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本网原创

衡水:守护一湖碧水 打造生态之城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梅胜 张千
2020-05-06 15:34:00
分享:

  长城网衡水讯(记者张梅胜 张千)五月的衡水湖,草长莺飞,绿意盎然;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鸟儿掠水而过,清脆的鸣叫声让湖面变得温柔热闹起来。沿环湖马拉松赛道望去,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两岸与碧波荡漾、鱼欢鸟鸣的湖面构成了一幅美妙、和谐的画面。

  衡水湖是衡水市的“生态名片”,是华北最大的城中湖,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享有“京津冀最美湿地”“京南第一湖”“东亚蓝宝石”等美誉。

美丽衡水湖。

  为了将这张“生态名片”擦得更亮、叫得更响,为了守护好衡水湖这“一湖碧水”,近年来,衡水市下大力搬迁了周边413家企业、作坊,拆除了60万平方米沿湖各类建筑;封堵了所有的入湖排污口;更换燃油船为电动或燃气动力船;一次性全部取缔了1.38万亩网箱、拦网,收割蒲草20万平方米、清除淤泥80万立方米;在环湖周边增加生态涵养林1万亩;实施引黄、引卫等跨流域调水工程,2019年先后3次为衡水湖引水,引黄净水量6738万立方米,湖区水位达到历史最高设计蓄水位21米;累计投资1.77亿元,实施富营养化与沼泽化生态调控、湖滨带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工程项目……

  前不久,衡水湖中唯一现存的湖心渔村顺民庄村进行了整体搬迁。“要让衡水湖的水更绿、天更蓝,老百姓从心里知道怎么回事了,大家伙都自愿签订了协议。” 衡水市顺民庄村民孙家通告诉记者。纳入搬迁计划的还有衡水湖周边32个村庄1.8万人,衡水举全市之力做好衡水湖保护与发展工作,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全域水环境质量和水资源承载力。

五一期间,衡水湖景区秩序井然。记者胡竞文 摄

  与此同时,衡水市推进依法行政,实现依法治水,先后颁布《河北省衡水湖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衡水湖水质保护条例》,让衡水湖保护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为加强衡水湖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今年在衡水湖原有禁渔期相关规定基础上,设立了全年禁航、禁捕、禁钓区域,并安装了禁航禁捕浮标。同时,加强科研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与衡水学院合作按时间节点定期开展鸟类资源、湿地植被、鱼类等水生生物监测。

衡水湖,鸟类的天堂。

  通过“一揽子”举措的持续发力,衡水湖水环境明显改善。水质由曾经的劣Ⅴ类提升到Ⅲ类,大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4600个/立方厘米,鸟类由保护区刚建立时的286种增加到323种。衡水湖真正成为衡水的绿肺、鸟类的天堂。

  每天到湖边散步已经成为家住绳头庄村的王先生的一个习惯。“以前这里到处都是渔网笼箱,而且还有一股晒鱼的鱼腥味。现在好了,出门就是风景,满眼都是绿色,我每天都忍不住过来走走,看看美景,大家都说现在的环境真是忒好了。”

美丽衡水湖。

  衡水,这座以水命名的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近年来,围绕打好碧水保卫战,衡水市以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为主线,坚持“好水”“差水”两头管控,突出重点流域、重点湖泊生态整治,统筹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构建横向全覆盖、纵向全贯通的水污染防治体系,推动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挖路面、铺设排污管道、砌筑模块井……近日,在衡水市区部分街道上,市区排水系统综合整治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今年以来,衡水市继续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重点抓好饮用水水源安全、城镇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业污水限期达标整治、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河流湖库流域综合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治七项重点工作,到年底10个国省考断面全部达到考核标准,力争消除劣Ⅴ类水体,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

衡水市区排水系统综合整治工程。

  在4月29日衡水市召开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项工作推进会议上,市委书记王景武表示,坚决打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衡水湖生态保护攻坚战。深入开展节水增效行动,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工业企业聚集,加快实施雨污分流工程,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深入推进引水蓄水行动,用足用好南水北调的长江水、黄河水和我省水库水源,全面启动全域农村江水置换工程。深入推进取水管控行动,加快关停城镇自备井和农灌井步伐,推进水价改革,激励节约用水。深入推进衡水湖保护行动,加快湖区村庄生态搬迁进度,抓紧启动衡水湖引水通道水质监测工作,统筹做好西湖蓄水、增殖放流、芦苇蒲草收割、生态清淤、植被种植等工作,确保衡水湖水质稳定达标、水生态安全。

  衡水始终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水为魂、以湖为核、湖城融合,举全市之力抓好生态文明发展,打造独具魅力的生态之城。

关键词:衡水,守护,碧水,打造,生态之城责任编辑:王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