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要闻

河北衡水:走进乡村看变化 村美民富产业兴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卢婉凤 
2022-08-15 09:17:44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卢婉凤)8月11日,由衡水市委网信办主办的“喜迎二十大 e起向未来”网络主题活动第二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举行。当天,由省市主流媒体、县级融媒以及自媒体代表组成的采访团走进武邑县和阜城县,深入网红打卡村的村街小巷看农村面貌变化,走进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看农业发展新变化,走进田间地头和寻常百姓家看农民幸福新生活。

武邑县韩庄镇贾史庄村一角。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卢婉凤 摄

  武邑县韩庄镇贾史庄村,经过秋雨洗刷后显得格外清新。村边池塘里,⼀碧⼀红的荷叶和荷花相互映衬,微风吹过,水波涟漪,别有一番韵味。

  “以前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村容村貌较差,后来拆除残垣断壁、整治坑塘,还修建了清怡园、观赏长城垛围墙、仿古凉亭和长廊,打造了民俗展览馆、美丽一条街……”说起近些年村子一点一滴的变化,武邑县韩庄镇贾史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晓泉如数家珍,幸福感油然而生。

贾史庄村村民直播销售农产品。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卢婉凤 摄

  为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贾史庄村除了种植观赏与经济价值并存的油菜花,还通过直播带货方式销售水果西红柿、鸡蛋等农产品,提高农民群众收入。2021年该村集体实现年收入10万余元,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可达30万元。此外,为培育好家风,弘扬社会正能量,贾史庄村持续开展重阳节“孝心饺子宴,浓浓敬老情”敬老爱老、十大好儿媳评选等活动,建立支持发展荣誉榜、好婆婆好儿媳好青年光荣榜等,着力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近年来,武邑县聚焦“三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武邑县农业资源丰富,人均“三亩地、一亩林”,是“全国产粮大县”,去年产粮6.94亿斤,年产蔬菜7亿斤、果品1亿斤,生猪存栏16万头、肉奶牛存栏7.5万头。该县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积极推进不同类型村集体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培育出京东跑步鸡、麻酱西瓜、武罗缘无公害韭菜等一大批全国知名农业品牌,接连推出农业电商、农业物流、农业旅游等三产融合新业态。贾寺院村耕读文化小镇获评中央党校教学经济学教研部科研基地和市级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古早清凉文化生态园区入选2022年河北省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名单。

村民在富源梨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分装工作。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卢婉凤 摄

  当天下午,采访团走进阜城县阜城镇冯塔头村的田间地头感受农业发展新变化。采摘、挑选、称重、装框……眼下正是梨大量采收的季节,富源梨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作业。

  据了解,为做强致富产业,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冯塔头村村委会通过外出参观学习、邀请专家实地论证、召开村民代表座谈,决定把发展密植梨当作一项致富产业来抓,成立富源梨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入股、集体经营、统一管理、分户核算”的经营体制,全村109户以各自的承包地为股份入社,按股份份额分摊投入成本、分配经营收益,打造“千亩有机密植梨园”。此外,该村还充分发挥城郊村的地理优势,整合集体闲散土地200亩,发展园艺、花卉种植,每年为集体创收10万元。

冯塔头村德治公园。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卢婉凤 摄

冯塔头村村史馆一角。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卢婉凤 摄

  近年来,阜城镇冯塔头村聚焦“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目标,大力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人居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建设、法治乡村建设等系列行动,助推乡村振兴开启新局,在“山水田园小镇”的实践中谱写了乡村建设的生动画卷。

小学生参观阜城县蒋坊乡东伊村伊介夫文化广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卢婉凤 摄

  打造省级美丽乡村14个、县级美丽乡村50个,顺利通过省级“村庄清洁行动示范县”验收……2021年以来,阜城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规划、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农”的本质、“村”的风貌、“人”的参与、“居”的变化,全方位、全要素、全流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径,成为阜城县一张新的“靓丽名片”。

  乡风淳、乡村兴,文明乡风拂面,美丽乡村入画。近年来,衡水市着眼乡村振兴,加强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破立并举,推动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培育新型社会主义文明乡风。通过创新多种举措、开展多样活动,不断催生农村原生动力,使农村精神文明、村居面貌等焕然一新。

关键词:衡水,乡村振兴,农村新面貌,产业责任编辑: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