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县召开全县人才工作会议。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尹志强)近年来,面对引才难、留才难困局,枣强县通过聚焦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柔性引进专家人才,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良好局面,有效缓解了县域人才工作困局。
以特色产业来“聚才”。作为河北省特色产业强县,枣强县拥有全国最大的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裘皮服装出口基地。近年来,该县坚持创新引领、人才支撑,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努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按照“成员高端化、学术专业化、作用权威化、形式多样化、活动常态化”原则,整合政府、企业、人才三方力量,组建了复合材料、大营毛皮、燃气设备、输送机械四大产业协会,聚集270余家企业3000余名研发技术人才,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00多名,其中博士研究生43名、硕士研究生25名、高级职称人才106名,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撑。
河北省多级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曾爱军正在与恒润集团副总裁宋鹏飞探讨产品设计方案。
以研发平台来“筑巢”。枣强县把培优做强承载平台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举措,相继出台了《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枣强县关于落实衡水产业人才政策十四条(试行)实施细则》等文件,县财政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鼓励企业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平台,为吸引专家人才提供了载体支撑。目前,全县共109家规上企业,省级研发平台24家、市级研发平台3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科技特派团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吸引创新创业高端人才300余名,培养专业技术人700余人。
枣强县依托复材研究院对技术人员开展培训。
以制度环境来“引凤”。枣强县不断完善引才聚智体制机制,落实住房安居、家属随迁、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在全县营造了培养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浓厚氛围。通过实施“枣强学子”回归行动,主动对接经济发达地区的枣强籍创业人员,大力宣传枣强的产业特色和发展优势,引导在外优秀人员返乡创业。截至目前,累计吸引1600余名人才返乡就业。对来枣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高层次人才,企业年销售收入首次达到2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的,由县财政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资金支持;对柔性引进的49名专家人才,一律打通管理服务绿色通道,创新人才工作举措,实行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弹性指导制度,享受与县内人才同等待遇,形成更加开放、更有效率的人才制度环境,提升政策引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