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图说衡水

回眸衡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40年 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双提升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千
2018-11-13 09:12:44
分享:

衡水市文化艺术中心。记者 张千 摄

  长城网衡水讯(记者张千)“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家门口的舞台上演,真让人兴奋!”今年5月30日,90后女孩李晓慧看完衡水保利大剧院的首场演出后,非常激动。该剧院的投用,标志着衡水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掀开了新篇章。

  今天的衡水,殿堂级的高雅文化已经触手可及;40年前的衡水,市民的文化生活乏善可陈。

  改革开放的40年,带给人们的不只是生活上的富足,更多的是精神需求上的满足。40年来,衡水全力推进文化服务工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服务水平、促进文化事业繁荣,使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双提升。

  “我年轻那会儿,就一家新华书店、一个电影院,有本书能翻得卷了边儿。哪儿像现在的年轻人,听音乐会、看演出、跳舞……要啥有啥!”70岁的刘大爷家住市区前进大街,却几乎每天都要走很远到新建的市文化艺术中心逛一逛,说要补偿一下自己“那贫瘠的青春”。

  衡水市文化艺术中心坐落在滏阳河畔,是全市最大的城市文化综合体,也是该市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扛鼎之作。囊括了大剧院、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重大文化设施和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

  5月,衡水保利大剧院正式启用。从《红色娘子军》开始,先后推出了几十场国际国内经典剧目和高水平演出,观看人数累计超过十万人次。7月,衡水新图书馆试运营,瞬间点燃全城的阅读热情。仅仅两周,入馆读者超过3万人次。10月,图书馆全面开放,19个大型专题图书阅览室,将全民阅读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当前,该市博物馆布展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此外,市群艺馆还积极开展多种群众艺术免费培训,今年累计培训各类文艺人才1万多人次;青少年活动中心全面竣工,正成为全市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和公益教育服务场所……

  看剧、读书、听课,这场文化的狂欢,刘大爷几乎全程见证并亲身参与,他感慨道:“真是一日千里啊!”

小朋友在青少年阅览室选取图书。赵春琳 供图

  衡水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进程,在市图书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变迁中可见一斑。

  “市图书馆成立于1998年4月30日,面积600多平方米。此后,图书馆历经数次搬迁,曾一度没有馆舍,租房对外开放借阅。”据市图书馆办公室主任陈颖介绍,随着社会发展,原有的市图书馆已经难以满足市民的阅读需求。而今,市图书馆阅读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功能齐备、分区明晰,支持纸质和电子图书阅读;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市级图书馆的社会化运营管理,切实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毫无疑问,衡水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建成投用,进一步提升了全市人民的“文化自信”。

武强年画博物馆。孟卫力 供图

  不仅是主城区,各县市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如火如荼,公共文化场馆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现在,文化馆和图书馆已遍布各县市区。各文化馆站逐步健全完善设施,设置了多功能活动厅、图书阅览室、展览展示室、综合培训室等,并逐步配齐相应的设备和器材。滨湖新区的园博园、桃城区的孔颖达文化公园、冀州博览馆、安平汉王公园、武强军歌博物馆等均已开门迎客。全市数字影院建设达标率实现各县市区全覆盖,文化馆、图书馆进档升级提速加劲,114个乡镇文化站、3002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994个农村书屋规范运转,基本实现了文化公共服务全覆盖。

  基层是公共文化服务触角的最末端,也是公共文化服务最薄弱的地方。为此,衡水市建了上千个新型乡村文化大院,覆盖全市绝大部分乡镇。野梨园、田园棉文化园、老电影收藏文化园等一大批特色鲜明的文化大院不断涌现,实现了乡乡有特色、村村有阵地的文化大院建设新格局。同时,衡水市还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在各县市区搭建文化展示平台,挖掘培养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艺术团体。不仅如此,全市各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还充分利用节庆假日,积极开展送书下乡以及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市开展各类成规模的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10000多场(次),群众参与和观看人数达200多万人(次)。

  不论是城市大剧院,还是农村小舞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此外,衡水市还积极撬动民间资本投资文化领域,先后建成中国书画博物馆以及内画、剪纸、民俗、胶片、冀商鉴藏等20多家民营博物馆或展览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衡水市将全力推动大运河文化带、董子文化园、滏阳河文化带等重点设施项目建设,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和科技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以文化基础设施的提质增效、跨越提升,推动“文化衡水”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关键词:衡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市民,幸福感,获得感,提升责任编辑:邢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