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衡水要闻

衡水市创新管理机制有效稳定投资增长

来源: 衡水日报  作者:张月亭 赵兵 李佳
2019-12-04 09:17:50
分享:

打好服务“组合拳” 推动项目“加速度”

  近日,2019绿色发展能源装备论坛在衡水高新区举办,多项重大高新技术项目签约成功。这既是衡水高新区深入推进“中科院+”、着力构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全链条成果转移转化体系的有效尝试,也是衡水市全力创新项目管理机制、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衡水市坚持把抓有质量的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原有工作机制基础上,坚持改革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再造管理流程,打出一套“组合拳”,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有效稳定了全市投资增长。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衡水市在项目建设任务目标、谋划储备、审批服务、资源配置、督导调度、组织保障、考核激励七个方面,提出了分区域建设目标、建立全程帮办机构、开展周督月调等19条具体措施。其中,“152”项目、“双基”项目、首期首投、“标准地+承诺制”、“一会三书一证”、重大项目全程帮办等内容均为首次提出,对于精准指导全市项目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制订《全市项目建设考核激励办法》。衡水市恢复了中断几年的项目建设考核工作,结合当前工作实际,重新确定了固投增速、省市重点项目、新开工项目、竣工项目、升规项目、谋划项目等10项工作考核指标,以及在建项目质量进度、产业园区建设水平、竣工项目投产达效等6项观摩考核指标,项目建设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该市将于年底按照考核情况对先进县市区予以表彰并补贴前期跑办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重要依据。

  完善“三个三”长效推进机制。该市将每年2次集中开工、2次集中签约和2次集中观摩的“三个二”模式,调整为每年3次集中开工、3次集中签约和3次集中观摩“三个三”机制,持续增压鼓劲,实现重点项目量质双提升。今年3月、6月、10月组织集中开工3次,开工项目191项,总投资716.7亿元;3月、5月、11月组织杭州、北京投资说明会和第三届世界冀商大会,签约项目67项,总投资1316.5亿元;4月、8月组织两次项目集中观摩,观摩项目93项。全市项目建设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良好势头,提前3个月完成了全年投资目标。

  搭建全市重点项目信息管理平台。135项省市重点项目逐项目建立电子台账、电子地图,线上精准掌握项目投资、形象进度、手续跑办情况,全流程、实时监控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分派协调解决。目前全市重点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基本搭建完成,项目基本信息已经录入完毕,正在进行细化完善,近期可正式投入使用。

  建立重点项目周督月调和“面对面”研商机制。市县领导每周深入县(市、区)进行现场督导,每月分片调度,督导建设进度,对线上线下发现的项目土地、资金、前期手续等问题,逐项协调、及时交办加快解决。同时,聚焦投资超五十亿元、超百亿元的立市立县重大项目,加大上门服务力度,针对以岭药业、一汽凌源等项目的合作方式、规划选址等问题专题研商,加快推进。

  加强谋划项目评审论证。建立市县两级重大谋划项目储备库,每年谋划重大产业项目200项以上,实行市县分级负责、资源共享、动态调整,对提出的谋划项目,聘请行业专家针对产业层次、技术水平、发展前景、要素利用效率、环境影响、经济社会效益等指标进行评审论证,不符合条件项目一律不予入库,提高谋划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目前全市在库重大项目485项,总投资8386亿元,其中今年新谋划项目210项,总投资2264亿元。

  强化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今年首次提出核准备案、规划选址、环境评价、土地审批、安全节能、开工许可等前期手续不全项目,不予列入省市重点项目计划,不得纳入集中开工名单。要求各县市区推行项目前期工作全程帮办服务,成立帮办机构,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办结时间。相继组织多次全市项目前期工作专题培训班,邀请相关部门和领域专家,就产业发展、土地、环保、规划、重点项目申报等相关政策、程序、环节进行系统授课,提升项目管理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推进竣工项目投产达效。对竣工投产项目提前介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及时对竣工项目进行投产验收,保障项目正常运行,达到标准及时纳入规上企业管理。对投产项目占地、实际完成投资、达产达效、新增规上等情况,年终进行综合评价,纳入县市区重点项目工作年度考核。投产项目多、新增规上企业多、综合效益好的县市区,在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分配时予以倾斜奖励。

  创新项目要素供给会商机制。市县两级发改、行政审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对涉及省市重点、集中签约、谋划储备项目的土地、能耗、排放等资源需求、供给情况,及时进行信息共享、会商评估,统筹全市要素配置,及时消除项目建设中的要素制约。10月初,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帮助13项省重点项目列入省第一批环境监管正面清单,重污染天气期间允许正常建设,同时正在指导其他重点项目积极落实整改,争取列入省后续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免于停限建。目前,该市正面清单筛选制定工作也已启动。

  强化项目建设通报约谈机制。将重点项目建设纳入重项工作督查内容,每月对县市区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及应开未开项目数量、省市重点项目投产率及应投未投项目数量等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单项指标连续2个月排名全市末位的,在市政府常务会上作说明;单项指标3个月或2项指标连续2个月排名全市末位的,在市委常委会上作说明。

  营造项目建设浓厚氛围。媒体开辟专栏晾晒成绩。今年首次在衡水电视台、《衡水日报》开设“项目建设巡礼”“项目建设大家谈”专题栏目,展示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在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目前,县市区项目建设巡礼节目已播放2轮,《衡水日报》刊登县市区、市直部门主要领导项目建设署名文章30余篇。通过媒体公开展示、逐个晾晒,全市上下增投入、上项目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比学赶超”的氛围日益浓厚。

  截至目前,全市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1至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5%,高于省4.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较去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审、核、备”项目个数由上半年减少43个,转为同比增加47个。全市新建企业入统10家,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项目谋划储备不断丰富,项目结构层次更加优化,135项省市重点开工建设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总数的62.2%。在建项目中,符合“9+5”“3+2”产业方向的项目数量占比达到80%,新签约项目中占比达到70%,新谋划项目中占比达到67.8%。项目建设氛围日益高涨,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带头招商成为新常态,1至10月份外出招商达到541天、洽谈项目1503批次,切实形成了项目建设“走出去、引进来、落得下、建得成、见效快”这一空前良好的工作局面。

关键词:衡水市,创新管理,稳定,投资责任编辑:胡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