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衡水市第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产业振兴强市、结构调整富民,为开创衡水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一、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四届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三六八九”工作思路,着力推进“五个衡水”建设,全市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发生历史性新变化。
——党的政治建设持续加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省被评为“好”等次,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扎实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掀起新高潮,广大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立场更加鲜明,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动摇,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志,攻克贫困堡垒,各级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1.2亿元,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0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1.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户产业项目3重及以上覆盖率达86%,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00元。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可自动预警的防贫监测系统。71人和44个集体先后获得国家和省表彰,一批典型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年保持“好”的等次。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8%,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2”市域主导产业体系、“9+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62项,累计完成投资2017亿元,技改投资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招商之冬”系列活动掀起了项目建设的新热潮。建成衡水科技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协同创新平台,“千企转型”抓出了衡水特色。农业结构调整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两个三年行动深入实施,“果蔬进京”、“中化来衡”成效显著,粮食生产“十七连丰”,2020年总产87.3亿斤,创历史新高。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
——综合配套改革任务全面完成。狠抓“关键一招”,大胆先行先试,综合配套改革顺利通过省验收,26项改革措施地方首创,19项在国家和省处于先进位次,22项获得国家和省肯定推广,14项在国家和省督察评估中获得优秀评价,创造性推出县级健康扶贫、“九位一体”融资模式、融媒体中心县级全覆盖等改革做法,“一照通”、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局全覆盖等工作全国领先、全省率先,行政许可审批服务标准化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两项国家级试点顺利完成,一大批“微改革、微创新”举措惠及全市人民,营商环境位居全省前列。
——美丽湖城更加生态宜居。冀州撤市建区提升了主城区承载能力。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级绿色配送示范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园博园、奥体中心、野生动物园等填补了我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白。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洁净城市实现全覆盖,县城“两馆一中心”建设基本完成,特色小镇创建成果显著,乡村振兴示范区达到12个,城乡垃圾一体化清运和处理实现全覆盖。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铁腕治污,PM2.5浓度累计下降38.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稳定退出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后20名,10个国省考河湖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全面落实河湖长制,衡水湖、卫南运河故城段获批“河北省秀美河湖”,完成地下水压采任务8.6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3%。
——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连年超过80%,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稳居全省前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943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5031元。在全省率先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小学生放学接送难、上优质高中难等问题基本解决。一大批“入住难、办证难、征收难”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深入推进,在全国首创功能社区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在全省率先取消市域内转诊备案、市域外医院转诊手续,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基本实现“十个统一”管理。道路改造提升、“停车难”综合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深入实施,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实现全覆盖,农村贫困失能半失能人员集中供养做法全国推广。成功举办河北省首届园林博览会、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研讨会、国家博物馆“文华衡水——河北衡水文化展”、“飞天奖”和“星光奖”颁奖典礼等重大活动,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晋级“双金”赛事。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有声有色,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市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全民阅读工作获全国组织特别奖,文化产业呈现创新发展的良好势头。
——法治衡水平安衡水建设持续纵深推进。《衡水湖水质保护条例》等八部地方性法规颁布实施。六个重点领域清理规范抓出实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黑恶势力打击力度、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评价全省第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扎实开展,全市刑事、治安案件连续4年下降、打击质效连续4年上升。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乡镇综治中心、法治乡村实现全覆盖。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核进入全省A级(优秀)序列,群众信访突出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安全生产总体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逐年“双下降”。
——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得到加强。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突出,人大系统“6+1”联动监督、政协系统“三送一解一增一促”活动成效显著,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提升,爱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民族宗教工作不断加强,国防动员、双拥工作、军民融合、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深入推进。加强“七个好班子”建设,顺利完成市县乡机构改革、县乡换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实施“基层党建提升”行动,扎实推进“三基”建设年活动,集体经济空白村实现“清零”。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化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健全社情民意快速反应处置机制,实现本届市委任期内巡察全覆盖,以“零容忍”惩治腐败,形成了干事创业、担当进取的清风正气。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衡水与全国全省一道,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使命,夺取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经历了一次次大战大考,实现了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目标。成就的取得,靠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定向和省委的正确领导;靠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指引;靠的是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靠的是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靠的是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靠的是全市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此,我代表中共衡水市第四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衡部队、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中省直驻衡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衡水改革发展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短板,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不充分仍然是衡水最大的问题,产业振兴任重道远,人民群众还有许多急难愁盼的事情亟待解决,各领域风险隐患还需要有效防控、及时化解,生态环境治理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干部能力作风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新使命的要求,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体推进“三不”机制还不够完善,党的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等等。短板就是潜力,困难激扬斗志。我们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一个一个地攻城拔寨、攻坚克难,在持续不懈地补短板、强弱项、抓提升中,推动衡水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开创衡水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为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推进产业振兴强市、结构调整富民,努力打造诗意栖居的幸福之城。
——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的富强新衡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发展壮大,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经济总量在全省位次前移、占比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保持全省领先,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努力打造创新创业的活力新衡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南北创新轴”、“东西开放轴”初步形成,营商环境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创新有平台、创业有底气、创造有支撑成为衡水的城市内核,呈现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
——努力打造崇德向善的文明新衡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传统文化、特色文化、红色文化有效传承弘扬,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强市初步建成,“道德高地”品牌更加响亮。
——努力打造精致精细的善治新衡水。“精耕细作”理念贯穿党委政府工作全过程、各环节,管理服务更加贴心暖心,公平正义更加彰显,法治建设持久推进,群众生活更加舒心舒适,多元需求日益得到满足,急难愁盼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努力打造城乡隽秀的魅力新衡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成为普遍实践,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衡水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走在全省前列,绿色转型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努力打造安定安宁的平安新衡水。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工作更加牢固,社会信用体系基本建成,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和安全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全社会安定有序、风正心齐、充满活力。
三、坚定不移推进产业振兴,让衡水人民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幸福美好
产业项目是发展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源。产业振兴是衡水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产业振兴就没有衡水的腾飞,没有产业振兴就没有衡水的未来。我们要紧紧扭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坚持创新引领,聚焦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富民产业与创税产业共同发展、大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竞相迸放、一二三产互促融合,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发展局面。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深入推进产业链构建、工业设计提升、核心技术升级,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均突破1000亿元,食品及生物制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聚中心,基本实现工业互联网全覆盖。转型升级特色产业。培育一批产业链领航企业、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在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上实现突破,打造全国特色产业示范区。攻坚突破产业项目。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年年抓、月月抓、天天抓的工作。评价经济工作主要看项目建设,考核经济工作重点考核项目建设,形成“以项目建设论英雄”更为鲜明的导向。坚持在“高”上聚心,在“大”上聚力,在“优”上聚劲,使大项目、好项目少的状况得到明显改观。倾力推动科技创新。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布局“南北创新轴”,全面融入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京津冀科技创新重要支点城市。着力推进创新载体打造、创新主体壮大、协同创新示范、县域创新能力提升,优化创新生态,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加快产业创新步伐,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应用,着力引进高端创新团队,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共担重大科技项目。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政企研学金供需链接,推进招才引智,以事业、平台、待遇培养引进留住各类人才,为衡水发展留得青山、赢得未来。着力打造三大增长极。高质量规划建设雄安衡水协作区,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起步区出形象、出成果,拓展区建设条件相对成熟,特色化服务配套集聚区初步形成。高水平推进衡水高新区“二次创业”,构建“领军企业+创新平台+产业基地+产业基金”的集群发展模式,产业聚集度达到65%以上,营业收入力争突破1500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滨湖新区,打造高质量非首都功能疏解综合承接平台,努力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成生态公园新城、文化旅游湖城、活力宜居乐城。做优做强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是我们的自己人,服务民营经济是我们的分内事。坚定不移贯彻“两个毫不动摇”重大方针,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加强商协会建设,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引导传统企业“再创业”,弘扬企业家精神,培育一批引领衡水经济发展的领军企业,培养一支有开拓精神、前瞻眼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企业家队伍。深化“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持“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多支持、少干预,多帮扶、少添乱,以“店小二”意识服务企业发展,以“合伙人”意识支持企业家创业。
四、倾心聚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让衡水人民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中共享幸福美好
乡村振兴是大势所趋、民心所盼。我们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挖农业农村这个“富矿”,狠抓结构调整这个“核心”,统筹施策、持续推进稳粮食、调结构、减用水、促增收,开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局面。保障粮食安全。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种业创新,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储备安全保障能力,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5亿斤左右。深化“中化来衡”行动,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中心、粮食仓储设施和万亩粮食规模种植基地。优化种植结构。深化拓展农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成果,形成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布局和种植结构,深入推进“果蔬进京”,建设高端农产品市场、绿色农产品物流专线和特色果蔬单品生产基地,使衡水成为京津冀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推动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价值链,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村庄科学规划,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探索平原地区“空心村”治理有效途径。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水电路气讯暖厕等基础设施补缺和升级改造,切实保障农村燃气等各类设施安全,加快实现传统农村向美丽宜居乡村转变。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抓好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智力支持等政策衔接,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不让一户群众“掉队”。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程,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领域的全面振兴,建成一批在全省领先、全国有名的乡村振兴示范区,推动广大农村开启新生活、新奋斗。
五、持之以恒深化改革开放,让衡水人民在创新创业创造中共享幸福美好
衡水发展关键一招是改革开放,根本出路在改革开放。我们要着眼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改革开放上出大招、出实招、出硬招,持续释放红利、激发活力。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聚焦京津两大市场,发挥产业优势,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提升衡水产品、衡水服务的竞争力、影响力。充分发挥“两新一重”建设对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增后劲的关键作用,助推供给结构迭代升级。发挥区位优势,推进物流基地、公路站场等规划建设和升级改造,以衡水国际陆港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打造京南综合交通枢纽。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拓展省级综合配套改革成果,深化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营商环境、城乡融合、对外开放、生态文明、民生保障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打造综合改革升级版。推进改革惠企、改革惠民,加强顶层设计,树立需求导向,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哪里不满意就改哪里,哪里问题最多就重点改哪里,切实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推进市场化运营改革,提升发展能级,开发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升到50%以上,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高产田。锲而不舍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分类推进审批改革,巩固拓展“标准地+承诺制”和“一会三书一证”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坚持“抓发展必须从环境抓起,抓环境必须从作风抓起”,对企业和项目开展主动服务、及时服务、热情服务、精准服务、上门服务,深入治理“神经末梢”的微腐败,对损害衡水发展环境的人和事“零容忍”、坚决说不。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机遇,深入对接我省沿海经济带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协同,在创新转化、制造协作、服务拓展、文化交融、要素循环等领域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加快雄商高铁、石衡沧港城际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打造“东西开放轴”为统领,大力实施东出西联对外开放战略,深入对接“一带一路”,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支持外贸企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自主品牌,推动出口基地优化升级,办好一批专业性、国际性展会,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培育开放型经济新动能。
六、因地制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让衡水人民在宜居宜业的乐园中共享幸福美好
城市城镇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是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承载地。我们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以智能、绿色、创新为导向,优化城镇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和城镇能级,全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湖城,让人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舒心、更加美好。完善新型城镇体系。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施差异化国土空间政策,严格落实三条控制线,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推进武邑县、枣强县撤县设区,推动景县撤县设市,支持深州市、安平县、景县、故城县发展成为Ⅰ型小城市,支持武强县、饶阳县、阜城县加快县城建设,高水平打造重点镇,加快撤乡设镇、撤镇设街道进程,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生态宜居、承载力强、集约高效的现代城镇体系。建设独具湖城魅力的中心城市。坚定走湖城融合组团发展之路,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中心城市内涵式发展。加强城市风貌设计,突出“湖”的元素、“水”的灵韵、“绿”的底色和“大儒之乡”的文化基因,建设宜居宜业的特色城市。深入实施“多城同创”,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滏阳河文化带等重大工程建设,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提高数字化治理能力,推动城市建设管理由规模供给向品质供给转变。发挥桃城区“排头兵”作用,强化项目意识,高标准建设城市综合体,推动城市经济加快发展。加快冀州区向城区实质性转变,建设城乡融合、湖城一体、产业高端的现代化新城区。打造各具优势的县城和特色小镇。实施县城建设提质升级行动,因城施策推进品质提升,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深入推进县城“多城同创”,推动基础设施、基本功能、县城面貌、管理水平、市民素质大提升。发挥好乡镇联结城乡节点作用,加快打造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高质量特色小镇。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实施一批城乡融合发展示范项目,打造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基础设施建管一体化,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七、坚持不懈走好绿色发展之路,让衡水人民在天蓝地绿水秀中共享幸福美好
衡水自然淳朴、丽质天成。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厚植幸福美好新生活的生态本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深入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加强土壤环境监测、评估、预防和执法体系建设,集中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按照“节水优先、大力引水、以水定产、修复生态、分区施策”的思路,持续开展“节、引、调、补、蓄、管”六大行动,到2022年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到2023年实现县域节水型社会创建全覆盖。统筹推进衡水湖环境整治、生态补水、湿地修复、环湖绿化等工程,让衡水湖这颗璀璨明珠更加绚丽多彩。大力推进“九河”水系生态治理,全面构建多源互济、互联互通、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水网格局。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面推行林长制,力争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健全环境治理体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打造产业绿色转型先行区,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文化创意等加快发展,推进产业工艺技术装备绿色化、清洁化改造。制定全市碳达峰路线图、行动方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展系列创建活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强化全社会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共建美丽家园成为全市人民自觉行动。
八、守正创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让衡水人民在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共享幸福美好
幸福美好生活离不开文化滋养,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文化支撑。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勇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统筹推进人民群众物质上的富裕与精神上的富足。抓牢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理论扎根工程,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进”和学校“三进”工作,加强“四史”宣传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理论宣传阵地、新型智库、互联网安全建设,做大做强主流新闻媒体,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风险分析研判,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擦亮“道德高地”、“衡水好人”等品牌。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全社会树立新时代家庭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少年儿童培养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提高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开展“爱衡水、建家乡”活动,提升人民群众发展自信,激发建设幸福家园热情,让每一个衡水人都在建设幸福之城中发出光和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从试点地区向全市覆盖,抓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倡导乡风文明,破除陈规陋习。扎实开展系列创建活动,确保2023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促进文化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创产品开发等工程,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集群,扶持一批文化产业新业态,加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冀州古城遗址公园等建设,叫响“运河文化、古冀州文化、董子文化”三大品牌,挖掘好、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持续办好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发展航空、马术等运动,让衡水人民享受更加充足的文化产品供给,使衡水成为越品越有味道的地方。
九、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让衡水人民在多元需求日益充足的供给中共享幸福美好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理所当然地把民生改善作为“心中的工作”,先做雪中送炭的事,再做锦上添花的事,办好最紧迫的事情、保证最基本的需求、关注最弱势的群体、力争最广泛的受益。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的收入。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帮扶困难人员就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厚植发展沃土,优化创业就业环境,让人人都有尽展其才、梦想成真的发展机会,引导人民群众在奋斗中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优质高中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全域中学教育教学水平,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增强挖掘天赋、发挥特长、培养个性的教育供给,使衡水的孩子有多元化成才之路。推进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优化学科体系、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使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更好服务衡水发展、造福衡水人民。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健康的身心。加快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大力发展健康产业,让群众不为看病东奔西跑、不为看不起病发愁抱怨。增加文体基础设施供给,加强文体场馆应用,发展积极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培育高雅情趣、高尚情操、健壮体魄。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养老产业,打造医养结合养老示范区。让人民群众享有更贴心的服务。既要善于系统谋划整体性、全局性公共服务的民生“大事”,又要善于从群众的“求助声”、“抱怨声”甚至“骂声”中捕捉民生工作的着力点,注重抓好反映到各级各部门的群众个体身边的一件件具体民生“小事”,整合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着力构建从民意收集、交办、办理、督查到反馈的全链条工作机制,让群众的每一件身边“小事”都能第一时间有人听、有人管、办到位。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安全的环境。建立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健全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公共安全管理、社会矛盾调处体系,建强农村“五位一体”和社区“六位一体”组织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抗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衡水。
十、旗帜鲜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让衡水人民在凝心聚力、同心奋进中共享幸福美好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加强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汇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创幸福美好新生活的磅礴力量。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成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回答好忠诚之问、初心之问、担当之问、实干之问。加强青年工作,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让青年成为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创造者、生力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聚焦政治坚定、能力过硬、思想解放、求真务实、作风优良、团结和谐、清廉自守,持续加强“七个好班子”建设,使各级班子成为各项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健全选人用人机制,落实好干部标准,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坚持在基层一线和困难吃劲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把优秀年轻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加强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培养,打造一批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让担当进取、干事创业成为衡水的时代强音。做实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推进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提升换届后基层组织能力水平,持续整治软弱涣散基层组织,使基层组织成为团结带领群众开创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各条战线当标杆、做表率。保持正风肃纪反腐高压态势。坚持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落实党内谈话制度,构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全覆盖的监督体系,深化常态化政治性警示教育,加强政治巡察,毫不松懈纠治“四风”,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支持人大充分履行国家权力机关职能、政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优势和作用,持续深化宗教治理,加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念、公平观念、正义理念。落实党管武装、党委议军制度,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抓好“双拥共建”工作,深化军地资源共享和双向支撑拉动。
同志们,我们已经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站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起点。实现这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开创衡水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需要全市上下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让衡水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尺”,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一切工作的“指挥棒”,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紧紧围绕这个初心使命来展开。心中想着群众谋划工作,而不是机械履行职责,就会激发强烈的创造力;心中装着群众推动工作,而不是简单完成任务,就会焕发无穷的力量;心中惦着群众改善民生,而不是单纯照章办事,就会发现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不仅要努力让衡水人民富起来,更要通过各方面各领域工作的“精耕细作”,以细致精致极致的工匠精神,让衡水人民在社会治理、城乡管理、生态环境、平安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办事快捷、文化供给、贴心服务、作风转变中,在一点一滴、大事小情、一枝一叶中,感知实实在在的幸福、真真切切的美好,从心底里热爱这座有温度的幸福之城。
同志们,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走好新时代新征程的“赶考路”,答好让衡水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问卷,是初心所在、使命所系。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谱写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衡水篇章,衡水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