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衡水要闻

衡水市大步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

来源: 衡水日报  作者:李国涛 张峰
2019-10-11 09:55:00
分享:

农业稳定增长 农民持续增收

  一组数据让人振奋: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49年仅1.8亿元,2018年大幅增长至377.3亿元;1975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有53元,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2493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到家庭联产承包制,再到乡村振兴战略,衡水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村经济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农民正快步向全面小康迈进。”市统计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取得巨大进步。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至377.3亿元,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从1.5亿元、0.01亿元、0.2亿元、0.002亿元增长到234.5亿元、10亿元、102.9亿元、1亿元。从各行业产值占比看,农林牧渔业结构不断优化,194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高达83.9%,林、牧、渔业比重分别只有0.5%、8.4%、0.1%。经过70年的发展,农业内部实现了由“以种植业为主、以粮为纲”的高度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全面协调发展”的立体式复合型结构转变。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下降至62.2%,林、牧、渔业比重分别提高至2.7%、27.3%、0.3%。

  粮食生产取得巨大发展,成为全国和全省粮食主产区。全市建立了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粮食生产快速发展。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413.9万吨,是1949年的9.3倍,年均增长3.3%。2018年全市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1853.6斤,是1949年的5.1倍,1994年以来始终保持全省第1位。粮食单产同步大幅提高,从1949年的每亩78.4斤提高到2018年的776.4斤,实现了从中低产田向中高产田的跨越。油料生产得到突破性发展,2018年全市油料产量9.2万吨,是1949年的2.8倍,年均增长1.5%;棉花生产布局得到合理调整,2018年棉花产量5.2万吨,是1949年的6.5倍,年均增长2.8%。

  蔬菜产业不断提档升级。全市瞄准京津市场,立足蔬菜生产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积极发展高端设施蔬菜、有机蔬菜,实现了特色蔬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和全产业链发展,全面提升了蔬菜产业竞争力。2018年全市蔬菜产量288.3万吨,是1967年的7.2倍,年均增长4.0%。其中设施蔬菜产量109万吨,是1998年的1.8倍,年均增长3.1%。

  畜牧业生产显著提高。全市按照“稳猪禽、强奶业、扩牛羊、培特色”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畜产品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主要畜禽产品产量稳步增长。2018年全市猪、羊存栏量达到119.8万头、70.7万只,分别是1949年的5.5倍、12倍,年均增长2.5%、3.7%。全市肉类总产量从1949年的不足300吨增加到2018年的29.7万吨。

  林果产业实现大力发展。近年来,全市加快建设优势果品产业带,突出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加快建设布局合理、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优势果品基地。2018年全市水果产量达到136.3万吨,是1949年的194倍,年均增长7.9%。围绕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全市实施“绿色崛起、生态振兴”战略,以深化提升“一人一亩林”绿化生态工程为目标,扎实做好造林绿化、现代林业产业建设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等工作,实现全市林业平稳较快发展。2017年末全市实有林地面积达到43.2万亩,是1949年的31.5倍,年均增长5.2%。

  生产条件持续改善,产业化经营大幅跃升。衡水市始终把“三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和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巨大飞跃,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2018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718万亩,是1949年的118倍,年均增长7.2%;机电井从1951年的1眼增加到2018年的7.1万眼。全市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提升,生产效率不断提高,2018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825.8万千瓦,是1957年的1376倍,年均增长12.6%;大中型拖拉机36429台,是1949年的5204倍,年均增长13.2%;机耕面积从1957年的104万亩提高到2018年的835.2万亩。到2018年全市农村用电量已达331126万千瓦时,是1962年的4357倍,年均增长16.1%。

  全市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衡水市通过抓产业促调整、抓龙头强加工、抓基地提品质、抓区域布局扩产业、抓合作组织强链条等措施,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大幅跃升。2018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到578.4亿元,是2000年的17倍,年均增长17.1%;农业产业化经营率69.4%,比2000年提高43个百分点,在全省各设区市中的位次由2010年的第11位跃居到第3位。全市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加快,龙头经营组织个数由2000年的51个发展到2018年的184个,年均增长7.4%。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效益不断扩大,2018年全市种植业销售产值89.3亿元,是2000年的5.8倍;养殖业销售产值37.8亿元,是2000年的7.4倍;基地联系农户达到43万户,是2000年的1.8倍,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实现户均纯收入19170元,是2000年的6.1倍。

  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农民完成了从单纯的劳动者向生产者经营者的角色转换,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农民的生活水平开始明显提高。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全市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农民的生活进一步改善,农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随着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民家庭正在逐步走向现代化。据全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彩色电视机、摩托车电瓶车、小汽车从1987年的2.4台、0.7辆、0.1辆分别增长到2016年的116.3台、136.5辆、36辆。其它诸如空调、冰箱、电脑、手机等高档耐用物品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截至到2016年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分别拥有79.6台、91.2台、46.8台、218.2部。

关键词:衡水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责任编辑:胡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