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初夏时节,漫步衡水市区,满眼葱茏,林在城中,城在绿中。让数字说话——截至目前,衡水市区绿化覆盖率41.19%,绿地率36.91%,道路绿化普及率10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园林式居住区99个,园林式单位80个。
滏阳河畔绿意盎然。记者张梅胜摄
今年1至3月份,衡水市空气质量主要指标实现增比进位,得到明显改善,综合指数7.10,较2017年同期(9.45)下降了24.9%,绝对值省内排名第5,变化率在省内排名第3;达标天数为49天,低于全省平均(51天)2天,省内排名第6,同期增加天数(17天)省内排名第1,从全国74个重点城市后十名出列(倒14名)。3月份衡水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到6.41,省内排名第三,同比下降5.7%,改善率河北省排名第一;PM2.5浓度达到75微克/立方米,绝对值省内排名第四,改善率(1.4%)全省排名第一,“退后十”取得了首战胜利,极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了全社会治霾的信心和决心。从道路两旁的葱茏绿脉,到花团锦簇的园林景观,从公园里曲径通幽的鹅卵石小路,到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衡水市吹响了开展“多城同创”活动的集结号,将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作为重点工作强力推进,一幅绿色宜居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让蓝天白云常驻
衡水雾霾天气比较严重,几度在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情况动态排名“后十”徘徊,甚至曾一度落至倒数第一名。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衡水市委、市政府把“打攻坚退后十”作为2018年的工作目标,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了相关部门环境保护责任,要求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该市环保局副局长、市大气办副主任肖燕芳介绍,该市环保部门按照“一厂一策”的原则修编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细化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对1517家工业企业制定“一厂一策”减排方案,有效避免了“一刀切”。同时,在中科院专家指导下,探索建设了空气质量监测网、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监管交办系统和决策分析系统“两网两系统”,在增加118个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点、融合环保部145个热点网格监测点的同时,突出对中小企业大气污染物进行全面监测和有效管控,实现了污染源的有效精准识别,执法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通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衡水市考核结果为优秀。
让清水绿树环绕
桃城区中湖大道,路面干净整洁,道路两侧的带状公园赏心悦目,鸟儿鸣啭、蜂蝶徜徉,与滏阳新河相映成景。
桃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占木介绍,中湖大道绿化景观设计以道路两侧各50米范围为重点,打造了集微地形、漫步道、水系、游园、绿化于一体的带状公园,并通过种植不同植被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的绿化景观效果。
“截至目前,衡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1.19%,绿地率达36.9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园林式居住区99个,园林式单位80个。”该市园林管理局副局长刘俊锋说。目前衡水初步建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环城林带为基础,以道路、环湖绿化为骨架,以成片造林为重点的绿化网络。同时,积极推进在建新建绿化项目,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力度,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滨湖园林城市。
除了空气质量和城市绿化,水环境质量的好坏也为市民所关注。该市水务局建工处负责人徐阳称,近年来,该市集中开展了“河湖水质提升行动、工业废水达标行动、生活污水治理行动、养殖废水治理行动、饮用水源保护行动”五个行动,主城区水系生态得到改善和提升。
让城市名片发光
享有“京津冀最美湿地”之称的衡水湖是衡水市对外展示城市建设新貌的一个重要窗口、一张闪亮的名片。衡水湖的保护和治理可谓重中之重。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周边工业企业及生活污水排入湖内,衡水湖水质变差、植被败坏、鸟类减少,湖区日益“寂静”。“早些年因为污染,湖面上泛起了大片白沫,划船时还能闻到阵阵腥臭味。”衡水市滨湖新区魏家屯镇顺民庄村村主任薛兴旺说。
为遏制衡水湖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衡水市开始进行系统性保护,颁布《衡水湖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施行《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管理办法》,发布《河北省衡水湖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此外,衡水滨湖新区管理机构于2012年成立,专辖衡水湖的保护和发展。
水清天蓝地绿,是全体衡水市民共同的心愿。衡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民生工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制定了《衡水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了相关部门环境保护责任。近半年来,衡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好天儿”一个接一个;小区周围的“臭水沟”逐渐变干净、变清澈了;上班路上,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一个宜居城市的美好画卷开始逐渐展现在市民面前。
让市容整洁明亮
市容环境是城市形象的一扇窗。连日来,记者常常在衡水市主城区看到,洒水车、降尘车、电动洗扫车等机械化环卫设备按时在主干道路上开展清扫作业,经清扫后的道路显得更加干净靓丽。
清扫车在衡水市区主干道路上开展清扫作业。记者张梅胜摄
记者从衡水市环卫处了解到,该市坚持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理念,从限制垃圾落地时间、量化道路浮尘重量、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延长清扫保洁时间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城市环卫作业水平,逐步实现市区清洁质量的提档升级。
据介绍,按照“洁净城市”和“卫生城市”的标准,市区主干道路全天候加大巡检、保洁力度,继续推进“以克论净、深度清洁”工作,每平方米浮尘不得高于5克,地面垃圾停留时间不超过15分钟。在早上5时至晚8时实行“两扫全保”保洁作业的基础上,衡水市环卫处采取延长保洁时间、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增加清扫保洁人员的办法,努力提高清扫保洁质量,保证市区主干道路干净、整洁,路见本色。
互联网+“抑尘加湿器”打造无尘工地
尘土飞扬,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满头大汗地认真工作,地上满是水泥灰尘和用剩的钢筋等废料——这是人们印象中传统建筑工地的场景。近日,记者在衡水市恒大城三期建设工地采访时,却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施工场景,一眼望去,工地道路上车来车往,但却看不见扬尘,视线很好,路面全部硬化,几乎看不到渣土。施工入口的空气质量监测仪上,PM10数值、PM2.5数值、噪音指数每隔1分钟就会重新检测并上传一次。一进工地,湿润的空气便扑面而来。施工现场,道路喷淋、雾炮设备、塔吊喷淋系统全部开启,从高到低,整个施工现场被水雾笼罩。
施工入口设置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实时在线监测。记者邢梅智摄
大数据时代,“智慧环保”成为衡水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手段。为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该市环保部门专门聘请国内知名专家组成大气污染治理专家咨询委员会,专业技术团队驻市服务。在中科院专家指导下,探索建设了空气质量监测网、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监管交办系统和决策分析系统,即“两网两系统”,在增加118个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点、融合环保部145个热点网格监测点的同时,突出对中小企业大气污染物进行全面监测和有效管控。
滏阳河两侧道路绿树成荫。记者张梅胜摄
“智能环保”平台的使用,不仅倒逼企业狠抓污染物排放的自我监管,实现了变事后监管为事前预警,也通过智能化第一时间自动报警,驱动了环保部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减少了环境污染,使大气监测真正做到了动态化和立体化,灵活弥补了传统监测手段存在的不足。通过“智能环保”平台,实现了环境管理“测得准、说得清、看得见、管得住”,为支撑衡水建立“绿色生态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的衡水湖畔,一排排垂柳绿叶披拂,放眼望去,湖面浩阔、碧波荡漾,栈道、亭台、绿水自然相融,阳光、草地、绿荫交相辉映,一座彰显绿色、生态、亲水、人文理念的湿地公园跃然眼前。
水系生态修复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随着衡水市“主城区水系生态修复工程”与“河长制”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好风光正逐步呈现。
作为衡水市2018年十二项民生实事之一,“主城区水系生态修复工程”进展如何?记者采访了衡水市水务局建工处负责人徐阳。徐阳称,衡水市主城区水系生态修复工程涉及班曹店排干、胡堂排干、闸西干渠和迎宾河四条河道,均为主城区水系循环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生态修复工程正在扎实开展,可研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并力争2018年底完成主体工程,主城区水系生态实现彻底改善。
徐阳介绍,主城区水系生态修复工程内容主要是对班曹店排干、胡堂排干、闸西干渠进行清淤、岸坡生态修复、沿岸排污口处理,实施截污导污工程和沥水导流工程,交通工程和河渠建筑物建设,黑臭水体治理、中水深度处理、蒸汽管道装饰和滨水景观带建设等。对迎宾河进行改造提升,清除二级平台,增加蓄水能力。此项工程总投资18.25亿元。
“在河道景观建设方面,我们侧重绿化和美化需求,注重融入衡水特色文化。每条河道两侧的景观和建筑小品,都采用不同风格、设置各自的主题。”徐阳说。
清水潺潺,草色青青,步道绵延、苍鹭翩翩……沿着东湖大道滏东排河行走,眼前这风光如画、和谐生机的田园景观,不免让人陶醉其中。经过近年来的河道整治,滏东排河如今已换了一番模样,沿岸村庄居民乐享水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福利。
2018年以来,衡水市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防治力度,采取生态治理修复、封堵排污口、加密水质监测频次等措施,加强衡水湖和重点河流治理,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市区青年公园一隅。记者张梅胜摄
绿色——城市生态的底色,人民幸福的基石
尽管艳阳似火,但行走在桃城区中湖大道上,两侧成荫的绿树带来阵阵凉风,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结伴同行,享受着浓浓绿意,树荫下不时有骑行者穿梭而过。
园林绿化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市民的生活品质。大手笔、大力度的绿化建设将绿色带进了衡水市民的生活中,眼睛看得见,伸手够得着。
“出门就是风景,郁郁葱葱,错落有致,不仅看得见绿还能闻得到香!我们很幸福!”家住天玺香颂小区的李佳动情地说,如今的衡水夏季绿意盎然,环境越来越好,住着更舒服了,也让人更加爱护身边的绿色。
绿色是城市生态的底色,也是群众幸福感的基点之一。近年来,衡水市紧紧围绕园林城市创建工作,谋划实施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重点绿化建设项目,全市园林绿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在道路绿化建设上,该市按照“绿随路建、有路皆绿、绿美结合”的原则,实施了多项绿化工程。目前,衡水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初步构筑了林荫型、景观型、立体型的道路绿化网络。
在公园游园建设上,该市先后对市区7个公园进行了改造提升,谋划新建了植物园、颖达公园、滏东公园、宝云公园、丰收渠带状公园、园博园、青运园、湖之韵游园等10余处公园游园。截至目前,市区公园绿地面积573.11公顷,综合公园3个,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达到39个。
城市绿色空间扩大了,市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绿色福利,幸福感自然而然提高了。无论晨夕,漫步在花海,行走在林荫中的衡水人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
丰收渠带状公园景观。记者张梅胜摄
蓝天绿水与我们生活的今天息息相关,更与我们的明天紧紧相连。一湖秀水悠悠,两岸绿意相随,衡水湖,一方湿地一片湖的本色追寻,一次生态战一场逆袭的艰难进取。晨曦日暮,漫步湖边,看湖面日出日落,闻岸边鸟语花香,享环境清新自然,这样的生活方式,必将在日后成为现代城市生活人群的真实生活状态。
(据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长城网、衡水日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