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频道 >

运河今朝媒体行⑦|故城县:文旅融合 激活千年运河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段维佳 
2021-06-11 16:32:59
分享:

  长城网记者 段维佳

  弯弯长河,悠悠故城。

  大运河自故城县建国镇辛堤村段入故城,至芦庄村段入德州,全长75.1公里,是大运河在县级境内纵贯最长的一段。

  京杭大运河流经故城县郑口镇时,出现一处长约2.5公里、接近180度的大拐弯,号称“运河第一湾”。

  “郑口镇这段河道地处大运河转弯处,水面宽度能达到120米左右,河道弯度达到90度,水深流急,历史上多次漫堤决口,给老百姓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于是当地村民就修建了挑水坝。”故城县文物局局长姜玉岭说。

  三号挑水坝的平面为菱形,迎水面为尖形,后尾插入堤中。

  现存郑口挑水坝共有6处,都是在明、清险工基础上重修的。“这6处挑水坝从南到北分布在大运河的左岸,主要是减缓大水的冲击力,由于洪水的冲击点、受力面各有不同,因此每个挑水坝修建的迎水面也不同。”姜玉岭说,新中国成立后挑水坝又进行了多次维修,但从未出现过决口,展示着劳动人民在治河防洪方面的伟大创举。

  2011年,郑口挑水坝作为河北省8处遗存之一入围京杭大运河申遗项目的申遗点,成为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故城县拥有郑口挑水坝、故城镇运河码头遗址、郑口镇运河码头遗址、建国镇运河码头遗址等4处水利航运遗存。当前,故城县全力做好文化资源梳理工作,古风古貌保存完整,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走进大运河历史文化风情街区,牌楼伫立,两侧建筑正在抓紧施工。据介绍,工程改造一期工程已经启动,以二道街为核心,恢复建设卫阳楼等历史建筑,还原古街古院、古渡口,建成具有明清风格的历史文化街区。

  董学园内,身着汉服的学生们正在聆听国学课程。

  穿汉服诵国学、插花,观赏汉琴演奏、汉服舞蹈,体验传统织布、雕版印刷……在房庄镇董学村的董子学村主题研学文化旅游园,丰富的体验活动让游客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董学村内开设的民宿。

  去年以来,故城县紧密结合所在地系汉代儒学大家董仲舒下帷讲学故地这一文化资源,深入挖掘董子文化、汉代文化,以研学教育为载体,打造集产业帮扶、村民福祉、教育培训为一体的文旅融合新模式。据了解,董子学村主题研学文化旅游园开园以来,已为全村提供就业岗位60个,创业岗位近百个,使当地老百姓实现增收,旅游富民初见成效。

  故城县把大运河文化元素和点位串联起来,实施“一带一路三城多点”战略布局,不断加快大运河百里景观带、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文化广场以及董子学村、以岭康养庄园等重点文旅项目的建设,全力打造全产业链旅游经济。

  “围绕大运河文旅产业带建设,推进各文化旅游景区、景点业态的扩容、升级、运营与融合,全链条打造、全业态推进。”故城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秦立堂表示,下一步,要持续提高董子学村、旅游集散中心、东大洼旅游区等文旅项目的运营水平,精心组织一系列文化旅游促消费活动,实现“文旅+”“消费+”有效衔接,重点推出“一日游”、“两日游”、“周末游”、“研学游”系列旅游产品,积极构建全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格局。

关键词:大运河,故城,文旅产业责任编辑:常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