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市水利系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治水兴水管水齐发力,扎实开展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河湖长制、防汛抗旱责任落实,持续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重点水利项目稳步推进。去年,我市着力加强民生水利建设,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投资4.3亿元,改善地表水灌溉面积3.28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9万亩,农村生活用水置换受益人口47.59万人,新增地下水压采能力1825万立方米;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成投资4693万元,农村饮水安全进一步提升。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基本完工,2018年度消纳江水1.3亿立方米,关停城市自备井507眼。杨庄闸拆除重建工程全部完工,引黄入冀补淀输水线路正式通水。小西河衡水高新区段治理工程全部完工,防洪能力大大提升。
水环境水质量持续改善。全市统筹实施生态治理,扎实推进主城区水系生态修复工程,对市区班曹店排干、胡堂排干、闸西干渠、迎宾河四条河渠进行综合整治,目前先期开工的胡堂排干试验段河道清淤及岸坡修复工程已完工,工程效果初步显现。大力实施引蓄水和生态补水,去年全市引蓄水总量达到8.6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全力做好滹沱河生态补水试点,河道沿线水环境明显改善。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我市不断强化三条红线管理,严格“三条红线”指标控制,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指标,年取水量10万立方米以上非农纳税人全部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开展入河排污口摸底调查,全市102个排污口实现台账管控。建立城市节水统计和节水财政投入制度,出台计划用水管理实施细则,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全面提升。我市完善了党政领导、部门领导、技术人员“三位一体”防汛责任体系,修订完善了《衡水市防汛预案》《衡水市献县泛区运用预案》,建立了机动抢险队18支、1400人,群众性抢险队伍96支、105710人,市本级防汛物资储备额达到900.3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全社会投入抗旱资金1.57亿元,浇地442.61千公顷,为全年粮食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去年,全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安排部署,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明确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总河湖长,以及9名市级河长、191名县级河长、820名乡级河长和3175名村级河长、3811名村级保洁员,并开展了河湖清理行动和潴龙河河道清理专项行动,共清理垃圾179万立方米,整治排污口125处,拆除涉河违障172处,河湖水环境进一步改善。扎实推进农业水价改革,成立了12个县级协会、92个乡级用水户协会和2174个村级用水户协会,去年年新增农业水价改革面积51.87万亩,累计收取水费530万元,发放奖补资金54.42万元,圆满完成了年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