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衡水要闻

大步迈向生态宜居美丽湖城

来源: 衡水日报  作者:段文雅
2019-11-05 09:46:34
分享:

——衡水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深秋的衡水同样怡人:豆雁在湖水边悠闲觅食;人们在蓝天下畅快呼吸;路边、田野,挺拔的树木成行成方……水清,天蓝,地绿,谁不说咱湖城美!

  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近年来,衡水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湖城,以良好生态环境回应群众期盼、支撑高质量发展。

  大气污染治理,还天空以蓝色

  在全国率先开展化工行业VOCs排查整治,为VOCs环境管理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在全省率先建成秸秆焚烧高空瞭望系统,实现对881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秸秆焚烧全方位、无缝隙监控;

  在全省率先实现散煤经营网点清零……

  致力于打造美好生态环境,衡水市在环保领域写就了多个全国、全省“率先”,标本兼治打响蓝天保卫战。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坚持正向激励和负面约束并重,以环境污染治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2017年以来,衡水市先后开展了十余轮次拉网式排查,累计整治“散乱污”企业5526家。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全市域农村散煤清零,2018年实现主城区散煤清零、全市域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零。入选第一批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主城区热电联供,各县城集中供热,农村已发展气代煤、电代煤67.8万户。

  ——调整优化交通结构。在全国率先实施冬春季公交车免费乘坐政策,今年已经是第四年。投资安装24套固定式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货运车辆尾气排放情况。淘汰2.7万辆老旧车、推广4175辆新能源车,全市黄标车清零。建设了12条绕城通道,实现了重型货车不入城。开展重型柴油车专项治理行动,对超标车辆严格进行现场处罚。

  ——突出协同减排。主城区134个建筑工地全面落实扬尘治理措施,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范围由50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平方公里。依托精准传送的污染源监测数据,对全市5013家涉气工业企业实行“一厂一策”精细化减排,停限产减排措施细化到每个企业、每个工序。

  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易发多发,衡水市突出重点时段,科学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实行全口径差别化管控措施,目前已经确定23家标杆企业、103家民生免停产企业和511家一级响应外不停产企业。

  减煤、治企、降尘、控车……一系列治本攻坚、重点突破的有力举措,带来了衡水的“环境之变”:率先摘掉了“全国后十”的黑帽子;继2017、2018年连续两年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率、优良天增加数全省双第一后,今年8月份,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64名,为实行168城市排名以来历史最优,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不断提升。

  修复水生生态,还生命以家园

  天气转凉,候鸟南迁,衡水湖又热闹起来:成群结队的鸟儿陆续抵达这里歇脚、觅食。

  “京津冀最美湿地”衡水湖,是由草甸、水域、林地、滩涂等多种生态环境组成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是国际鸟类迁徙路线上重要的中转站。为了守护好这“一盆清水”,衡水市实施了堵、拆、清、挪、搬等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下大力搬迁了周边413家企业、作坊,拆除了60万平方米沿湖各类建筑,封堵了所有入湖排污口,更换燃油船为电动或燃气动力船,一次性全部取缔了1.38万亩网箱、拦网,收割蒲草20万平方米、清除淤泥80万立方米,在环湖周边增加生态涵养林1万亩,实施引黄、引卫等跨流域调水工程,衡水湖水环境明显改善,水质稳定达到常年三类,每立方厘米空气负氧离子最高达4600多个,鸟类由保护区刚建立时的286种增加到323种。衡水湖真正成为衡水的绿肺、鸟类的天堂。

  衡水因水而生,除了镶嵌在城市中央的衡水湖,还流淌着滏阳河、滹沱河、卫运河等9条河流。守护水清岸绿,是市民期盼,也是发展所需。衡水市从源头管控、工程治理两方面入手治理水污染,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有效改善。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按属地原则实行分段管理,做到一河一长、一湖一长,并明确各级河湖长职责,以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为主要任务,对所负责河流依法进行保护整治,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今年以来,衡水市针对河湖管理范围内存在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扎实开展了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工作,共排查河湖“四乱”问题819个,本月底前可全部清零。

  ——投资18亿元治理黑臭水体。做好污水管网连通、河道淤泥治理、河渠生态修复等工作,年底前,建成区9段黑臭水体将消除黑臭。

  ——推进纳污坑塘整治。全市1534个需要清理垃圾的坑塘、178个需要治理水体的坑塘,“一坑一策”完成治理,坑塘周边脏乱差现象得到改善。同时,对部分坑塘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了157个景观景点、89个鱼塘,还有近百个正在提升中。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态修复工程,让衡水市的水生态环境焕然一新。早晨、傍晚到滏阳河边遛弯,节假日到大运河观景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说:“水清亮了,人也更有精神!”

  推进国土绿化,还大地以绿色

  无论是穿行在城市的街道,还是行走于田间、沟渠,总能看到成行成排的各种树木。“明年衡水市将实现市域森林覆盖率在35%以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绿色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妆容,也体现着城市的品位和内涵。

  近年来,衡水市紧盯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大规模、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重点实施了环湖环城绿化、绿美廊道建设、林业园区建设、县城村庄绿化四大重点工程,打造更多的湖城绿影。

  ——环湖环城绿化实现了增量提质。在衡水湖及相邻桃城区、冀州区、滨湖新区、高新区实行了森林围城、森林围湖行动,着力构建中心城区周边2000米宽综合防护林带;实施了四区城市组团间的生态绿化工程,重点打造了省园博园、市植物园、桃城中湖大道、绿化景观长廊等一批环湖绿化精品生态工程。

  ——绿美廊道建设实现了添绿增彩。坚持单侧绿化宽度不低于100米的标准,重点对市内的公路、铁路、河流进行了高标准的绿化,打造了大广高速、邢衡高速、大运河、滹沱河等重点通道绿化美化工程,打造了一条条亮丽的绿色风景线。绿色廊道的总长度为1200公里,植树造林20万亩。

  ——林业园区建设实现了绿富结合。坚持“生态、高效、富民”的原则,建成千亩以上林业园区199个,打造了阜城县千顷洼省级森林公园、武邑红梨种植基地、景县城郊森林公园等多个万亩林业示范园区。

  ——县城村庄绿化实现了生态宜居。大力推进县城环城300米宽以上的生态防护林带建设,结合各县特点打造郊野森林公园。村庄绿化按照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的标准,结合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生态扶贫工程,开展环村林建设及住宅庭院、道路街巷、河渠坑塘、广场游园等绿化美化工程,打造美丽森林乡村。

  此外,衡水市大力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在对人民公园、青年公园、怡水公园、滏阳河带状公园等市区公园改造提升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宝云公园、滏东公园、冀新公园、康泰游园、恒丰游园等10余处公园游园建设,让绿色成为衡水大地最美的底色。目前,市区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63.1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6平方米。

关键词:生态宜居,美丽湖城,衡水责任编辑:胡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