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

塞罕坝人的“绿色梦想”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贾宏博 高峰 
2021-11-25 09:25:31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贾宏博 高峰)首都北京向北行驶400多公里,有一弯“深绿”,与河北承德、张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连成一体,筑起一道绿色长城。这里是塞罕坝机械林场。这块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宛若一颗地处风沙前缘的“绿色明珠”,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而这背后,凝聚着很多林业科技人员的辛勤付出和贡献。

  塞罕坝今日万顷绿洲。塞罕坝机械林场 供图

  天微微亮,程顺便和同事在林子里忙碌着,为一大片樟子松测量胸径和坐标,为“森林抚育”做着最基础的准备工作。程顺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学研究所的所长。他回忆说:“原来这块儿的风沙相当大。春天是白毛乎乎,秋天是黄毛乎乎。秋天没下雪之前刮的是沙子,叫黄毛乎乎。春天有雪了,刮的是雪,满天都是。秋天最严重的时候,屋子里(白天)得点灯,看不着啥。”

  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研所所长程顺叙述尚海纪念林。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贾宏博 摄

  1962年,中国政府在塞罕坝设立国有机械林场。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塞罕坝,以年均积雪7个月、冬天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3度的极端艰苦条件迎接了一支369人组成的、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林业建设队伍。比起艰苦的生活条件,让当年创业者更加沮丧的是,建林场前两年,这里的造林成活率不足8%。塞罕坝林场林科所所长程顺说:“建场初期那个阶段,苗子(树苗)是引进的,但是自己解决不了育苗的问题。从外面调苗子很困难。造林涉及很多环节,起苗、火车、下车、转运、到山上,涉及很多环节,哪一个环节管理不好,这个苗子就失效了。”

  塞罕坝昔日茫茫荒原。塞罕坝机械林场 供图

  在这样的条件下,塞罕坝人凭借科学务实、大胆创新的精神,终于通过早春播种、夏秋管护、冬季雪藏,培育出了形同“大胡子”“矮胖子”的落叶松幼苗,破解了在高海拔、高寒地区造林的难题,一些从实践中产生的科研成果还填补了世界林业科研成果的空白。“最初想着要待不下去,我就走。待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对林业挺有感情,而且能发挥自己的林学背景和能力,能有做事情的空间。比如,我来的时候没有材积表,当时跟外界联系也少,没有工具书,就是拿小计算器,按照林学公式,一点一点算,算了很长时间,后来发现用这个东西为生产、经销提供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标准。从那会儿,我就决定在这儿待下来了。我觉得这儿挺好,有发挥的空间。事实证明我在这儿待下来是对的,在工作中做了很多事情。”程顺回忆说。

  程顺目测林场树木高度。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贾宏博 摄

  程顺可以说是几代塞罕坝林业科技人员的缩影,近60年间,三代人凭着超常意志,靠着无私奉献,把荒原变成原野葱茏、林海茫茫的百万亩世界最大人工林,相当于为每3个中国人种下一棵树,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着超过142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81万吨,释放氧气57万吨,可供200万人呼吸一年之用;塞罕坝成为珍贵、天然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植物62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

  秋景下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在年复一年普通的工作中,塞罕坝人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程顺说:“人活着必须有独立的价值,不同的地方。你能通过复杂的计算,解决实际的需要,那才是你独特的地方,那是你的价值。”谁是最可爱的人?塞罕坝人当之无愧。从拓荒植绿到护林造林,在生态恢复和保护上先行一步的塞罕坝人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

关键词:塞罕坝,一片绿,值得责任编辑: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