道德模范的事迹改编为戏曲、小品等,发挥优秀文化化人、育人、培元的作用,不断汇聚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以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为原型的评剧《林秀贞》,以“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阜城县扶贫办主任李双星事迹为题材的现代评剧《咱家老李》上演后引发热烈反响;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枣强县芍药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忠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题材的电影《芍药之歌》已拍摄完成并举行了首映式,正在推动全国上映。
一堂堂公民“道德课”在衡水市以各种形式呈现,激活了整个城市的“道德基因”,润物无声地规范着人们的言行,提升着广大群众的道德素养。
开展志愿服务 提升城市温度
“你们好!我是小郝,我们来给你们理发了。”11月6日,又到周末,又到了郝宏银一家志愿服务时间。郝宏银一家来到泰华旭景城物业服务中心,刚一进大门,郝宏银便热情幽默地跟工作人员打招呼。简单寒暄后,拿出剪刀和梳子,开始了“工作”。剪发、剃头、洗头……娴熟的技艺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让大家赞不绝口。
义务理发的背后,是郝宏银及家人长达26年对志愿服务的坚守。
郝宏银常年坚持学雷锋做好事,1995年8月由部队转业后,他和爱人组建了“衡水学雷锋爱心流动(服务站)理发店”,每周抽出1天的时间,到光荣院、养老院和社区等地,为那里的老人、员工、军烈属以及行动不便的老人等义务理发。他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郝”。如今,26年过去了,夫妻俩热心的服务坚持至今,人们对“小郝”的称呼也没变,他们的女儿郝晓朦也早已成为其中的一员。
“各级道德模范辈出,身边榜样层出不穷。”百花齐放的现象,与衡水市蓬勃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密不可分。这支强大的志愿者队伍,成为衡水道德模范连续不断涌现背后的强大生力军。
如今的衡水大地,处处尽飘志愿红,天天都有志愿活动。从十字路口的文明疏导、扶贫村内的志愿帮扶,到各企业单位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岗;从车站、公交站台的暖心服务,到主城区390户商家变身“爱心门店”,为市民免费提供饮用水、手机充电、门前意外施救等爱心服务,志愿服务无处不在。
为广泛发动全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衡水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市直单位与小区结对帮扶共建活动实施方案》《关于组织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共创文明 志愿我先行”活动的安排方案》等系列文件,组织各级党员和群众在衡水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每年的6月29日,是衡水市的“党员志愿服务集中行动日”。这项连续开展了7年的志愿服务集中行动已升级为“善美衡水 社会志愿服务集中行动日”活动。这一天,衡水市四套班子领导以普通党员志愿者的身份,带头深入基层,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擦拭街道护栏、清扫路边落叶……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了衡水市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
据了解,目前衡水市20多万名有志愿服务能力的共产党员,已全部在本单位本辖区注册为志愿者,衡水市建立起了以共产党员志愿者为中坚的志愿服务体系。同时,各有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了志愿者招募注册制度、服务记录制度、培训管理制度,搭建起志愿服务的有效平台,保证了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专业化建设。截至目前,衡水市已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注册志愿者达到63余万人,组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3000余个、专业志愿者团队1000余支,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3000余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00余次,推出各级各类志愿服务先进典型600余例,“好人”队伍不断壮大。
如今,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衡水市蔚然成风。“星星火爱心联盟”、爱心联合会、衡水好人网、春晖义工、爱心小分队、爱心车队等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和许多爱心企业纷纷开展助学、助残、助老、关爱留守儿童等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政府引导、党员主体、企业参与、社会联动为一体的志愿服务体系,使善行义举成为衡水市人民的一种自觉行为。
坚持立德树人 厚植美德沃土
未成年人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文明的后备力量,也是衡水好人层出的沃土。
近年来,衡水市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探索思路、打造品牌、创新载体,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形成了党委政府重视、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同时积极拓展育人阵地,以德育平台为抓手,利用课堂、网络、媒体等平台,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衡水市在各个学校内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中华优秀传统传承、学雷锋志愿服务、“劳动美”社会实践、“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活动。如衡水滏阳小学用童谣传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苑小学把“平语”融入学校社团活动,永安路小学设立师生践行榜,市四中集中打造“平语”文化长廊和教育展板,将“平‘语’近人”进校园活动引向深入。
在校外,以家庭教育为延伸,以社会教育为补充,衡水市120余个社区建立起家长学校、“四点半课堂”、道德讲堂家庭教育平台,同时积极推行警校共建,并充分利用青少年宫、群艺馆、图书馆、乡村学校少年宫等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在全社会汇聚起德育教育的合力。进一步丰富育人内容,通过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创新德育工作,先后开展了劳动美、志愿服务等,让一颗颗文明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田。
同时,衡水市积极推进榜样引领作用,在市各级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推选活动,截至目前,推选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1名,省级“新时代好少年”2名,市级“新时代好少年”71名,县级“新时代好少年”700余名,校级“新时代好少年”上万名,在衡水市未成年人中形成了“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新时代好少年”的生动局面。
同心掬得满庭芳,德善花开满城香。如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在湖城大地上不断地被传承、放大、升华,道德高地效应显现。公民道德建设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果,为建设“六个新衡水”、打造诗意栖居的幸福之城提供更深厚的道德滋养和更坚实的精神支撑,衡水也在崇德向善的新风中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和魅力。(记者 冯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