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雅清和孩子们的故事,是从一瓶拧开瓶盖的矿泉水开启的。
那是一次体育考试,刘雅清发现自己忘带水,便让体委去办公桌拿。
这名孩子取来水还细心地拧开瓶盖才递了过来,这一小细节让刘雅清特别感动,她特意发了朋友圈抒发感慨。
孩子看到后深受鼓舞,语文成绩落后的他发誓,一定要学好语文。
“孩子们就是这么单纯,亲其师,信其道。喜欢你了,自然就爱屋及乌了。”
讲到这,微笑在刘雅清脸上蔓延开来。
看得出那是幸福的笑,也是骄傲的笑。
刘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把每个孩子都当作天使,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做到因材施教。
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不能以学习成绩论成败,每个孩子只是花期不同,这世上有很多晚发芽的种子,都在各自的领域,开出了花。”
她用爱心、耐心、责任心诠释为师之道。
刘雅清发自内心爱学生,也深受孩子们喜爱,学生眼中的她是既带着学又带着玩的那种老师。
九年级最后冲刺阶段,孩子们都比较累,常犯困,她就准备了糖果和辣木籽。
看着哪个学生困了,就给打哈欠的嘴里塞颗辣木籽。
谁表现好,塞一颗糖。
无论是甜是苦,孩子们都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语文是个积累的过程,为了大家共同提高,她让学生每天轮流在黑板上写一段好词句摘抄,然后大家一起抄下来,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她有针对性让她们多做阅读理解;对不爱阅读的学生,她建议学生改看电影或者吃饭时听书;对于好学生,她建议做数理化累了,用碎片时间背古诗文。
为了完成不让一个孩子落队的责任和使命,刘老师也有严厉的一面。
一个学生在平日积累摘抄时偷懒,稀稀拉拉只抄了200字,刘老师不吵不闹,让学生站在自己旁边数作文字数,数完后学生尴尬看着刘老师,自己乖乖重写,从此再不敢偷懒。
为了督促背诵,刘老师用下班时间给学生开“小灶”,开视频让学生用口罩挡住眼睛的方式抽查学生背诵。
对于书写潦草的学生,她自己花钱买字帖,送给学生,督促其用课余练习……
问尔二十载功业,操场教室网络。
她将友谊、情谊连接成纽带,一头是自己,一头是学生。
学生亲切地叫她“刘姐”,遭遇的困惑都会跟她诉说,甚至已经毕业的学生,在人生遇到挫折,仍会向她倾诉,寻求刘姐答疑解惑。
课上是老师,课下是知心姐姐,这才是师生关系最好的模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