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梅胜
位于枣强经济开发区的河北省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生产车间,偌大的热塑性模压生产线上机器轰鸣,而工人却屈指可数,只有机械手臂左右翻飞。
河北省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内拉挤编织缠绕生产线。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文婧 摄
“一件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从原料到成品,仅需2分钟就可完成。这条生产线不仅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还具有质量轻、设计自由度高、可回收利用的特点。”技术工程师史有好说,这条生产线的投产,标志着枣强县复合材料产业由热固型向热塑型的转变。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这里只是一个缩影。在衡水,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型突破的企业正在“茁壮成长。”
走创新路,吃科技饭。衡水市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全市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大幅提升。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该市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今年以来全市享受政策户数由去年同期的345户增长到1039户,增长201.2%,扣除额由去年同期的8.03亿元提高到10.48亿元,增长30.5%。新增1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家,18家企业通过省单项冠军企业专家评审,新评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127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983家,新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62家。宝力工程橡胶有限公司成功创建今年河北省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该市出台《衡水产业人才政策十四条(试行)》,深化“衡水学子回归计划”,新引进博士或具有省级以上人才称号高层次人才98名,吸引高校毕业生来衡就业16147人,同比增长21.6%。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实施方案》,举办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河北·衡水)。
科技特派团为企业发展带来“及时雨”。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衡水市全面推行“揭榜挂帅”,16家“小巨人”企业与科技特派团签订任务书。举办科技成果直通车活动5场,发布先进科技成果27项。4个项目列入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5个项目列入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并强调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11月4日召开的衡水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经济强市、美丽衡水,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中独具魅力的版块,基本实现全国特色产业名城、京津冀科技创新支点城市、生态宜居美丽湖城和京南现代物流基地、京津冀绿色农产品基地的功能定位。
衡水航拍图。
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按照省委提出的“要努力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争先进位”要求,衡水市将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加强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持续深化与中科系合作,吸引北京更多创新资源、更多研发成果到衡水聚集转化,建设北方最具吸引力的科技成果试验转化基地。持续增加全社会研发投入,优化创新生态。实施领跑者计划、育龙工程,争创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标准“领跑者”。同时,提升开发区能级,经过5年努力,力争13家省级开发区营业收入实现翻番,营业收入超千亿园区达到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