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桃城区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坚持“四优化、四提升”,持续推进全省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区建设,凝聚工作合力,完善治理体系,拧紧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全链条。
优化阵地平台,提升服务保障力。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阵地建设,通过新建、改造、购买、项目配套、整合共享等方式,新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用房10671.72平方米。目前,全区51个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均已达到500平方米以上的省定标准,其中1000平方米以上的示范社区达到11个。依托高标准阵地,着眼于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全区4个街道都建成了信息化服务中心,各社区全部配套个性化服务站点,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卫生家政等40多项便民利民服务,实现社区公共服务的一站式受理、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大力推进便民商业进社区、便利服务进家庭,精心挑选120多家专业商户签约加盟,建立了7家社区服务联盟,建成育新、桥东等8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立了36个居家就医、居家就业服务机构,让社区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适、更安心。
优化组织体系,提升基层组织力。强力提升“六点一网”建设水平,确保党的领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六点”,即逐社区加强党组织领导下,居委会、业委会、楼门长、物业服务公司、综合服务站协调联动;“一网”,就是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管理”的原则,把51个社区划分为709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置一名网格(楼门)党小组组长,目前共建立51个社区党支部,709个党小组,实现“上面千条线”和“红色一张网”的无缝对接。依托“六点一网”,积极推动老旧小区物业服务长效治理,探索采用区域联合、提补结合、订单服务、居民互助等四种模式,在街道成立“红色物业联盟”,吸收知名物业企业参加,协调处理辖区内物业管理重大事项;在51个社区分别组建94个“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党小组,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履行职责,已累计征求居民意见2000余条,帮助居民解决难题673件,调解物业纠纷45起,消除各种隐患64处,社区居民满意度和参与自治的积极性显著提升。
优化治理机制,提升多方共治力。打破行业领域壁垒,以党建工作为桥梁纽带,实现治理资源的有效叠加。4个街道、51个社区均建立了党建联席会议,吸收174名“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和能人党员兼任社区党支部委员,精准统筹各方资源。坚持把“双报到”活动作为加强社区治理工作的关键举措,组织173个市区部门和“两新”组织在社区报到,共建共享社区治理成果,实行思想工作联做、公益事业联办、环境卫生联抓、道德新风联树、文体活动联谊、基础设施联用、社会治安联防、党建工作联创“八联共建”活动,先后联合开展各类活动1100多次;推动6000多名在职党员干部进社区,通过“周日说事”“现场办公会”“我来做一天社区干部”等形式,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共同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重项工作,解决社区治理难点问题,累计协调解决社区治理难题230余项,兴办好事实事5000多件,传播了正能量,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优化人员管理,提升队伍执行力。着眼激先策后,制定《社区工作者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实行年度量化评分,按“德、能、勤、绩、廉”设置15个评分项目,分档列出评分标准,评分作为发放年终奖励性绩效、续聘、奖惩、评优评先、培养使用等的重要依据。高度重视专职社区工作者配备工作,采取下派一批、稳定一批、招聘一批、安置一批、用活一批的办法,将86名街道机关干部、45名以往招聘社区工作者、20名新考录人员、47名优秀退役军人、278名公益岗位人员定岗在社区,将4名表现优异的社区党支部书记考核招聘为公务员,12名工作突出的社区党支部书记考核招聘为事业编制人员,全面加强了社区工作者力量配备。连续开展两届“最美社区工作者”评选活动,先后表彰20名“最美社区工作者”和40名“优秀社区工作者”,全方位宣传社区工作者突出事迹,进一步激发社区工作者的干事创业热情。(刘率成 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