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水市卫生健康系统以新时期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力促改革、提质量、优服务,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不断提升卫生健康工作水平,深入推进健康衡水建设,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全周期维护生命健康,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注重高质量发展,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提高。衡水市持续深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开展预约诊疗,推行预约时段精确到1小时,并开通微信、支付宝等多种便捷支付方式。三级医院临床路径病种范围扩大至239种,5家三级医院探索开展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成启用,并正式纳入国家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妇儿保健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健全了以胸痛、卒中等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为重点的急救网络体系。截至目前,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增设标识3000余个,优化布局流程280个,增加便民设施541个,增加医护及服务人员1100余人,群众就医满意度显著提高。
聚力综合医改,医联体建设成效显著。衡水市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的工作思路,先后出台了《衡水市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方案》《衡水市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推进方案》,从试点到全面,实现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健康中心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目前,全市建成1个城市医疗集团,10个县市区已正式成立县域医共体,2019年故城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作为国家级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在全国首创“功能社区责任医生签约服务”,与200余个功能社区6万余名职工签订了服务协议;完成市人民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和检验结果数据共享,基本实现了中心院区主要医疗数据采集纳入和患者在集团内历次诊疗数据的统一并轨和全景展现,在保障医疗质量前提下,集团内部实现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受到群众广泛欢迎。
发挥区位优势,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深入推进。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启动以来,北京医疗机构对口衡水市中医医疗机构建立了10家“1+1”中医综合医联体;衡水市20名中医药学科继承人跟随北京10名青年名中医学习;首都国医名师宗修英、吕培文、冯建春、朱立国传承工作站衡水分站建成启用;闾里古镇、院士故乡中医药康养小镇列入北京市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河北省首批“大健康、新医疗”产业示范基地——故城以岭生态康养庄园投入使用。一系列举措,推动了该市中医药事业的跨越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水平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决战脱贫攻坚,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全面提高。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着力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并继续做好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系列保障制度,今年全市共计有13558人次得到实惠,极大减轻了贫困人口的经济负担;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30种,截至目前全市共计救治大病患者9865例,救治率达到99.59%。完成11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建设,实现贫困县乡镇卫生院国医堂建设全覆盖。落实三级医院“组团式”支援贫困县医院实施“春雨工程”,实现派驻医院重点学科带头人、管理人员和护士长全覆盖。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已累计签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1069人次,累计免费体检贫困人口190366人,纳入慢病管理17603人。
履行行业职责,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始终坚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四早”原则,全面做好疫情排查工作。扎牢扎实防疫关口,全市共建设核酸检测点35个,配备检测人员411人;以市、县两级疾控中心为主体,成立了1个市级专家巡回指导组,22个流调队和工作专班。稳妥落实常态化防控工作,及时调整完善防控策略,毫不松懈、慎终如始做好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政策,狠抓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的措施落实,组织系列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活动,不断完善常态化防控工作机制,确保秋冬季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平稳。(侯丽萍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