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发布

大运河故城段沿线64个村实现污水处理循环利用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邢云 焦磊 张怀琛 
2024-06-24 10:30:41
分享:

  穿上跑步鞋、换上T恤衫,6月22日天刚亮,故城县建国村68岁村民谢明财就出门了——每天,他的生活都从晨跑开始。

  400多米外,大运河蜿蜒流淌。堤顶路两侧,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在这跑步,心情舒畅。”谢明财说。

  故城段是中国大运河流经县域最长河段,全长150余里,沿线有64个村庄。“跑”进这片风景前,沿河而居的“谢明财们”也曾为环境所困——脏水遍地泼、垃圾随手丢,运河边几乎成了垃圾带。

  “正对胡同口的就是面积1000多平方米、深近10米的垃圾坑。”谢明财记得,过去一下雨,坑里沤出的臭味儿熏得人都出不了门。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在农村地区该怎样保护?

  故城人说,面子要靓,里子更要实。

  彻底清理村内及沟渠垃圾,剜去“霉斑”;设立“胡同长”“坑塘长”,督促农户门前三包、房后三管;改造提升坑塘,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培养卫生习惯,强化保护意识。谢明财发现,现在村里小孩吃剩的冰糕棍,都要拿在手里找到垃圾桶再丢。

  在谢明财晨跑的折返点——姜圈村,村民王志锐家的生活污水不再一泼了之。“家里装了污水收集池。餐厨废水等经隔油沉淀后,能冲厕所、浇花。”王志锐说,去年村里还建了小型污水处理站,各户的生活污水汇集处理后,废水变“肥”水,可作为优质农家肥还田。这就是故城县创新实行的“灰水就地利用/黑水转运+资源化利用”分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新模式。

  据了解,根据人口疏密程度及水量大小,故城县共设计建设县、乡、村级污水处理厂(站)27座,购置吸污运输车174辆。坚持“厕污并治、黑灰兼治、分散收集、集中处理、综合利用”,目前,大运河故城段沿线64个村庄全部实现污水处理循环利用。

  前不久,该县分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新模式入选生态环境部《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示范案例》向全国推广。

关键词:大运河,故城段,污水处理责任编辑:常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