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_404页面
您当前的位置:故城县新闻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故城县 >> 扶贫开发

故城“五套组合拳”开辟稳定脱贫新路

http://hs.hebei.com.cn/gcx/ 2019-01-14 11:15 故城新闻网

  去年以来,故城县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搭台、群众唱戏,统筹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五套“组合拳”,开辟贫困户长效稳定增收新路。

  大力发展产业扶贫。在巩固完善光伏产业,统筹抓好电商、手工业、文化旅游等扶贫产业的基础上,科学制订全县种养产业三年扶贫发展规划,突出抓好蔬菜、饲草、杂粮杂豆、中药材、肉鸡、生猪、奶牛、林下养殖八大扶贫种养产业,产业项目覆盖6842户,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突出抓好大龙头带动大产业,多形式多载体探索和拓展“龙头企业+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贫困户”扶贫路径,聚焦“租金、股金、薪金”三个“掘金点”,扶持激励正大肉鸡、康宏牧业、新希望六合、绿康、茂丰等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租赁、入股分红、就业务工、代种代养、提供服务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积极推进就业扶贫。因户施策、因人而宜,灵活务实推进三种就业模式。一是“用工企业+技能培训+贫困户”对口就业模式。对劳动能力较强、有一定生产技能的贫困户,协调服装服饰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开办劳动技能培训班13期,培训522人。开展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4次,企业吸纳208人,劳务输出488人。二是“企业+扶贫车间+扶贫中转站+贫困户”扶持就业模式。对不能外出的贫困户,组织养元核桃、启扬服装等多家企业按照“宜建则建”“宜改则改”的原则,利用闲置校舍、厂房,将适合分散生产的工序移至乡村,建设扶贫车间、扶贫中转站29个,带动贫困群众就业138人。三是“公益岗位+贫困户”安置就业模式。对劳动能力较弱的贫困户,县财政投入467.4万元,开发保洁、护林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069人,年人均增收7200元。

  创新发展金融扶贫。健全完善了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县级财政投入3300万元风险补偿金,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扶贫小额信贷提供风险保障。依托县政府风险补偿金,带动贫困群众发展奶牛养殖产业,坚持扶贫小额信贷“户贷、户用、户还”原则,创新实施“政府增信、银行放贷、户贷购牛、企业代养”的“金奶牛”扶贫模式。同时,探索实施“棚窖租赁”扶贫模式。2018年,向88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196.5万元,带动贫困户增收331.2万元。

  强化落实科技扶贫。与以岭药业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岭药业集团提供技术支持,贫困户提供劳动力,建设1000亩“金蝉+有机果品”综合种养项目,预计年亩均收益1万元以上,带动100多户贫困户增收。成功申报“棉花新品种邯218中试与示范”“红小豆新品种冀红16号”等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带动130户贫困户增收。建成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星创天地”4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为贫困户创新创业搭建了平台。建立科技专家人才库,纳入103人;选派30名科技特派员组成13个小组开展科技服务,实现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精心做好文化扶贫。发挥故城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讲好扶贫故事,传播自强声音,从精神层面彻底拔掉“穷根”。每周在各贫困村组织一次“扶志扶智”夜校,将扶贫政策、帮扶措施和自强精神根植于贫困群众心脑,2018年共组织“扶志扶智”夜校2000多场次。(李洪儒、王希录、王成龙)

关键词:故城,脱贫,新路

稿源:衡水日报
责任编辑邢梅智
长城网_404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