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生态治理铁腕治污交出绿色答卷
面对严峻的生态拷问,衡水打响了一场蓝天绿地保卫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和水污染三大重项,辨证施治,科学治理,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生态治理取得扎实成果。
刚刚发布的《2016年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显示,我市绿色发展指数在全省各设区市中位列第五,其中,环境治理指数位居全省前列。绿色发展指数是衡量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性指标。绿色发展指数,尤其是环境治理指数位居全省前列,意味着我市人与自然相处更加和谐,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为做好绿色发展这篇大文章,市委、市政府铁腕治污,努力推动生态治理跨越提升。
实施6大工程,全方位治理大气污染。全市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紧紧锁定“煤、气、尘、车”四大主要污染源,有针对性地实施了煤改气、锅炉淘汰、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餐饮烧烤油烟综合整治、新能源替代、集中供热等6大工程。通过强力攻坚,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去年,我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65天,比上年增加35天,优良天数增加值居全省第一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7.29,较上年下降9.3%,改善率居全省第一位;PM2.5浓度77微克/立方米,较上年同比下降11.5%,下降率居全省第三位。今年,我市空气质量实现首季“开门红”:综合指数为7.74,达标天数49天,较去年同期增加17天,退出全国74个重点城市“后十名”……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绩,令人欢欣鼓舞,而成绩的背后反映出我市坚持铁腕治污的强度和力度,以及市委市政府“不见蓝天誓不休”的决心和信心。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近年来,我市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市土壤现状调查、涉重金属污染源调查、持久性有机物调查、重污染企业调查、工业企业场地评估、关停搬迁工业企业场地排查等工作,建立完善了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管理动态档案,连续5年未发生涉重金属突发环境事件和涉重金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不断提升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和中水再利用再上新台阶。目前,全市所辖各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全部达一级A排放,同时,各县市区将污水处理后的污泥处置和中水回用作为重中之重,降低污泥含水率,提高中水回用率。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之后,于2016年3月正式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10万吨/日,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一级A标准,能够满足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的水质要求。去年,累计处理城市污水3411万吨,全年中水回用量648万吨,向前进大街景观明渠补水306万吨,提供农田灌溉用水300万吨。中水的再利用,节约了大量宝贵的地下水资源,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治理,关系着全市人民的福祉,也承载着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如今的衡水,绿意盎然,天空澄净,繁花怒放,美不胜收。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很多市民扶老携幼到衡水湖 、滏阳河景区及各大公园游玩,许多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踏青赏花,放松心情,尽享衡水绿色生态发展之美。市民孙剑每天早晨都要到滏阳河边锻炼身体,他深有感触地说:“以前一到冬天就有雾霾,整天灰蒙蒙的,心情也糟糕透了。这两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大力度治理,咱们的环境眼看着一天天变好了,空气也清新了。如今我差不多天天都在微信朋友圈里晒美景,外地的亲戚朋友见了都羡慕地说,‘想不到衡水变得这么漂亮了,天也这么蓝!’”从过去的批评吐槽,到如今的自豪点赞,市民心态变化的背后,是不断增强的环境质量获得感,也是湖城“内在气质”持续好转的体现。
持续发力改善环境,绿色发展永不止步。今年,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八个年”攻坚,其中,在实施“生态治理跨越年”中,我市各级各部门将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全力补齐生态短板,探索出一条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美丽衡水,让衡水的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洁净优美,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记者 崔玉玲
|
关键词:衡水市,生态治理,铁腕治污 |
责任编辑:邢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