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整改“回头看”工作开展以来,衡水市坚持清理与规范同步,技术与制度同行,依托“互联网+”招标采购,在全省先行先试,率先开展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工作,通过技术手段,在源头上监控和防范问题发生,努力构建招标投标规范管理长效机制。
作为全省唯一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市,该市积极推行招标、投标、开标、评标、监管全流程电子化运作,电子招标投标运行5个多月来,共有408个项目的858个标段实现全流程电子招标投标。
试点工作中,该市创新管理机制,取得了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省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项目交易信息多平台互通共享,专家抽取信息闭环运行和双重验证,CA数字证书多平台互认,为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提供跨平台预约场地服务等一系列创新成果,圆满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样板,于6月22日顺利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验收。
电子招标投标通过对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评标专家、行政监管人员进行实名认证,招标投标活动全过程在线记录留痕,有效减少人为干预,确保了招标投标行为的公开、公平、公正。同时,通过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运用技术手段进行“雷同性分析”,可及时发现“电脑机器码”相同(即:在同一台电脑上编制投标文件)、“递交投标文件IP地址”相同(即:在同一台电脑同一网络环境下递交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内容高度相似等异常,防范围标串标问题发生。
通过网络化、电子化招标投标和远程开标,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有效减少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人力投入,有利于投标人同时参与多个项目投标竞争。同时,大大节约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评标专家的差旅时间和差旅费用,以及各种文件资料印刷费用等制度化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降低,进一步促进了招标投标市场的充分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围标串标难度,降低围标串标的成功率,有效遏制围标串标行为,推动招标投标市场健康、有序、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