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河湖水系连通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阜城县引来黄河水,阜城湖变成千亩碧波,在生态、水利功能上给百姓带来福祉的同时,也有效拉大了城市发展空间,提升了城市颜值与品位。这是阜城湖一景。(河北日报资料片) 记者 焦磊 摄
目前,衡水市新增地表水灌溉面积44万亩,清淤疏浚河渠510多公里,新增蓄水能力1600多万立方米。深层地下水水位与上年同期相比,回升2.07米,回升幅度全省第一。
“没想到这靠天收的麦田能用上黄河水,今年收成有保障了。”3月3日,枣强县西文口村村民张平居喜不自禁。3年前他承包了村里30多亩村东南支流渠边的荒地,虽然近在咫尺,但渠里常年没水。
去年冬天,39公里的南支流清淤疏浚完成,与清凉江连通后,滚滚黄河水奔流到了家门口。张平居兴奋地把土地整平,铺上管子灌溉起来,只用两天时间就浇了一遍返青水。他指着远处成方成片的麦田说,渠通水到,村里3000亩地都用上了地上水。
衡水境内有“一湖九河”,由于部分河道开挖年代久远,淤积严重,再加上配套水利设施损毁失修,致使河湖水系缺乏必要连通,存在有水引不来、引来用不上的问题。为保障粮食和地下水生态安全,在调优农业种植结构和提高单产的同时,衡水大力实施河湖水利连通和农田水利建设,引蓄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开采。
去年11月,衡水把引蓄地表水替代地下水作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开展河湖水系连通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着力构建全域“生态水网”。目前已清淤疏浚南运河、天平沟等河渠510多公里,新增蓄水能力1600多万立方米。
衡水成立了全市水系连通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了市县水资源均衡集约利用规划编制,组织开展河湖清理整治项目谋划,安平、饶阳启动了滹沱河清理整治项目,冀州、桃城、武邑、武强、高新区启动滏阳河清理整治项目,枣强、故城启动清凉江清理整治项目,同时打通支渠和毛渠,彻底清除河道内垃圾、障碍物、违章建筑,依托现有引调水线路和河湖水系,打通断头渠,连通河湖、沟渠、坑塘等蓄水设施。
河道清理整治工程战线长、任务重、工期紧、涉及面广,该市坚持高位推动、统筹谋划,市县领导一线协调调度,水利、财政、生态环境等部门密切配合,细化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倒排工期,实现了工程快速推进。武强县清淤整治夹道排水渠、反修渠、西五引渠、曹庄引渠及沧南排干等六条河渠,总长21.23公里,清理土方约10万立方米,新增地表水灌溉面积约4万亩,可压采地下水350多万立方米。
与此同时,衡水提前做好去冬今春位山引黄、石津灌区春灌等引蓄水灌溉工作,实现有水河渠向无水河渠坑塘输水,优化水资源配置,延长具备补水条件的河道有水时间。安平投资1900多万元,利用滹沱河30.7公里补水河道,在滹沱河修建了3座提升泵站,2座扬水站,以河代库,形成水面面积3500亩,蓄水能力达到1000万立方米。除了利于灌溉,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引来万鸟翔集,成了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河渠绕田园,坑塘明如镜。过去干涸的河渠流淌起来,7978个农村坑塘实现了能蓄则蓄,形成枣强南湖、阜城县阜城湖、武邑县滏东排河蓄水水面等,每个县(市、区)都有蓄水量百万立方米的坑塘。目前,该市已初步形成河湖、沟渠、坑塘互连互通、水源互济的水系格局,新增地表水灌溉面积44万亩。在桃城区邓庄镇留仲村,流经村庄的沟渠让10多个坑塘水面荡漾,总蓄水量达到30万立方米。“村里7000多亩地,过去抽取地下水1小时要用40度电,河湖水系连通后使用地表水,亩浇地成本从50元降到5元。”留仲村党支部书记杨永新十分欣喜。
衡水市压采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月下旬,衡水今年已引水1.78亿立方米。另外,石津灌区自今年2月25日开始引水灌溉,正在顺利进行。到今年1月底,衡水市深层地下水水位与上年同期相比,回升2.07米,回升幅度全省第一。(通讯员 信志锋 记者 陈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