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本网原创

产业扶贫、社会帮扶、防贫监测……看衡水花式“战贫”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卢婉凤 刘晓迪
2020-06-19 15:43:32
分享:

武强县豆村乡建档立卡贫困户黄国权正在给乐器上漆。刘晓迪 摄

  长城网衡水讯(实习记者卢婉凤 通讯员刘晓迪)6月17日,在武强嘉华乐器有限公司,打磨车间、装头车间、提琴车间……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呈现出一片繁忙的生产场景。

  武强嘉华乐器有限公司是集西洋乐器设计研发、国际分销及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综合乐器制造商,是武强县首批复工复产的企业。

  走进提琴车间,透过排排陈列的半成品,记者见到了武强县豆村乡建档立卡贫困户黄国权正有条不紊地给提琴打磨、上漆。“我是因为孩子上学导致的贫困,后来享受政府的好政策到厂里上班了,离家又近,现在每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他说道,今年情况特殊开工比较晚,但收入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黄国权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改善了生活还创造了价值,现在已经是这个涂装行业的佼佼者。”该公司负责人颜彬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安置有贫困劳动力10人,大都是普通的农户,到厂之后通过技能培训、试岗等选择合适的岗位,每人每月至少增收2000元以上。

  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武强县探索了“3+N”多渠道增收途径,“3”,即立足县情实际,依托奶业、西洋乐器、文化旅游三方面比较优势实施产业扶贫;“N”,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产业扶贫安排部署,通过多种途径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该县通过这三大产业已累计带动3625户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武强县北代乡吴沙洼村扶贫就业车间,村民们正在熟练地完成手套加工的各个工序。实习记者卢婉凤 摄
吴沙洼村55岁的吴立水熟练地操作着成品手套的套袋包装。实习记者卢婉凤 摄

  同样,随着全面复工复产,武强县北代乡吴沙洼村扶贫就业车间也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车间里,村民们正在熟练地完成手套加工的各个工序。

  “成品手套的套袋包装,是装箱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由于我视力残疾不能干细活儿,所以安排到了这个岗位。”吴沙洼村55岁的吴立水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一边还忙着手里的活,“起初,家里只有种地的微薄收入,日子过的十分紧巴,现在在厂里干活补贴家用,日子也慢慢好了起来。”

  “这个扶贫车间是在2018年下半年建的,工人们都是计件加工,一些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一天下来也能挣四五十块钱。”武强县北代乡吴沙洼村党支部书记吴清涛介绍道。现在,村里已经建成了3个手套扶贫车间,不仅调动了贫困户自主脱贫的积极性,解决了村里闲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促进了村里经济的发展。

  大产业顶天立地,小产业铺天盖地。武强县还整合其他各种途径,多角度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通过实施光伏扶贫,安排公益岗位1480个,救助无劳动能力贫困户810户,通过发展手工业,带动168户贫困户增收,特别是建成手套加工等扶贫车间9个,带动66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饶阳县留楚乡东崔村刘根立正在“爱心超市”拿着积分卡兑换日用品。实习记者卢婉凤 摄

  在饶阳县留楚乡东崔村的“爱心超市”内,“战贫”的一幕同样在上演。东崔村79岁已脱贫人员刘根立正在拿着自己的积分卡兑换生活日用品,“因为残疾一直未婚,之前也没有稳定收入。”刘根立说,现在,光伏发电每年收入2000元,养老金每年1200余元,政策兜底每年5736元,还能通过评比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吃穿不愁,而且村里和驻村工作队都很关照,逢年过节还给送米、面、油等物品。”拿着刚兑换的面条,他乐得合不拢嘴。

  为了进一步深化扶贫扶志行动,切实解决极少数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存在的问题,防止“政策养懒汉”现象发生,饶阳县组织推广了“爱心超市”助力脱贫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农村电商平台,为贫困户建立积分卡,结合村情民情,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和规则,引导贫困户通过自觉改善生活条件、居住环境等,挣取积分,兑换商品,进一步激发群众脱离贫困、拒绝“脏乱差”生活环境的内生动力。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今年以来,衡水市精准施策,努力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着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金融扶贫、社会帮扶。共为88家企业落实一次性生产补贴593.7万元,为2950人发放交通、生活补贴280万元,为7102人发放稳岗补贴485万元,全市开发扶贫公益岗13700个。截至目前,衡水市共申报认定扶贫产品305种、涉及供应商48家,销售金额3.2亿元。612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001个贫困村,帮扶贫困户1万余户、4.5万人,共投入产业、就业、公益和技能帮扶资金1.69亿元。

冀州区北漳淮乡赵家庄村靳二国入住冀州集中供养中心,接受护理人员照顾。资料图

  衡水市持续推进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等帮扶政策精准落实。健康扶贫。贫困人口基本医保个人缴费由财政全额补助,参保率100%;认真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机制,提高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比例,贫困患者政策范围内自付医疗费用比例控制在10%以内;县域内定点医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免收住院押金;全国范围内三重保障实现“一站式”即时结报;全市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教育扶贫。实施贫困学生台账化精准控辍,“两免一补”“三免一助”等政策全面精准落实,贫困家庭无因贫失学辍学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危房改造。优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进行改造,2016年以来累计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4264户,所有贫困户都实现了住房安全。安全饮水。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农村生活水源置换工程,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饮水安全。兜底保障。认真落实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全市贫困人口中享受农村低保政策17583户38867人,享受农村特困政策9969户10789人;积极探索失能半失能重度残疾人员集中供养机制,全市建设贫困人口供养中心59所,有2311人实现集中供养。

衡水市防贫监测预警系统。资料图

  除此之外,衡水市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先后研究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精准防贫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衡水市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工作方案》等相关政策文件,重点落实重大病生活保障、教育专项救助、民政帮扶救助、助残帮扶救助、产业扶持等防贫措施,特别是各县市区都设立了防贫保险和500万元以上的社会救助基金,有效防止返贫致贫。建立防贫监测预警系统。率先在全省建立起可自动预警的防贫监测系统,将建档立卡户和非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对发出预警信息、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启动救助程序,落实救助政策措施,有效防止返贫致贫。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完善落实后续扶持措施,围绕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指导县市区积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努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截至5月底,衡水市“三保障”政策全部精准落实到位,产业项目3重以上覆盖率达65%,有就业意愿的20655名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剩余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7042元、高于退出标准3000元。

关键词:衡水,“战贫”,产业扶贫,防贫监测责任编辑:王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