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本网原创

金银花开 衡水枣强产业扶贫谱新篇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千
2020-06-20 16:45:26
分享:

  长城网衡水讯(记者张千)“让贫困户长期、稳定获得收益,才能加速脱贫攻坚进程,防止已脱贫的贫困户再次返贫。”枣强县扶贫办主任徐春杰介绍说。扶贫产业不仅要“立得住”,还要“长得大”。今年,枣强县把扶贫焦点对准了“耐贫瘠、易种植、好管理、收益期长”的金银花、玫瑰花、杜仲叶林的“两花一林”产业,通过规模化、现代化的产业培育,带动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脱贫攻坚。

枣强县嘉会镇刘嘉会村农民在晾晒金银花。

  “一个贫困户一亩金银花,这儿种了有小1000亩,另一个村还有100亩。金银花产业在我们这儿已经成形,前景可期。”站在杨黄洼村成方连片、郁郁葱葱的金银花苗前,恩察镇党委书记齐昌说,作为“两花一林”产业第一支“先头部队”,十几天功夫就在全县铺开,令人颇感自豪。

  不只在恩察镇,作为全县产业扶贫的又一个重要突破口,金银花已经在枣强县范围内迅猛铺开。

  枣强镇大广高速沿线、肃临线两侧种植了1905亩,新屯镇尤辛庄村流转土地200亩种植金银花,大营镇在邢德路沿线发展绿化带内种植示范区700亩并探索了“庭院银花”模式……2020年春天,枣强县谋划发展金银花种植1万亩,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400余万,已落实种植地块10598亩,其中金银花大方种植面积3000余亩。

  “一次性投入,近30年的采摘期,产量高、药用成分含量高、适应性强,还抗寒抗旱低虫害……”说起金银花的优点,该县农业农村局的付金珍如数家珍、滔滔不绝。“这一朵小小的金银花来之不易,是枣强县委书记和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们多半年奔波、几次考察、多方比较,最终才选定了它。”

枣强县嘉会镇刘嘉会村农民在筛选金银花。

  推进产业扶贫,要充分体现“产业+扶贫”的内涵,核心是要实现产业发展与贫困人口的精准对接。为此,枣强县创新“两种模式”,即“资产收益”和“联农带贫”模式,建立起贫困户与产业发展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及解决好主体责任和收益分配问题。

  “资产收益”模式,即“林下借地、托管运营、乡镇统筹、收益共享”。县财政提供1586万元专项扶贫资金支持,由乡镇委托专业合作社管理,实施“种管销”一体化运营。产业收益实行村级二次差异化分配,贫困村列入集体收入,非贫困村列入委托管理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直接分红,有劳动能力和弱劳动能力的,通过参与公益岗位获取收入,贫困户人均年可获得收益2000元。

  “联农带贫”模式,即“借地托管、带苗入社、联农带贫、抱团发展”。贫困户携种苗入股村级合作社,在集体用地、农村空宅等闲散土地进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管理,乡镇验收合格后给予贫困户成本补贴,收益由村集体、贫困户、非贫困户合理分配。同时,村级合作社对其他农户赊供种苗,次年产生收益后收回垫资,收益归农户所有。目前,全县11个乡镇已与吉祥、欣苑等17个农业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意向,进行托管经营。

  杨黄洼村的近1000亩金银花,采用的是规模大方、林花兼作形式,由乡镇统一用扶贫专项资金采购,枣强县泰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贫困户持苗入股,还可以劳力入股,可以实现双线收益。”合作社负责人黄兵介绍,第4年起,金银花产量达到峰值进入长达20多年的稳定期,而风险则由合作社和政府承担。

  “除了分红,我再过来干点零活,一天又能挣百十块钱。”杨黄洼村74岁的特困户杨保坚深有感触,打理金银花比种地要简单很多,自己完全能胜任,“一个事儿俩收入,挺好!”

  今年,枣强县不止着眼于金银花破局,更围绕农业产业种植结构调整,在完善“扶贫林”“小杂粮”“小菜园”项目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两花一林”(金银花、玫瑰花、杜仲叶林)扶贫产业新模式。全县17个合作社积极参与,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向实现贫困户2个以上产业项目全覆盖进发。

  一时间,扶贫产业在枣强大地上遍地开花。仅恩察镇,就先有扶贫蜂、扶贫羊、扶贫林、光伏扶贫等7项扶贫产业,又迎来了金银花。这些扶贫产业,互相交错,让全镇贫困户收入稳定增长,保底人均年收入6000余元。

枣强县唐林镇朴庄村的吴红林在饲喂奶牛。

  新扶贫产业强势突围的同时,老扶贫产业也在持续发挥作用。在唐林乡,河北百荣牧业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承接了扶贫牛项目,带动全县352户贫困户走上脱贫路,实现年稳定收入5000元;肖张镇西赵庄村的扶贫红高粱发展得红红火火,产业规模逐年扩大,还成了2019年省级宣传推广的特色产业样板村……

  纵观全县,2019年实施产业扶贫项目8个,带动贫困户4355户,用于产业项目发展资金4549.2802万元,较2018年增长1717.2375万元,实现了贫困户产业项目全覆盖。

关键词:衡水,枣强,金银花责任编辑:王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