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衡水讯(实习记者卢婉凤 通讯员焦明瑞 刘晓菲 刘鲜)2007年夏天,“聋爷爷”的离世惊动了整个饶阳县王同岳镇南京堂村!“那个人可是真的好!”乡亲们忆起老人曾经的种种,或由衷敬佩,或心酸落泪……
直到2020年春天,一封来自天津滨海新区的信寄到了衡水市委书记王景武手中,让“聋爷爷”的事迹再次被提起。
写信的人叫李旭生,是一位已经80多岁高龄的退休教师。“(退伍回乡后)残疾的他靠自己双手种地维持生计,但谁家有大事小情需要帮助,他必到场”“他手握残疾军人证,却从不向外人显露,一辈子不给别人、不给国家添负担”……在这封用软笔小楷写成的信中,李旭生讲述了他已过世的叔叔(被村民口口称赞的“聋爷爷”)不忘初心、永葆革命本色的一生。
生前留口碑,身后树丰碑。这位在人们心中留下“口碑”与“丰碑”的“聋爷爷”就是南京堂村退伍伤残军人李方正。13个月的军旅生涯,59年的寂寥时光,他用言行镌刻军人职责,以“方方正正”的军人本色,书就了大写的“人”。
“聋爷爷”的家史:三兄弟皆为革命
李方正,1930年生于饶阳县王同岳镇南京堂村,家有兄弟三人。李父读过几年书,在村里“算是有学问的”,给三个儿子起名都包含着长辈的期望和美好的寓意:长子“铁山”,望其结实健壮;次子“金文”,盼其富足知理;幼子取名“方正”,惟愿他堂堂正正、善良不阿。
李父思想开明,不仅支持兄弟三人上学读书,还鼓励他们追求进步。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李铁山十几岁就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抗日时期任中共天津秘密联络站负责人。期间,他假借与伪警察局长、日本律师、医生的“深厚友谊”,营救、救治了大批革命者,并多次帮忙采购急需药品。李金文一直从事洗染行业,虽不曾加入党组织,但屡次倾其家产为革命者提供帮助。
“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亡能居尊显之位。自行若此,可谓方正之士矣。”而李方正的一生,亦如父亲所愿。
1947年,在大哥二哥的影响与支持下,17岁的李方正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华中野战军6纵17旅50团警备连电话排的一名电话员。
“李方正那时年纪小,人长得精神,心眼儿又实,和战友处得很好。因为时常跟在首长身边,就主动当起了勤务兵,洗衣、做饭什么杂活儿都干,很累却总是笑呵呵的。”据邻村与他一起参军的老人回忆。在经过严格培训后,李方正被安排主要负责守总机线路,他对自己的职责慎之又慎,因为这部小小的总机,联通着部队各个机关部门的电话线路,出一点错儿都可能关系到上万人的性命。
战争打到哪儿,电话就通到哪儿,电话员就要跑到哪儿。1948年8月,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深夜打响,敌方的炮弹像雨点一样砸下来,李方正眼看着自己的战友相继倒在血泊之中。为了保证通讯畅通,甚至来不及擦掉眼泪,他便背着电话机在炮火中穿梭……不料,一枚炮弹径直飞落在数米之外,李方正被震晕了过去。
醒来后,李方正感到双耳剧痛还隐隐渗着鲜血。此时,战争仍在继续,而他的世界却一片寂静……
因双耳失聪且难以治愈,不久,李方正便退伍返乡。此后,双耳失聪的他却挺直脊梁,终究活成了全村人人都竖大拇指的“聋爷爷”。
“聋爷爷”的执念:不给国家添麻烦
因为双耳失聪、沟通不便,李方正一生未婚,无儿无女。从1948年回乡到2007年去世,59年间,他虽然生活清贫但精神世界始终富足,一生不曾丢掉军人的傲骨,始终坚持自力更生。
“想想,叔叔的生活挺苦的……”说起李方正的一生,侄女李玉卿眼含泪水。在她的记忆里,叔叔穿的除了自己缝制的衣服鞋子,就是乡亲们给的旧衣服,从不讲究却总是干干净净。农村土地承包后,两亩地成了他唯一的经济来源。挖地靠铁锹、浇地靠扁担……几十年间,李方正用最传统的农耕方式维持着生计。
上世纪70年代,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李志永和乡民政员一起上门摸底调查,按照当时的政策为李方正申请了每月8元的补贴。“我见了他的退伍证,帮他填了申请表。”也是那一次,李志永才得知李方正是在军中负伤退伍的,就劝他找部队开证明办残疾证。李方正拒绝了,含糊不清却字字坚定地说:“俺每年养头猪,还在生产队出工,能养活自己。想想那些牺牲的战友,俺很知足了,就算苦点儿也不给国家添麻烦。”
“自己过了一辈子,生怕给人添麻烦。可谁家要是遇见事儿,需要帮把手,他总会出现。”在村民李永志的记忆中,李方正帮忙从不用招呼,也从不要回报,“干了半天活儿,吃饭了准找不见人,东西就更不要了。”
在大家眼中,这位一直坚守军人气节的“聋爷爷”,热心肠、正直、值得尊敬——他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自学了一门篆刻图章的好手艺,经常帮村里写标语,帮乡亲们刻章,遇事帮忙不惜力气;他感恩,乡亲帮他一点儿忙,都要买包点心、割筐干草回报;他正直有底线,尽管生活清苦,可不管给多少钱从不接私刻公章的活儿……
时至今日,说起这位已去世十多年的“聋爷爷”,村民们依然会竖起大拇指。
“聋爷爷”的身后:精神在传承
一个人需要“魂”来支撑,一个集体需要“魂”来凝聚。以李方正为代表的那种军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已然成为南京堂村的“村魂”。
南京堂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李炳良是李方正的“忘年交”,相差30多岁的两人,曾时常待在一起。“他挺喜欢我的,一般是我坐多久他就跟我聊多久。”李炳良说,因为失聪,李方正说话比较含糊很难听懂,“可他讲部队、讲打仗的那些事儿,我听明白了”。
一次次的促膝长谈,从李方正的神情和语气中,李炳良深深感受到了他对那段短暂军旅生涯的眷恋和无悔,那是军队留给他的“魂”。
“当过兵的人境界就是不一样,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他却是实实在在的大好人。”对于“聋爷爷”李方正,村民们能想起来的也不过是一些日常交往和言谈,可时隔多年,那个人那些事仍历历在目。大家从不曾把他忘记,更因为他的精神已经融进了村子的各个角落、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
衡水是革命老区,战争年代有无数优秀儿女走上战场,南京堂村也不例外。他们中,有人流血牺牲、有人受伤复员。战时保国家,复员报家乡,他们从不因个人私欲而忘记革命本色。李方正,是其中一个代表,更是一个缩影。在其潜移默化的带动影响中,多年来,南京堂村时刻在蜕变在发展,从脏乱差的小穷村到风清气正的文明村,无论是村容村貌还是村风民俗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最让村民们骄傲的是,在这里,那份独属于军人的精气神儿,从不曾远离、不曾断档。“咱村曾是革命队伍的练兵地,老辈人还曾在村里见过吕正操将军。这里也曾是冀中党校所在地,涌现过无数积极投身革命的能人志士,还有8名村民为革命献身。”“新中国成立后,俺们这儿也是十里八乡里参军最多的……”几乎每一年,南京堂村都有优秀青年走进军营,从2007年至今,全村已经走出了6名师团职领导干部,仍在部队服役的有15名官兵,村两委班子的7人中,就有5名退伍军人,更难得的是目前村里仍有两位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女党员,一位90多岁,一位已经102岁……
李炳良介绍,村里现有103名各时期的退伍转业军人,在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期,村党支部一声召唤,一百多名村民第一时间站出来,主动承担起全村9个主要路口的24小时义务执勤任务。“其中一半以上是退转军人!”李炳良激动地说,“他们就像李方正老人那样,永远保持着军人的气节和本色,处处身先士卒,只讲奉献不讲条件。”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李方正一生所留甚少。两张照片,一张是参军后的军装证件照,另一张是老年时和两个哥哥的合影,身上穿的也是一件军绿色旧衬衣。他留下的身后物,除了相伴几十年磨得锃亮的扁担、镐头和铁锹,就是那包在小布头里、一辈子没离过身、到死都揣在胸前的退伍证。
遗物虽少却精神永存,身体残疾却志向坚定,一生清贫却内心富足……回顾李方正的一生,13个月的军旅生涯,军人的本色已经深深融入了他的骨血,他用59年的坚守诠释了军人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