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视点

初心铸军魂 ——记冀州区码头李镇退伍军人张志旺

来源: 衡水日报  作者:
2019-12-13 09:40:10
分享:

  军魂,是永远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筑成的不朽长城;军魂,更是脱下军装,依然战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岗位精英。无论在部队服役,还是退伍之后,他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为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本色。

  他,就是先后荣获中国好人、河北省第七届道德模范、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的冀州区码头李镇退伍军人张志旺。

  

  1972年,张志旺出生于码头李镇王明庄村的一个红色革命家庭。父亲张彦春15岁参加革命,投身于陈再道开辟的冀南抗日根据地。

  打小听着父亲的革命经历长大,就有“长大后一定要当兵”的想法。1989年3月,张志旺穿上军装,告别家乡父老,来到兰州军区某部服役。

  初来乍到,一切都很陌生,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刚到新兵连,张志旺暗暗发誓,一定要在部队好好干,决不辜负父老乡亲的殷切期望,要做一名忠诚于党、造福于民的合格军人。他勤学苦练,从不落后于他人,即使受伤,也忍着伤痛坚持训练。

  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部队从700名新兵中挑选17人进入特务连。张志旺被选中了。之后是更加严格的训练:翻越高墙、空中跳水、钻水底涵洞、穿行火障、趴卧泥潭;武装越野,背着40千克的装备持续跑完5000米;悬崖攀登,手脚并用第一个登上顶峰……不久,他就荣获“优秀士兵”荣誉称号。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时分,才见真情品质。每一次抢险救灾,张志旺都冲锋在前。

  1989年12月20日21时40分,一股浓黑的“烟柱”窜腾而起,空中不时爆溅一团火焰……原来,是距陇西县城1公里的造纸厂发生火灾。嘹亮的号角声惊碎了营区的宁静。部队官兵仅用几十秒钟就跃上发动的汽车,疾驶而至。到达现场后,刺鼻的浓烟呛得人直流眼泪。他们发现,这里的情况非常特殊。起火的是造纸厂的原料堆,火是从地下引燃的,只有将水柱从上往下浇才行,救火难度很大。

  怎么办?望着30米高的原料堆,张志旺主动请缨,带着水管,拿着5米长的挠钩冲上原料堆。正值寒冬腊月,呵气成霜,水枪喷出的水淋在身上,转瞬成冰。手擦伤了、腿磕破了,他全然不顾,把生死置之度外。直至次日7时大火被彻底扑灭,张志旺才觉出浑身钻心的痛、透心的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为民服务的乐章。

  张志旺的出色的表现得到连队嘉奖,199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当上了班长。他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工作更加认真。

  张志旺的信念是,当战士就要当优秀战士,当班长就要当优秀班长。他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严格要求班上的士兵——每次训练都要取得好成绩。不久,他被评为优秀班长,随后开始代理排长。

  他思考如何改进创新工作方法,将战士们带成虎虎生威的优秀士兵。

  为做好全排的思想工作,张志旺经常和战士们一起谈理想、谈学习,在聊天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战士们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和他讲,心中的疙瘩在他轻风细雨般的话语中解开了。

  全排形成了人人爱学习、讲责任、争先进的良好氛围,战士们思想水平高、军事技能硬。做队列表演时,抬头、挺胸、摆臂、收腹、齐步走、正步走,每个动作都整齐划一、刚劲有力。因为队列表演出色,张志旺当上了部队“四会”优秀教练员。

  1992年7月,张志旺所在部队附近的村庄遭受强台风袭击。渭河决口,滚滚洪水像脱缰的野马奔泻而下,多名群众被围困在洪水中,情况十分危急。时间就是生命,张志旺和战友们投入到抢救灾民的战斗中,用冲锋舟、竹排、门板等救生工具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奋战三天三夜,任务圆满完成。当群众欢呼着向他们围过来时,张志旺和战友们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他们的英勇行为,受到当地群众和领导的高度赞扬。

  当了三年兵,按惯例该退伍了。退伍名单报上去,又被退了回来。张志旺1991年至1995年连续五年获得全师特种兵比赛第一名,多次执行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领导的意见很明确,这样的尖子怎么能让他走呢?作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领导说连队训练需要我,我就留下来……”张志旺话语平实,透出的是一名士兵的坚守。

  1995年10月,部队决定在内蒙古阿拉善进行演习。此时,将要退伍的张志旺,心无杂念,工作标准不减、以身作则不变,高质量完成了演习任务。

  离开部队的前夜,张志旺思绪万千。他想到了首长对他的关怀和教诲,想到了战友们情同手足的无限深情。是部队的锻炼,磨练出了他的坚强意志;是部队的教育,让他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可以说,我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是在这段时间有了清晰的轮廓。”忆及当兵的日子,张志旺心中满是感恩。

  

  “在军营里是好样的,退伍后,决不能给部队丢人。”张志旺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父亲离世前,因看病留下了3万多元债务。回到家乡,张志旺决心撑起这个家,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他带着满腔热情远赴深圳闯荡,靠着在部队练就的一身硬功夫,被深圳飞康集团总裁聘为负责安全事务的秘书,晋升很快。

  然而,张志旺并不满足于此。想到家乡父老还有很多人就业无路、求富无门,他决定创办一所培养保卫人员的专业学校。

  1998年初,张志旺辞去在深圳月薪万元的工作,回到冀州。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入到学校建设中。当年9月,冀州士心职业培训学校成立,张志旺任校长。“退伍士兵、初高中毕业生往往缺乏技能经验,找工作比较困难,需要帮助和引领。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学校取名‘士心’,即士兵的初心,就是帮助更多退伍士兵、初高中毕业生就业。”

  创业过程的酸甜苦辣,只有创业者自己才能体味。那段艰难坎坷的日子,是张志旺人生路上的低谷,他以部队磨练出的钢铁意志,坚强地挺过来了。

  办校之初,师资力量缺乏、生源不足,众多困难接踵而来。张志旺愈挫愈勇,执著前行。没有教材,就自己动手编写,然后复印分发给学员;学员不足,就到周边县市挨家挨户宣传动员。张志旺坚持高质量教学训练,让学员学到真功夫。除了言传身教,他还从武警部队、特种部队聘请教练对学员进行严格训练。他坚持“靠信誉、重质量、树品牌”的办学理念,保证学员学到过硬本领,保证学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保证毕业后能分配工作,最终达到学员满意、学员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他的学校,以其独特的办学思路和理念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赞誉。

  2006年,仅京津两地就有5000多名保安来自冀州张志旺的学校。他们用过硬的素质赢得了同行的尊敬和用工单位的好评,许多贫困的家庭因此走上了小康之路。该校毕业的学员在天津市经济民警总队军事大比武中,多次获得第一名。100名学员被北京市少年军校选聘为教官。1000名学员成了业务骨干,“士心”已成为京津保安行业的“黄埔”。

  学员李少清初中毕业后,做过几个工作都不满意。在冀州士心职业培训学校毕业后,李少清到天津家居世界建材超市公司担任保安。他的工作是在监控室操作几十个监控器。一次,两个小偷偷了东西刚想遛出超市,就被李少清逮了个正着。穷凶极恶的小偷抽出匕首刺去,李少清施展拳脚与之搏斗。几个回合下来,两个小偷被制服。为此,李少清被评为天津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由普通保安成为队长。“没有士心就没有我的今天。”李少清感激地说。

  张志旺的学校注重学员输送后的跟踪服务,每年外出跟踪走访1000多人次。西王镇几名学员在天津一家电子公司务工,由于不适应公司严格的管理制度,又想家,都有了不干的念头。知道这一情况后,张志旺随即去天津陪他们工作生活了7天,边工作边给讲道理,学员们在感动中牢固树立了在外安心工作争先创优的信念。

  由于发展思路正确,学校培训人数逐年增长。先后与北京燕山石化集团公司、赛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公安局保安公司、深圳保安公司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签订用人合同,实现订单定向培养。学校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20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和安置了各类技能人才3万人,其中退役士兵5000人。为多家企业单位解决或部分解决了用工问题。由于成绩突出,士心职业培训学校被确定为河北省阳光工程培训基地。

  虽然离开了部队,但张志旺魂牵梦萦的还是军营。他说:“脱下戎装更要铭记战友深情,回报部队是我生命中重要的部分。”20多年来,不论是新兵入伍、老兵退役,还是每年的“八一”建军节、春节等重要节日,他都要到部队看望官兵。张志旺先后帮助1000名战友就业,资助20多万元为战友创业。

  为了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学校还专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遇到家庭困难又想学习一技之长的,他还减免学费,甚至全额资助。这些年,接受过张志旺资助的学员有1000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国古代的经典名言,真正践行起来需要付出很大的辛劳。

  1996年,张志旺的母亲患上了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脑梗塞等多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二哥身体不好,大哥、三哥在外地工作,照顾母亲的重担就落在了他的肩上。因业务需要,他经常来往于冀州与石家庄之间。为了不让母亲落单,他常常把母亲带在身边,每天准备好吃的用的,把母亲背到车上副驾驶座位,系好安全带和自己一起出发。有时出差路远,母亲坐累了发脾气。他就一边开车,一边给母亲讲笑话。带母亲出门,最大的问题是吃饭和大小便。母亲饮食不规律,经常便秘,严重时他就用手一点一点地抠出来。

  为了让母亲得到更好的照顾,张志旺雇了保姆,在家里照顾母亲。尽管如此,没有特殊情况,他总会从石家庄赶回家。常常一天奔波200多公里,只是为了给母亲熬一碗热粥……他有两部手机,一部是工作电话,一部是母亲专属。休息时,他会把工作电话关机,但母亲的专线24小时开机,生怕母亲有事儿找不到他。

  2016年2月4日傍晚,母亲突然发病,喘得厉害。张志旺求助120,医生建议在家观察,并教给他救护方法。为让母亲呼吸顺畅些,他整晚跪在床边,双手托着母亲的上半身,隔几分钟就变换一次位置。感觉母亲有痰时,他赶紧拍后背帮助咳痰,拿专用软管帮母亲把痰从喉咙里一点点吸出来,如此反复,直至次日清晨。“我不敢闭眼,怕一打瞌睡,娘就没了!”天一亮,他马上带着母亲去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在重症监护室守护了十余天,母亲终于转危为安。

  这年7月,母亲在家下台阶时摔伤。经冀州市人民医院(现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胯骨骨折。住院后,主治医生给出了两种方案:手术治疗,恢复较快,但麻醉风险较大;保守康复治疗,老人痛苦小一些,但恢复较慢,需要长期有人陪护。虽然工作紧张忙碌,但张志旺对医生说:“怎么能减轻俺娘的痛苦就怎么来,保守治疗吧!”治疗期间,母亲哮喘病复发,紧急抢救后,为避免引发肺栓塞和心衰,他听从医生建议,将母亲转到了内科观察治疗。医生给老人用上了导尿管,但母亲很不舒服,自己拔了下来,张志旺只好一次次在老人小便时再插上。在内科病房住了21天,张志旺没日没夜地照顾,给母亲喂饭、擦脸、洗脚、按摩,无微不至。实在困极了,他就握着老人的手趴在床边打个盹儿。同一病房的病友和家属看到这一幕都很感动,称赞他是个孝子。

  两个月后,母亲的哮喘再次复发,一度心脏骤停,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每天1万多元的治疗费,半个月下来就花去20多万元。“再这样下去,就没钱治病了……”看着靠输氧维持生命的母亲,张志旺掐着手指陷入了深思。亲戚们心疼他,有的劝他放弃,可他坚定地摇摇头:“不要啥也不能不要娘!”他选择继续治疗。

  为筹钱给老人治病,张志旺作了一个决定——卖房。“只要能给娘治病,我什么都舍得!”他毅然把省会正在升值的房子卖掉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母亲的病情逐步好转,有了意识,精神好时,还能说上几句话。他再一次把母亲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然而,这年冬天被悉心照料了20年的母亲还是离世了,虽重病缠身,却走得那么安详、那么知足……

  如果儿子照顾母亲是天经地义,那么伺候患病的兄嫂,并为嫂子养老送终,算得上大义。1998年春,二哥突然中风瘫痪在床,不久,二嫂也瘫痪了。张志旺在照顾母亲的同时,又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哥嫂的重担。

  当时,张志旺的学校业务繁忙,但他每隔一两天就去看望哥嫂一次。夏天未到,他为哥嫂购置了落地扇;天气见凉,他又为哥嫂安上了暖气,拉来了煤。

  2003年,二嫂先后得了气管炎、肺心病,他开车带着嫂子跑遍了大小医院。2004年,二哥弥留之际,握着张志旺的手说不出话来,眼睛始终不肯闭上。他知道二哥的心事,扑通一声跪倒:“哥,你放心,嫂子的生活我来管,给她养老送终。”听罢此话,二哥安然闭上了眼睛。

  2005年夏,二嫂病情发作,奄奄一息。大家劝他,没救活的希望了,放手吧。“我答应过二哥要照顾好嫂子。”他立即将二嫂送往冀州市人民医院,并陪在床前,直到病情好转出院。他安排人给年迈的嫂子做饭、打扫房间、换洗衣被。嫂子犯病时,就从村里雇了一名妇女来照顾,为方便治疗,还在卫生所立了账户。

  2008年4月的一天晚上,二嫂病情加重,双脚浮肿,刚从行唐县出差回来的张志旺见状,不顾一路劳顿,冒雨找来村医给嫂子治病。几天后,二嫂心脏病发作,临终时,虽然说不出话,但一直看着张志旺,眼神里充满感激。

  二嫂去世后,由于没有子女,负责安排丧事的人为了难:谁来打幡、抱罐?张志旺说:“二嫂像长辈一样,我来为嫂子送终。”出殡那天,看到他为嫂子打幡、抱罐,很多村民红了眼圈。村医岳建良说,志旺为二嫂看病这几年,花多少钱从来没心疼过,而且不管多忙,总是把嫂子的事放在心上,没有志旺,他二嫂活不了这么久。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志旺不仅对母亲至孝至顺,对他的哥嫂也没得说。”提起张志旺,王明庄村党支部书记贾东生竖起了大拇指。

  

  “一朝为军人,终身有军魂。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不能丢掉。”2003年,全国公安机关统一开展“春雷行动”。冀州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一名安徽籍杀人犯在石家庄市晋州一带活动。刑侦部门细致排摸,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潜藏在晋州市一家砖厂内,随即决定实施抓捕,但为防止打草惊蛇,决定不派大量警力。得知张志旺是特种兵,有一身擒拿格斗的好本领,刑侦部门负责人找到他,想让其协助配合实施抓捕,他爽快地答应了。

  当年4月28日,张志旺乔装成外地客商到晋州那家砖厂“洽谈生意”,取得了老板信任,有了接近犯罪嫌疑人的机会。中午,他利用犯罪嫌疑人吃午饭放松警惕的机会,趁其不备突然出击,三拳两脚把犯罪嫌疑人制服,与随行的公安人员一道将其押解回冀州。冀州公安局将一面写有“助公安擒凶,展士心风流”的锦旗送给他,并决定给予物质嘉奖和公开表彰,却被他婉言谢绝了:“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我还会上!”

  2007年初冬,一位暂住在冀州镇大齐村的内蒙古籍大妈赶集回家,迷了路,走到几十里外的王明庄村,因体力不支晕倒在村口。张志旺把老人背到自己的学校并找来医生。老人说方言,不太好交流,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家人。张志旺收留了她,一边照顾,一边四处打听。直到半个月后,才联系上了老人的女儿、女婿。他对老人体贴入微,老人也跟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临走时流下眼泪。老人的女儿女婿拿出2000元钱表示感谢,被他谢绝了。

  2016年夏天,王明庄村村民王明坤因家人一场大病债台高筑。恰逢他女儿高考结束,就想劝女儿放弃读大学,早点打工挣钱,但孩子一直有个大学梦。为此,孩子和家里闹起了矛盾。张志旺听说后,来到王明坤家:“明坤,你放心,这学费我负责到底!”

  2018年9月,徐家庄乡宋家庄村王铁岭的妻子因病去世,治疗期间花光了积蓄,儿子王延臻刚刚退伍还没有找到工作,而王铁岭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症,无法干重体力活。张志旺又坐不住了:“这个家庭要想脱贫,得让孩子早点就业,给家里增加收入。”在征求了王延臻的意见后,他利用自己积累的人脉,几经考察,将王延臻安排到天津的一家保安公司工作,每月3000多元,管吃管住,还给交保险金。王铁岭热泪盈眶:“志旺,你真是个好人!”如今,王铁岭家的境况一天天好起来,他逢人就说,是张志旺让他和家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有人问张志旺:“你和他们非亲非故,这么做到底图个啥?”他说:“咱啥也不图,别人幸福了,我也感到幸福!”

  去年腊月,张志旺得知村里的农渠因长年失修损坏严重,便来到村里。在征求村干部和农业专业人士的意见后,他掏出10万多元钱用于修缮。不但主动联系施工机械,还监督每个细节,从渠道的宽度深度到渠道的加固加长,硬是值了12天班儿。今年2月初,一条长7000米、宽5米的灌溉水渠被修葺一新,投入使用。汩汩的渠水流淌进了农田,也淌进了乡亲们的心窝:“志旺为大家伙儿又办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

  9月5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张志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座谈会上,张志旺与其他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一同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的亲切接见。对此,他显得很平静:“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愿做一名永不褪色的老兵,践行好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关键词:初心,军魂,冀州区,退伍军人,张志旺责任编辑:胡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