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衡水讯(记者邢梅智 张千)12月20日上午,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就“2019年衡水市重点领域工作进展情况(下)”召开新闻发布会,衡水市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副调研员石占贤,衡水市科学技术局新闻发言人、副调研员李存友,衡水市人力和社会保障局调研员孙毅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衡水市委宣传部信志锋主持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衡水市委宣传部信志锋: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守住稳定、发展、生态三条底线,坚定走好创新引领、科技支撑、绿色发展之路,深入落实“一三五+”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八大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普惠民生、拼搏奋进,发展形成了稳中向好、增速领先、增比进位的良好态势。
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市政府重点项目、科技创新、稳定就业等领域的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一下工作进展情况。他们分别是衡水市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副调研员石占贤同志,衡水市科学技术局新闻发言人、副调研员李存友同志,衡水市人力和社会保障局调研员孙毅同志。
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衡水日报、衡水晚报、衡水新闻网、衡水电台、衡水电视台、衡水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等市直媒体;中国衡水(市政府门户网站)、衡水发布等市政新媒体;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及河北工人报、河北法制报、河北新闻网、河工新闻网、河北共产党员网;中国新闻社、中国经济网、中国网、网易衡水等驻衡在衡的媒体。
现在,先请市发展改革委石占贤同志进行发布。
衡水市发展和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副调研员石占贤:
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抓高质量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市投资和项目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现将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蹄疾步稳,项目建设亮出新成绩
(一)在建项目高速推进
全年安排省市重点开工在建项目135项,总投资881.4亿元,年计划投资275亿元。目前,完成投资376.24亿元,占年计划的136.8%,提前完成全年投资目标,计划开工项目开工率100%,27个项目实现投产或部分投产。其中,28项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0亿元,占年投资计划的145%;107项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6.4亿元,占年投资计划的133.5%。
(二)前期项目提前启动
全年安排省市重点前期项目102项,总投资1266亿元,目前有28项实现提前开工建设。其中,省重点前期项目提前启动5项(包括桃城区国际设施园艺示范园区、武邑锦尚高德高端润滑油智能化调和分装项目、武强和平铝业铝型材深加工项目、故城全利蒸镀膜包装材料项目、高新区以岭药业国际生物制剂项目);市重点前期项目提前启动23项(包括桃城区大数据创新小镇、武邑县河钢搬迁、饶阳县贵澳田园综合体、高新区中科钒钛新材料等)。
(三)谋划项目储备丰富
全市谋划储备库中,在库重大项目502项,总投资8656.5亿元。其中,今年新谋划重大项目227项,总投资2533.9亿元。按行业分类:战略新兴产业类97项,现代服务业类39项,传统产业升级类62项,农业产业化类18项,基础设施类11项,谋划项目的质量不断提高。
(四)“双基”项目加快实施
全年确定重点推进“双基”工程41项,总投资755.82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39.85亿元,今年完成投资17.84亿元。市区道路延伸、市区公园动物园、衡水中学扩建等7个项目竣工投用,哈院南部新院区、中石化衡水油库迁建、主城区水系生态修复等项目正在加快施工。
二、精准施策,项目建设拼出新速度
(一)强化“政策设计”,项目环境更加优化。一是强化“三个三”推进机制,持续增压鼓劲。3月、6月、10月组织集中开工3次,开工项目191项,总投资716.7亿元;3月、5月、11月组织杭州、北京投资说明会和第三届世界冀商大会,签约项目67项,总投资1316.5亿元;4月、8月组织两次项目集中观摩,观摩项目93项。二是完善重点项目领导帮扶机制,235项省市重点项目市县领导干部逐个包联,提供全程帮办服务,协调解决问题180余项。开展“送政策 办实事 抓落实 促发展”专项活动,组织市直经济部门成立13个工作组下县入企,走访企业和项目单位1149家,集中解决制约难题421个。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在衡水电视台开设“项目建设大巡礼”专栏,对市县领导干部和企业开展项目访谈,展示项目工作成效;在衡水日报开设“项目建设工作谈”专栏,县市区讲思路、谈举措,市直部门比服务、讲政策,全市上下增投入、上项目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比学赶超”氛围日益浓厚。
(二)突出“招引落地”,项目落实更加有效。一是建立招商项目清单管理制度,科学配置全市招商引资项目资源,推动项目招商与落地建设有序衔接。二是推行招引项目前期工作县市区全程帮办服务,成立帮办机构,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办结时间。三是积极探索项目审批制定改革,在全市省级以上园区试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制定投资、能耗、环保、亩均税收等出让指标,企业签订“承诺书”,变“项目等地”为“地选项目”;对“双基”项目试行“一会三书一证”改革,通过审批事项并联和聚合,积极解决立项、用地等环节事项多、时间长等问题,加快项目落地速度。
(三)聚力“提速增效”,项目质量更加优异。一是搭建全市重点项目信息管理平台。省市重点项目逐项目建立电子台账、电子地图,线上精准掌握项目投资、形象进度、手续跑办情况,全流程、实时监控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分派协调解决。二是实行周督月调制度。市、县领导干部每周深入项目现场督导,每月分组、分片对重点项目集中调度,围绕项目土地、资金、前期手续等问题,逐项协调、加快解决。目前已开展活动20余次,解决问题50余项。三是推行政企“面对面”研商。采取召开专场会或实地调研的方式,由市县政府、部门与项目业主“点对点”研商剖析问题,现场提出解决方案。已为和平铝业、以岭药业、一汽凌源等项目解决规划选址、环评能评、要素供给问题,加快推进项目落地。
(四)注重“后劲储蓄”,项目储备更加丰足。一方面,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今年相继组织了“第三届冀商大会”、“2019国际智能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峰会”等招商活动。目前全市与京津对接合作项目达到734项,其中今年新增102项。同时,抓雄安建设先机,全面推进故城—雄县产业生态城、雄安·饶阳冷链生鲜及蔬菜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深安饶”示范协作区规划编制工作,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另一方面,大力谋划产业升级项目。围绕我市“3+2”主导产业体系和“9+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谋划产业集群项目,对谋划项目,聘请行业专家针对产业层次、技术水平、发展前景、要素利用效率、环境影响、经济社会效益等指标进行评审论证,切实提高谋划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鼓劲加压,项目建设再掀新高潮
(一)进一步强化督导调度快建设。对重点项目强化领导包联帮扶,每周现场督导,每月集中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135项省市重点开工在建项目,逐项建立台账,倒逼进度,力争完成更多的实物投资量;30项保投产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如期竣工、达产达效。
(二)进一步强化要素配置保落地。健全市县两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协调机制,加强对签约项目要素评估,统筹调配全市项目建设要素资源。加快多规合一,盘活闲置土地,建设多层厂房,切实解决土地要素制约。进一步优化环保治理,坚决不搞“一刀切”,对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全程不停工,切实加快项目建设速度。
(三)进一步强化项目储备增后劲。一是抓住国家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项目建设的政策机遇,抓紧筛选上报合规项目,加强部门协调联动,筛选储备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提前下达的2020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二是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省重点项目计划选项范围及项目申报要求,组织各县市区积极谋划筛选申报项目,力争尽可能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省计划盘子,争取要素资金支持。三是加强谋划项目调度,督促各县市区对明年计划实施项目,提前办理规划、土地、环评等前期手续,落实建设条件,变冬闲为冬忙,确保明年开春后尽早开工。
(四)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实促保障。加强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动态监测,对全局性、苗头性问题加以重点调研和分析,及时提出切实有效对策措施。加强政策宣讲培训,拟于近期举办全市项目管理专题培训班,努力提升各级项目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投资项目“双经理”制度,建立审批事项聚合管理机制,切实提升项目建设质效。落实《项目建设考核激励办法》,年底对各县市区项目工作进行全面考评,严格兑现奖惩,考核结果作为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重要依据。
谢谢大家!
衡水市委宣传部信志锋:
接下来请市发展和改革委李存友同志进行发布。
衡水市科学技术局新闻发言人、副调研员李存友: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支持和帮助,今天就2019年我市科技创新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作一简要通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科技局紧紧围绕打造雄安新区产业发展“新腹地”和京津冀科技创新要素聚集“新高地”,以“一谷一港一中心”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大平台为支撑,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多领域互动、多要素联动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全年任务目标圆满完成
全市新认定复审高新技术企业195家,超额完成任务37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65家,超额完成115家;技术合同交易总额完成40亿元,较任务目标实现倍增;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7家,超额完成9家;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省级星创天地16家,超额完成7家。
二、打造了一批亮点工作
(一)开展了厅市科技工作会商。经过努力,我市与省科技厅于8月1日举行厅市会商工作会议并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省科技厅从四个方面对衡水的科技工作予以重点支持。即:推进高端创新资源聚集,打造全省协同创新示范高地;共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进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推进县域科技创新,加速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会商,不仅明确了我市科技创新的方向、目标、路径和重点任务,同时获得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二)成功举办了全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经过周密组织、精心安排,衡水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自5月份启动,11月底圆满收官。大赛有几个特点:一是参赛项目多。往年报名参赛项目不超过30家,今年达到198家。二是参赛范围大。各县市区均有项目参赛,北京、天津等外省市报名参赛21家。三是参赛项目层次高。有多名院士、杰出青年科学家等高端人才项目参赛,获省奖的31个项目中,教授、博士直接参赛的项目占70%。四是获奖项目多。往年获省赛奖励的项目不超5项,今年达到31项,其中一等奖5项。
(三)组织开展了系列精准服务对接活动。一是组织开展了“三精准”服务活动。组织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专家,到桃城区、武强县等6个县市区,开展了“精深挖掘、精准对接、精彩落地”三精准服务活动,挖掘出200余项企业技术项目需求,促成衡水电机有限公司与航天鑫创有限公司合作研发“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等一批科技合作项目。二是开展传统产业专利分析。聘请国家知识产权局检索咨询中心专家分别对工程橡胶、玻璃钢等六个传统产业进行了专利分析,找到了产业差距和发展方向。三是组织专家为企业点对点进行帮扶。对150家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一对一精准帮扶。邀请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省机械研究院等院校专家教授,分别深入河北华强、河北泽田化工等企业,就研发平台建设、工艺技术难题等进行了现场对接和服务。
(四)建设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一是全力打造“一谷一港一中心”。在衡水科技谷重点推动了中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衡水中心、中科汉禧生物科技园建设,加速“中科系”项目落地。推动衡水创新港“海创”加速器投入使用、“贝壳”加速器加快建设。在衡水科创中心积极推进高端玄武岩纤维原丝研发和产业化。二是推动科技园区提档升级。支持安平高新区成功扩区,推动安平农业科技园区晋级省级园区。衡水、景县高新区分别荣获“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先进开发区”和“县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开发区”称号,分获200万和300万资金支持。引导推动饶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积极打造设施蔬菜、设施葡萄产业链条。三是加快研发平台建设布局。全市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19家,创历史新高。其中新增产业技术研究院7家,占到全省22家的近三分之一。
(五)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出台《关于深化科技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打造标志性创新平台、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积极释放创新潜能。二是开展系列创新政策宣讲。集中组织召开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系列创新政策培训会,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并按照“一县一场”和“规上企业全覆盖”原则,在各县市区开展了大规模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统计培训活动。三是强化宣传培训。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周、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载体,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其中2019年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音画情、科普行”科普宣传活动,被新华社、人民日报、河北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谢谢大家!
衡水市委宣传部信志锋:
最后,请人社局孙毅同志进行发布。
衡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研员孙毅: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2019年以来我市就业工作的进展情况。就业既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将稳就业列为“六稳”之首,今年又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范畴,说明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今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不确定不稳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影响,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服务,多措并举,总体来看,目前我市就业局势基本稳定。截至11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500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02人,困难人员再就业2128人,分别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9%、112.6%和113.2%;城镇登记失业率3.2%,控制在4.5%以内。
一、千方百计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受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叠加影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困难,今年我们建立健全了失业动态监测机制,对280家企业实施失业动态监测,对136家受贸易影响的企业重点监测,及时准确掌握就业失业动态变化状况,为完善失业预警和失业调控制度提供依据。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今年我们在‘降、返、补’三字上做足了文章。
“降”是降低社保费率:一是降低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自2019年5月1日起,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由原来的20%一次性降至16%;二是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自2019年5月1日起至2020年4月30日,继续实施失业保险费率1%政策,其中用人单位0.7%,职工个人0.3%;三是调整社保缴费基数政策,自2019年5月1日起,调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口径,合理降低部分参保人员和企业的社保缴费基数。到11月底,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减费2.33亿元。
“返”是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加大失业保险费返还的力度:一是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截至目前,全市共为579户企业落实企业稳岗返还资金1826.4万元,惠及职工63981人。二是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按全市月人均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参保职工人数6个月的标准返还失业保险费。日前,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困难企业认定工作进行了会商,3家困难企业提出补贴申请,目前按程序申报,将落实稳岗补贴435万元,惠及职工750人。
“补”是对于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给予补贴:今年以来,全市共为4200余人次公益性岗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岗位补贴5368万元,发放社会保险补贴2725万元;为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落实社会保险补贴54万元,惠及85人次。
二是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扩大和稳定就业的重要举措,是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作中,我们针对城乡劳动力不同特点,开展不同类型的培训,对下岗失业人员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对高校毕业生以提升技能和创业培训为主,对农村劳动力以就近就地转移培训为主,对企业在职职工以技能提升培训为主。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各类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2万余人次。积极部署谋划职业技能提升活动,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现培训对象普惠化、培训资源市场化、培训载体多元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管理规范化。
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衡水市委宣传部信志锋:
好,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了解的问题可以举手示意。按照惯例,请记者在提问之间先通报所在媒体名称。为让更多的记者获得提问机会,请每位记者每次只提问一个问题。
一、河北共产党员网:请介绍一下衡水市在企业职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中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答:在企业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中,我们重点推行了新型学徒制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是国家在总结前几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的,在我市也是首次开展。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在企业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方式,组织企业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壮大发展产业工人队伍。
新型学徒制培训由企业结合生产实际自主确定培养对象,主要是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学徒培养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在企业主要通过企业导师带徒方式,在培训机构主要采取工学一体化教学培训方式。培养目标以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培养期限一般为1年或2年。
新型学徒制培训所需资金由人社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企业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每人每年的补贴标准不低于4000元。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不断加大组织发动力度,走访企业宣传政策,举办了职业技能行动服务周政策咨询和职业培训活动,组织技工院校与有关企业签订新型学徒制培训协议,全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目前我们指导我市2家技工院校与衡橡科技、京华制管、瑞丰动力等企业签订培训协议,确定培养对象近800人。通过新型学徒制培训,将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壮大发展产业工人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回答完毕。
二、衡水日报:请问2019年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总体完成情况如何?2020年将如何推进项目建设,助力全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谢谢!
答: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坚持把抓高质量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初计划全市重点实施“1123”项目工程,目前均已超额完成。其中,135项省市重点开工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76.24亿元,占年计划投资136.8%,比去年同期提高6.8个百分点,70项计划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安排省市重点前期项目102项,总投资1266亿元;新谋划重大项目210项,总投资2264亿元,分别较去年增加123项和181亿元;“双基”工程共推进41项,总投资755.82亿元。
2020年,全市重点推进“五个一批”项目建设,即:储备一批谋划项目,重点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全年谋划200项以上项目质量高、前景好的重大产业和双基项目。招引一批签约项目,利用好廊洽会等全省市招商平台,力争再签约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引领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投资者。新开一批重点项目,力促武邑智慧物流港联运基地、景县宇通高防腐抗辐射专用管道等一批前期推进项目,尽早实现开工建设。推进一批在建项目。筛选确定省市重点在建项目100项以上,确保2020年上半年开工率达到100%。力促一批投产项目。力争故城正大肉鸡屠宰加工、武邑宁慈智能安防产业园等30项以上重点项目,年内实现投产或部分投产,尽早达产达效,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衡水晚报:请介绍一下2019年我市创新创业大赛有关情况,本届大赛对我市创新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答: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要求和《衡水市科技创新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衡政发(2018)4号】文件精神,衡水市创新创业大赛于2019年5月9日正式启动,经过形式审查、初赛、复赛、省行业赛和决赛等环节,到2019年11月29日完成决赛,大赛历时7个多月,共产生一等奖10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1项。
大赛活动对我市创新发展影响主要有三点:
一是已成为引领我市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大赛自启动以来,有效集聚了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媒体单位等社会各界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通过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充分展现了价值发现、培训辅导和融资对接的功能,让全社会的目光聚焦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团队,为双方搭建了集中展示的舞台,交流合作的平台和多元化服务的后台。大赛获得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听取有关大赛情况的工作汇报。11月29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伟同志出席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并为冠军颁奖。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网信办、市工商联等部门主管领导,各县(市、区)科技局、高校、获奖企业代表、科技型中小企业代表和团队代表总计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大赛邀请北京及省内知名创投机构、科研院所、重点高校、众创空间、银行等机构的30多位评委,参与大赛的评审和融资指导。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全市最大的“众创空间”和最强的“众扶平台”,已成为搭建“双创”平台的重点展示品牌。
二是发现了一批高质量的创新项目。本届大赛以“创新创业创造,聚智聚力聚势”为主题,在创意策划、组织水平、规模层次等方面高点起步,精心谋划,吸引了198支队伍报名参赛,参赛项目不仅涵盖了全市各县区,还吸引了北京、天津等十几个外省市的21个项目参赛,韩布兴院士等多位高端人才项目参赛,参赛项目拥有专利、软件著作权近600件,项目科技含量明显提升。通过大赛,推荐了一批优秀的项目参加了省赛,获奖项目达到31项,其中获一等奖5项,创历史新高。在大赛中,发现了北航宋华教授团队、钢阻尼减隔震技术项目组等一批优秀团队,河北中科金辉药业有限公司、本源精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和优质项目,通过以赛代评方式,可有效推动一些优秀项目的转化和落地生根。
三是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大赛历时7个月,期间穿插组织举办了各类对接会、培训会、融资路演、企业考察和专栏专访等活动20余场,许多优秀企业和团队获得省内外创投机构的青睐。我们还和大赛配套同步举办了公益大讲堂等科技政策、科技创新方法培训宣讲活动,为我市的科技型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整个活动全市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国内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
衡水市委宣传部信志锋:
好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