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打包白菜幼苗。刘珍妮 摄
近日,记者来到衡水市桃城区邓庄镇邓庄村的蔬菜种苗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满目翠绿的白菜幼苗长势喜人,村民们穿行其间打包、装袋,忙得不亦乐乎。
邓庄村抢抓“美丽中国河北样板村”项目契机,结合村情实际,成功申报了蔬菜种苗种植基地项目。种植需要土地,“地”从哪儿来?村“两委”班子把眼光瞄向了周边的闲散地、荒废地。2020年,该村对村东的闲散地、废弃坑塘等进行改造提升,建起了种植基地。目前,基地已建成3360平方米的联栋温室大棚一座、144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大棚两座。
种植基地采取“村集体+承包户+农户”的运营模式,由村集体公开招标,把大棚租赁给承包户,租金用于村内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支出。承包户雇佣附近村民,负责日常种植管护。
“村集体每年收取承包费5万多元,资金用于发展特色种植,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动能。”邓庄村党支部书记邓文智说,目前,该村正在与北京新发地市场对接天鹰椒订单式育苗项目,项目落地后,将为乡村振兴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
承包大棚的李贵香看着长势喜人的白菜苗,笑呵呵地说:“我们根据菜农需求进行‘订单式育苗’,主要培育白菜、天鹰椒、黄瓜等蔬菜种苗,一年培育种苗2000多万株,销路不是问题。另外,我们还创新种植了一些蔬菜盆景,销量也很不错!”
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种植基地还带动周边农民就近务工,实现年人均增收近2000元,为村民建起了“家门口”的致富园。(刘珍妮 刘晓迪 啜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