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本网原创

留住乡村振兴的“根”与“魂”

来源: 衡水日报  作者:严平
2018-07-26 08:49:43
分享:

  最近,河北省公布了82个创建类和培育类的特色小镇,为美丽乡村建设树立了一批崭新的样板,我市8个小镇榜上有名,分别是:武强周窝音乐小镇、枣强玫瑰小镇、景县物流装备小镇、滨湖新区闾里古镇、饶阳乐活小镇、景县董子文化小镇、安平丝网小镇、武邑雕刻小镇。这8个初见端倪各具特色的小镇,有的以传统或新兴产业为肇始,有的以历史名人作发端,有的选珍奇花卉巧铺陈,有的扬古风古韵成气候,无一不挟带着旭日东升般的蓬勃,占据了特色小镇建设的风气之先,也装点了衡水大地乡村振兴的生命气象。

  推动乡村振兴,事关国计民生,关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然而,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引领着城市化进程一日千里,乡村却被围上了钢筋混凝土的藩篱,年轻精英人才过江之鲫般地涌向城市,“空心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一类的凋敝,成为人们不愿看到的无奈。城市中物质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而反观乡村里却是日渐贫瘠,城乡差别在有意无意中渐行渐远。这种鲜明的反差,一方面是因为乡村文化设施的匮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量的“乡愁”一类的文化资源没能被激活和转化所致。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言:“泥土是乡人的生命。”诚哉斯言。一句“土生土长”的俚语,道出了我们一路走来的“根”,所以说广袤的乡村是我们的家园,那里积淀着千百年的渔猎农耕文化,浓缩了中华文明的变迁历史,也融进了一代代后人的生命基因里。“乡愁”对于每一个走出家乡的人来说,是绵延一生的温馨记忆,村头的大槐树,梦里依稀的老宅瓦屋,泪水打湿的童年和轻狂无羁的少年,微风中母亲飘散的白发,田野上父亲佝偻的身影。乡愁在,人生尚有来处;记忆在,乡情仍有归宿。这些由乡土、乡情、乡愁凝聚的文化力量,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只有留住了“根”和“魂”,我们的心灵深处才会涌现出源源不竭的强大文化自信,走好人生和事业的每一步。

  着眼于乡村振兴的时代重任,首先要“借东风”,这个“东风”,就是党中央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用好政策加大投入推动乡村文化脱贫,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逐步升级,结合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兴文化消费形式,因地制宜地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丰富乡村地区文化设施,让一向寂寞冷落的乡村文化生活迅速改观,继而迸发新的生机活力。随着旅游热的兴起,乡村旅游的文化附加值提升,文化发展的经济附加值凸显,成为乡村振兴的大好机遇,要利用乡村良好的生态人文环境和各历史文化内涵,以文旅融合为契机提振乡村文化经济增长点,促进乡村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坦途。

  其次,要用创意激活“原汁原味”的文化遗存,让沉睡的文化资源成为引领发展的文化资本,让乡村振兴既有“面子”也有“里子”。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融合,离不开有滋有味的乡人生活,乡规民约、乡风民俗、家规家训、民俗技艺等,都是乡土环境孕育的民间瑰宝,建设美丽村镇,既要做好乡村文物遗迹等实体建筑的保护,更要激活和唤醒乡风乡俗等文化遗存使之发扬光大,让乡村里传承了千百年的“根”和“魂”,一如既往地保有时间的色彩和人情的温度,为乡村振兴加油助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责任编辑:张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