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衡水讯(通讯员赵栋)中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新鲜“血液”不断地加入,从而注入新的生命力。
衡水市中医医院以“三甲”创建和审评为契机,积极打造人才培养、发展传承和文化传播三大发展平台,实现了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良性循环。
“引培结合”,打造中医人才培养平台
中医人才不足,特别是基层中医人才缺乏,一直是困扰中医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作为“以中医立院”的市中医医院院长,田建军对此深有体会。
“可以说,中医传承的关键就是找到合适的人才。没有人才,传承无从说起,衡水的中医事业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创三甲’工作中,我们就预料到,当医院进入‘三甲’平台,将会需要吸纳更多更好的中医人才以传承医院的发展。因此,我们提前筹划,因地制宜,采取了‘引培结合’的方式来打破这一束缚。”田建军说。
顾名思义,“引培结合”就是通过“引进”和“培养”两条腿走路。
首先是通过培养平台、工作条件、薪资水平等多方面的优势,吸引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中医药人才来院就职。其次,是通过培训教育提升医护人员执业能力。
医院,一是进行全员外出轮训进修。在住院医师规培的同时,又以省三院、省中医院等为基地,开展新入职专业技术人员全员轮训;与北京中医医院、望京医院等结成定点帮扶关系,开展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定向培训进修,累计派出进修学习105人次,占全院专业技术人员68.6%。选拔10余名青年医师参加“杏林工程”。二是积极参加国家局和农工党中央联合举办的“中医同行计划”,累计派出11个团队59人次分别赴辽宁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等参加康复、脾胃病等中医专科建设团队实训班,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持续开展院内“三基”“三严”训练。近三年来,累计开展各类讲座、培训、演练、考核756次,参加人员15500余人次;举行了卫生应急技能演练、急诊急救培训演练、中药方剂知识竞赛以及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
田建军表示,在“三甲”的创建工作中,让他的思维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正在构思未来几年的衡水中医人才培养计划。“利用好衡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节点城市作用,充分利用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加强与京津地区医院、院校的合作。”
按照田建军的构想,衡水市中医医院将进一步明确中医医疗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和作用,与中医药院校紧密协作,切实做好中医药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的衔接。同时,探索建立各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标准,深化中医药继续教育内涵建设,推进中医药继续教育改革。在坚持做好中医经典理论学习和中医思维理念培养的同时,注重中医药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吸纳和利用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丰富中医药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升中医药人才创新能力和不同领域的岗位适应能力。
“我正在思考和探索,利用大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建立中医药大数据汇集、存储、分析与管理利用的综合平台,搭建优质中医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建立标准化体系。”田建军说。
创新模式,打造中医发展传承平台
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极强的学科。中医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几千年来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添充、完善,形成了如今磅礴宏大、独树一帜的理论体系。
相对于西医可以规模化、“点对面”的教育,中医的发展传承教育还保持着自己的特点:一般以师授为主,师父将经验、学术思想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给徒弟。即便是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师承方式依然是培养中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形式,也是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和解决老中医后继无人问题的有效方式。
现在,市中医医院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名,河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名,省级名中医3名、市级名中医3名、院级名中医10名,国家和省级“优才”11人;设有国家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省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医院始终高度重视“师带徒”工作,充分挖掘利用名老中医资源,全面开放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做好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传承,培养中青年名医梯队。制定“名医辈出工程”实施方案,建立奖惩机制,把师承工作纳入年度计划,统筹推进。
2009年,医院在全省中医行业首开先河,正式启动了院内“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院内“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李英杰、刘兴远、马艳东,“衡水市首届名中医”史志刚、李萍、刘银鸿,“院级首届名中医”刘荣顺、孙国锋、张君满、李秀荣等名医与12名徒弟确立了教学关系。以院内“师带徒”为形式,通过“跟师学习、读经典、做临床”,继承、挖掘名老中医专家的经验和技术,着力培养一批热爱中医药事业,医德高尚,中医理论扎实,临床诊疗技术较高,适应临床需求的高水平青年骨干中医。
近年,医院在“师带徒”工作中实施“跨区域”“集体带,带集体”“师徒连带”等多种师承模式,坚持“不执门户偏见,不讳学术之争”的理念,又抓住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的有利时机,组织本院多名业务骨干拜京津名医为师。截至目前,已有32位国家级、省级、市级、院级和医联体内中青年中医“徒弟”学成出师,成为各自岗位的骨干力量,保证了中医药事业薪火相传。
“你看,这句话写得特别好。中医并不纯粹是知识之学,中医又是文化、智慧之学,所以它又被称作‘医道’。”
“对,读了这本书,我才更深一层地拓展了自己对中医的理解。”
……
中午12点50分,在医院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内,几位年轻医生正在研究着马艳东老专家的专著《医论刍言》。
衡水市中医医院名老中医专家、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马艳东梳理自己40余年的行医体会,撰写了专著《医论刍言》。这本书既蕴含着中医“大道若简、返璞归真”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医从业者对方药心存敬畏、对医术精益求精、对病患仁心仁爱的“匠心”精神体现。马艳东认为,传承“匠心”精神,决定着中医命脉的存续,是针对“今天如何做中医”问题的最好回答。
看到几位年轻医生认真学习,马艳东欣慰地笑了,他说:“在河北省首届名中医的评选中,衡水市中医医院‘五十占其三’,分别是李英杰、刘兴远和我。我们三个人思想很统一,就是在这个中医成才不易且医德医风备受关注的年代,愿意继续坚守在医院岗位,为咱们衡水中医传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2018年10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与衡水市政府举行了《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协同发展将实现中医药医疗服务、学术传承、治未病、医养康、中医药旅游、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药教育、中医药创新等八项重点内容的一体化。
这一工程的落地开花,为衡水市中医医院的中医传承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仪式现场,在衡水市中医医院设立的首都国医名师冯建春、宗修英、吕培文工作室衡水工作分站代表上台接受牌匾。衡水市中医院医院高福顺、李洪梅、郝淑坤、刘金良、王龙、夏艳洋、郗姗姗等18名学术继承人上台拜师。而这,正是市中医医院创新师承模式,积蓄发展潜力的缩影之一。
硬化“软实力”,打造中医文化传播平台
随着衡水市中医医院健身队演练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操“八段锦”,衡水市第七届“膏方养生文化季”在医院拉开序幕。一年一届的“膏方节”,成为市中医院传播中医文化、提升市民中医文化体验的“良方”。
医院门诊大厅人头攒动,古香古色的中医药传播展板、标牌及电子屏播放着膏方、中医药产物先容及摄生学问,来院的人们纷纷驻足接洽和问诊。
“医院通过类似于‘膏方节’、‘三九贴’这样的活动,提高群众了的参与度,让中医文化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到的生活用品。”田建军说,“其实,中医文化是很贴近生活的。比如,中医学“治未病”的早期干预思想、以人为本的诊疗理念,就是现如今群众追求的健身养生和个体化诊疗模式的集中变现。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发掘中医药文化内涵生长点,并且将其更加‘接地气’的传播出去,让群众易于理解、易于接受,达到‘文化认同’。同时,通过自身中医文化的沉淀,润养、塑造、提升医护人员乃至整个医院的执业理念和业务能力。”
众所周知,东汉时期的“药王”邳彤就是衡水人,中医在衡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丰富的发展土壤,中医文化在我市源远流长。中医文化是医院发展的“软实力”,市中医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然而,他们并没有固化的照搬中医文化模式,而是将优秀传统中医文化与时代特征、本地特色结合起来,建设独居衡水特色的中医文化传播平台,通过硬化“软实力”实现医院的发展。
首先,是中医医院建设了环境形象体系,设计了具有鲜明传统和中医特色的医院VI识别系统,确定了医院标识、建筑外观、装饰风格等。敬立“扁鹊医祖”雕像,悬挂衡水地产中药材图谱,编印中医健康教育处方,营造出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中医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还只是停留在设计院徽、创作院歌和建中医药特色的楼台亭阁等形式层面上,忽略了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建设。”田建军说,“中医文化内涵建设,必须彰显‘人本’理念,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规范化的中医药人才队伍。二要重视建立价值观引导机制。”
市中医医院建设起行为规范体系。通过编印《员工手册》,规范职工诊疗行为规范、言语仪表规范,落实员工文明用语、开展员工礼仪培训、组织“师带徒”并行“敬师礼”。形成了“文明、诚信、优雅、仁爱、和谐”为特征的员工行为规范体系。
通过大力弘扬“精、诚、仁、和”的核心价值观念,制定了“博爱、敬业、传承、创新”的院训,明确了发展战略,总结提炼了医训、办院方针、服务理念等核心思想。建设完善医院价值观体系。
在搭建平台的同时,市中医医院着重在中医文化推广普及的渠道上下功夫。医院微信平台每天推送中医药知识,影响力在全省中医类别医疗机构位于前列;常态化开展“五进”活动,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咨询、义诊;组建了“八段锦”等养生操带教队,每天早晨在院前广场示范带教;组织开展了小学生“体验中医魅力”活动;组建了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病友微信群,开展健康讲座、病友联谊等活动。
市中医医院作为“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医院”,通过这些活动让中医文化进一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进了公众的中医认同,培养了一大批中医“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