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回顾

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
“京津冀协同发展·衡水这十年”第十一场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卢婉凤 张正阳 
2024-03-22 14:49:13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卢婉凤 张正阳)3月19日上午,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衡水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衡水市冀州区政府副区长王顺华和衡水滨湖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文松就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陈丽琳主持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陈丽琳: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第十一场“京津冀协同发展·衡水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本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到了衡水市冀州区政府副区长王顺华同志和衡水滨湖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文松同志,他们将就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衡水日报、衡水晚报、衡水新闻网、衡水电台、衡水电视台、衡水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等市直媒体;衡水发布、衡水微讯等市政新媒体;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及河北工人报、河北法制报、河北新闻网、河工新闻网、河北共产党员网、中国经济网、网易衡水等驻衡在衡媒体;冀州区、滨湖新区融媒体中心等县级媒体。

  衡水市冀州区政府副区长王顺华: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我是衡水市冀州区政府副区长王顺华,今天由我进行新闻发布,我发布的内容主要围绕对接北京新发地,大力发展果蔬产业方面。

  2018年,我区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了“搞农业要围绕市场转”,尤其是高端市场、大市场,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农民群众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9年,我区依托距离北京较近以及本身就是农业大县的资源优势,将新发地市场明确为我们的主要合作方向,由区委书记、区长、分管农业的副区长等区级领导带队,带领农业农村局局长和乡镇干部、种植大户等赴北京新发地市场进行了多次考察对接,在对接新发地方面,我区走在了全市甚至可以说全省前列。

  通过多次对接,我区与新发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2021年6月23日-24日,新发地集团张玉玺董事长带领10余位单品大王来我区考察指导,并参加了在我区召开的“全市与新发地合作现场观摩会议”,明确了建设重点项目和发展果蔬种植基地齐头并进的发展思路,将双方的合作提升到了一个新层面。同年10月21日,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确定建设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智慧物流园暨城市安全保供仓项目。

  下面,我着重介绍一下截至目前,我们和北京新发地达成的几个大的合作成果。

   第一个就是我们的重点项目,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北京新发地衡水农副产品智慧物流园暨城市安全保供仓。

  首先介绍一下项目的建设背景,国家层面,主要是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提出的“两区、五新”重要要求。从省级层面,省委书记倪岳峰在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中提出“借鉴寿光经验,在衡水、沧州等有条件的地方,集中连片规划布局一批示范园区、产业基地、集散中心,发展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做大做强蔬菜等优势产业,带动绿色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视察衡水时提出“瞄准京津消费需求,做大做强河北净菜品牌,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健全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加强与大型商超、批发市场对接合作,打造环京津精品蔬菜供应基地”。从市级层面,按照衡水市“1+1+30”高品质果蔬产业发展布局,我区坚持把发展果蔬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以建设“衡沧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重要节点为目标,高标准建设“1+4”现代果蔬示范区,引入智慧高效农业种植、净菜加工、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电商基地等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成“冀中南地区优质果蔬生产供应基地”。

  下面介绍一下项目的主要内容:该项目由北京新发地企业管理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6亿元,占地420亩,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规划建设“批发交易区、仓储加工区、电商服务区、冷链物流区、商户生活配套区”等五大功能版块,重点建设农副产品交易、精品果蔬交易、精深加工、中央厨房、净菜加工、冷链仓储物流、总部基地、电商服务、新发地大酒店等设施,着力打造集“育、种、储、加、运、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智慧农业园区。目前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预计7月底前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具备4万吨冷冻冷藏、1.5万吨生鲜蔬菜储存能力,年交易量达到120万吨,年交易额30亿元以上,成为“服务京津冀地区的区域性批发市场”“新发地全国农副产品流通体系重要示范市场”。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构建“四大体系”实现了“三项赋能”。

  “四大体系”:一是构建两头在外、点对点、线上线下产销直配体系。通过上控资源、下控渠道,建立集商品管理、订单管理、供应商协同、仓储管理、客户关系、数据管理等系统功能于一身的交易平台,辅以第三方物流,建设辐射京津冀标准化、智能化、专业化配送的农产品流通物流网络。

  二是构建生鲜电商基地及前置仓管理运营中心体系。通过引入国内大型电商、中小型农产品电商和生鲜电商运营团队,设立多功能、可变形、机械化、智能化水平高的分拣、理货中心,打造服务大型企业和商超的新零售共生价值链,满足新零售、新业态农产品“前置仓”需要。

  三是构建中转集配+无人仓+分区全温控智能化物流体系。建设“无人仓”,研发使用集“订单管理系统、自动化智能分拣系统、全程冷链监控系统、物流运输管理系统、车辆定位系统、仓库智能化管理系统”为一体的综合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分区智能化温控控制、中转集配、仓储流通等功能,打造智能化物流体系,降低人工成本和日常损耗,保障农产品品质。

  四是构建智能化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严格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引入国际一流的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利用智能化管理软件,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进行远程监控,建立农产品从基地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三项赋能”:一是品牌赋能。借助“北京新发地”市场效应,以衡水(冀州)农副产品智慧物流园项目为核心,全方位整合衡水及周边地区农产品资源,化零为整,提高品质,打响“冀”字号农产品品牌。

  二是产业赋能。依托“北京新发地果蔬大王、百强商户”和入驻衡水(冀州)农副产品智慧物流园的企业、商户,利用市场之手,吸引智慧农业、净菜加工、精深加工等产业化项目落户衡水,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推动衡水市果蔬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三是园区赋能。通过建设衡水(冀州)农副产品智慧物流园,能够带动全市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进一步扩大果蔬种植规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农业增收富民,达到“建设一个市场、搞活一方经济、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农民”的目的。

  第二个就是我们与新发地合作建设的第一个种植基地--西王镇东罗口果蔬种植基地。

  该基地集种植、养殖、加工仓储于一体,现有蔬菜大棚30座、占地30亩的养猪场一座、蔬菜分拣中心一座、600吨冷库两个。主要有三大特点。

  一是发展模式“新”。由村党支部引领,按照“股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与新发地客商共同成立衡水市京罗蔬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合作社实行村集体统一管理,新发地种植大王提供技术、资金、育种和市场渠道等前端支持和后端市场,合作社提供土地、人力、种植等中端管理,目前共流转土地2000余亩,社员既可以拿土地流转金,又根据种植收益拿到分红,实现共同投资、捆绑经营。合作社常年提供岗位200余个,月工资2000-3000元,进一步推动集体增收、促进农民致富。

  二是种植品类“广”。坚持多品种种植与分地块种植相结合。一方面推行露天种植,一茬变多茬,成倍叠加增收益。根据大棚分期建设规划,在大棚预留地先行种植露天蔬菜,自2021年3月份以来,先后与北京新发地生菜大王、西葫芦大王、红薯大王合作,接茬种植圆生菜、西葫芦、红薯、鲜食玉米、花生等,实现亩产效益5000-15000元。另一方面建设设施农业,通过科技提效益,大幅提升产出率。建设温室大棚30个,先后种植精品西瓜L600、甜瓜、黄桃等,亩效益在1万元左右;与茄子大王合作种植黑长茄,亩产4万斤左右。2023年探索种植新品种,分离2个温室大棚种植荷兰瓜、草莓等,亩产效益达到2万元。

  三是产品标准“高”。在规模种植的基础上,着力培育绿色高质高效农产品,从品牌建设入手,注册了“东罗口”牌商标,红薯、茄子通过绿色产品认证,聘请山东寿光技术专家常年驻地指导,浇水施肥、整枝打叶、结果采摘等环节都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依托新发地销售渠道,几个小时就能进北京超市、上市民餐桌。

  第三个就是我们打造的新发地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022年初,我区聚焦全市“1+1+30”产业布局,突出“高质量”主题,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果蔬产业为核心,以进一步扩大与北京新发地的合作规模为目标,坚持“种植标准化、监管智慧化、管理组织化、营销品牌化、服务融合化”思路,高水平建设“新发地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示范带动全区与新发地开展全面合作,打造全国“企业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示范区建设启动以来,主要引进了4个重点项目,设施果蔬面积达到3000亩以上,全部严格按照新发地标准种植,各类果蔬成熟后直供北京市场。一是新发地助力乡村振兴冀州示范基地项目:该项目由新发地茄子大王李军牵头建设,是新发地集团成立新型种植联盟、实施种植基地拓展战略后,落地最早、规模最大的示范性种植基地。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895亩,以建设种植型、智慧型、高标准、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园区为目标,主要种植蓝莓、番茄和茄子,规划建设数字化智能玻璃联栋温室2座、日光温室139座、卷帘大棚42座,项目采用“产地市场+企业+农户”模式,依托其强大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和成熟的单品种植经验,打造成为京津冀最大的蓝莓生产基地,同时,使本地生产的长茄、蓝莓等果蔬能够直达北京人民餐桌,实现产地直达市场,精简中间环节,并带动周边群众通过“租金+工资”等方式提高收益。该项目将在6月份竣工投产,预计年产果蔬1200万斤,提供就业岗位350个。二是寿光恒蔬无疆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总投资0.9亿元。占地面积约480亩,规划新建各类大棚40栋。园区采用“龙头企业+专业运营+金融+农户”模式,坚持“种植标准化、监管智慧化、管理组织化、营销品牌化、服务融合化”,实现“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园区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检测、统一品牌包装、统一产品销售”,示范园内以种植番茄、彩椒、甜瓜等果蔬为主,预计年产600万斤。三是千喜鹤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128亩,规划建设柔性日光温室22栋、薄膜连栋温室大棚2栋、保鲜仓储1栋。项目将于6月份竣工投产,预计年产番茄130万斤,直接带动就业200余人。四是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芯(衡水)生态智慧农场”项目。总投资1.1亿元,占地766亩,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建设全新的智慧设施农业园区,打造集现代农业种植、农业科技研发、农技培训和中小学生劳动实践于一体的智慧农业示范园区,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前期,预计6月份开工,年内竣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生产高品质蔬菜2500吨,销售收入2000万元,实现利润500万元,带农增收6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200多人。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在新发地物流园和新发地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带动下,全区已与茄子大王李军、萝卜大王张彬、玉米大王李忠月、红薯大王欧阳才彬、生菜大王秦华磊、西葫大王孔令江、食用菌大王张纪伟等7位单品大王合作种植各类果蔬3万余亩,带动全区果蔬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实现了农民群众“种着菜、带着娃、挣着钱、顾着家”的美好愿望,助力冀州区乡村全面振兴。

  衡水滨湖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文松:

  尊敬的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千年儒乡传文脉,一湖灵秀醉九州。今天我们相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衡水这十年”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衡水滨湖新区向莅临活动现场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界朋友,表示诚挚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衡水湖保护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十年来,滨湖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后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全国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

  十年来,被誉为东亚蓝宝石、京南第一湖、京津冀最美湿地的衡水湖更加熠熠生辉。滨湖新区成为省级京津产业转移服务业重点承接平台,重点承接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医疗康养、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城市会客厅。

  十年来,以衡水湖建设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验感悟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区、新型旅游业态的试验探索区”为目标,坚持打好“生态、研学、冀文化”三张牌,创建衡水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助推“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旅游新风尚。

  一、保护与发展取得新成效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走过了系统保护、科学治理、绿色发展的历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这里形成了生动实践。

  (一)创新立法指引,规划引领建设。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出台《衡水湖水质保护条例》《衡水湖保护和治理条例》让保护有法可依。编制《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让保护有规可循。

  (二)坚持内防输入,跨区域引调水。通过“堵、拆、清、挪、搬”等手段,大力清除外围输入性污染。实施跨流域调水,维持湿地生态水位稳定,十年间,共计引水逾7亿立方米,平均水位由19.48米上升至20.63米。

  (三)立足生态治理,改善水体环境。采取生态清淤、生态浮岛建设、水生植物种植、挺水植物平衡收割等措施,综合治理内源性污染,生态清淤22.5万立方米,建设生态浮岛6万平方米,种植水生植物14.5万平。通过持续多年的治理与恢复,衡水湖生态质量显著提升,2018年起,衡水湖水质稳定在Ⅲ类水标准。

  (四)密切协同专家,营造丰富生境。与环科院、中国科学院、天津市环渤海地球关键带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以及衡水学院共同签署了《京津冀湿地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世界青头潜鸭专家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等密切沟通,全方位保护衡水湖生物多样性。已观测到鸟类数量由2012年的303种增至334种,植物数量由382种增至594种,鱼类数量由34种增至45种,昆虫数量由416种增至757种,衡水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衡水湖被列为“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重要栖息地”,被国家林草局授予“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入选了全国自然教育基地,被确定为全国第二个、全省首个“人与生物圈自然教育基地试点”。

  (五)加强国际合作,汲取先进经验。启动了中德财政合作衡水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引进了可持续发展教育、近自然的湖滨带修复、建立季节性核心区等先进理念,并被项目评估组誉为“近三十年中德财政合作项目中实施内容最全面、取得成效最显著的项目”,大大提升了衡水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衡水湖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进行展示,荣登《中西建交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以“国家名片”登上国际舞台,荣获2021年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自然守护类别十大提名。

  二、构建绿色旅游发展格局

  利用“双金赛事”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道串联衡水湖生态科普体验区、冀州古城历史文化区、闾里古镇研学区、园博园游乐区四大板块。创建衡水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对衡水湖原有景区景点进行高度整合和系统化提升,景区面积拓展至26.4平方公里,促使景区框架的进一步延伸。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释放出的市场红利和交通区位优势。一方面打造以衡水湖湿地为龙头的生态游,以冀文化为内核的文化游,以园博园为重点的休闲游,形成了周末精品旅游路线10条,全力打造京津周末休闲旅游目的地。另一方面发掘研学资源,扎实推进研学旅游,精心打造研学旅游优质产品和目的地,促进研学、教育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为京津亲子微度假客群提供有力支撑。十年来,研学游客突破300万人次,京津游客占比70%。

  三、形成京津冀绿色旅游新体系

  聚焦京津客群特点,致力于“旅游+”和“+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了“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低空旅游、智慧旅游、休闲旅游、夜间旅游、康养旅游”十大主题的多元产品供给业态。

  2020年一次性完成399艘船只的整合重组工作,优化船只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以实施中德财政合作衡水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为依托,建设了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自然教育探秘岛——梅花岛。衡水历史文化馆和衡水湖湿地生态研学馆融合升级为国内首个研学馆。樱花岛观鸟胜地已见成效,探索“鸟资源”变成“鸟经济”迈出坚实步伐,连续举办多场高水平观鸟赛。衡水湖马拉松赛完美蝶变,全国最快、最平坦、最易PB的衡水湖国际马拉松“双金”赛事品牌,已成为衡水这个城市最亮眼的品牌之一。建成51公里的景观大道、40公里的环湖慢行体系,五大公园,六大展馆全年免费开放。

  积极利用科技手段赋能绿色旅游发展,与北京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了“一目了然、一扫便知、颜值有料、灵魂有趣”的自然教育解说系统。利用智慧景区建设了生态云游、智慧研学、数字研学AR文创产品体系。现在您就可以拿出手机,登陆衡水湖旅游景区小程序,24小时云上观鸟,云游衡水湖。

  四、以研学作为协同发展新引擎

  为精准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效破解衡水湖发展瓶颈,我区闾里古镇·孙敬学堂2014年起先行先试,先后与南开大学、天津泰达航母主题公园等合作研发了300多门传统文化研学课程。孙敬学堂童蒙艺术团先后登上魅力中国城、天津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舞台。

  2014年京津冀旅游发展合作联盟“衡水湖号”系列旅游千人首发团顺利开启,2021年开行京津衡首个研学旅游专列,吹响了向京津市场进军的号角。2024年春节期间,京津游客乘火车来研学,享受衡水湖灯展门票和研学产品半价优惠。

  举办河北省首届研学旅游大会,统筹衡水自然生态研学、德育和素质教育研学、科普实践研学、历史文化研学等全市研学资源,系统展示衡水研学资源的独特魅力。举办全省首个行进式传统文化研学体验活动——少年风华·我是孙敬,开创“研学+夜游”的夜经济发展新模式。发布了河北省首个地方研学旅游产品规范标准《研学旅游产品质量规范》。省文旅厅、省教育厅、共青团河北省委、省妇联联合发布了河北省首个研学旅游倡议书。推介了河北省十大研学旅游经典线路。成立了全国研学市场营销联盟,启动了“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莘莘学子游河北”暑期联合推广活动。衡水市人民政府与世界研学旅游组织、衡水湖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海亮集团、中科万祥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涵盖研学旅游的规划设计、产品提升、品牌运营、人才培养等全要素。大会结束后,京津冀鲁豫以及江浙地区多地研学机构前来洽谈对接,形成广泛朋友圈。与226家教培机构、旅行社对接合作,形成有效的协作互动,加快衡水研学体系与全国市场打通。

  2024年是衡水湖生态文化价值高质量转化之年,创建衡水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决胜之年,衡水湖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奋进之年,衡水湖休闲度假旅游品牌形象树立之年。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实现“五个再升级”基础设施再升级,产品业态再升级,优质服务再升级,品牌竞争力再升级,旅游辐射力再升级。把传统存量资源做强做优做大、新型增量做特做亮做旺,潜力增量做长做深做细,提升衡水湖文化和旅游产业现代化水平、综合竞争力,游客满意度,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滨湖力量。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陈丽琳:

  好,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大家如有提问,请举手示意,提问之前,请先通报一下自己所在媒体的名称。为让更多的媒体获得提问机会,请每次只提问一个问题。

  河北工人报:您认为冀州区与北京新发地取得这么多合作成果,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有什么诀窍?

  王顺华:一方面是“早”。我们早在2018年就从政府层面开始与新发地对接,这在整个衡水,甚至全省,都是比较早的。

  另一方面是“实”。几乎我们前期的每次对接,都是县级干部、农业农村部门干部、乡镇干部、种植大户齐上阵,从各个层面开展精准对接,不搞花架子,上来就说事,效率很高,效果很实。

  滨湖新区融媒体中心:创建衡水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来景区发生了很大变化请您介绍一下在旅游服务设施和市场环境方面的工作

  文松:滨湖新区实施东湖大道环境提升、环湖绿道建设提升等工程,开通衡水北站高铁站旅游直通车、环湖铛铛车,旅游交通便捷畅通。新建游客中心,对全域64处旅游厕所进行整改提升,新改建交通标识,完成5000余个标识标牌与服务设施,设置VR自然解说标识牌71处,设有旅游停车位3000个。建设滨湖新区旅游大数据平台,实现了一部手机游景区和一张地图管景区,旅游公共服务实现全面提升。

  旅游综合监管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组建“自然保护区+景区+城区”三区一体的综合执法队伍。形成了“12345政务服务热线+综合执法局+各旅游景点”的三级投诉处理体系。通过“景区文明引导员+保护区巡护员+新区网格员”构建全域文明旅游长效机制,典型做法入选国家文旅部第一批文明旅游宣传引导优秀案例。定期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活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水平,赢得良好服务口碑。

  河北广播电视台:您认为冀州区与新发地合作,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王顺华:主要有三点。一是提振了信心。通过对新发地市场的考察和达成的合作,让一部分种植大户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润,然后又通过一传十、十传百,提振了全区发展果蔬产业的信心。二是开阔了眼界。对于品牌、质量和市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明确了提高标准,打造精品的发展思路。三是提高了品质。通过与新发地单品大王的合作,逐步掌握了茄子、西葫芦、西瓜等先进的果蔬种植技术,产品品质得到明显提升,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衡水日报当前雄商高铁建设如火如荼,未来如何利用雄商高铁发展衡水湖旅游,有哪些措施?

  文松:衡水南站距离衡水湖旅游景区2公里,未来雄商高铁开通必将改变衡水湖乃至衡水市旅游发展格局,科学谋划有机串联用好高铁链尤为重要。我们将积极谋划设立北京衡水湖营销推广总部基地,倡导建立京雄商高铁沿线城市旅游市场营销联盟。制定价格优惠和奖励政策,共享亿级客源市场。努力打造衡水湖“京津冀旅游圈”中转站,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未来衡水湖将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推出更多跨区域、主题化的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文旅产品,以“高铁+文商旅”创新业态与创新推广方式,吸引国内外游客乘着高铁畅游京津冀。

  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陈丽琳:

  好的,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键词:衡水,新闻发布会责任编辑:卢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