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衡水频道欢迎您
县区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衡水频道 >> 财经

多家海外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明年强劲增长

长城网 作者: 2016-12-04 13:28:5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渣打银行、汇丰银行、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穆迪等境外机构陆续发布研究报告和评论文章,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各方认为,目前消费作为中国经济稳定器的作用日益明显;工业增加值持续保持稳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其规模已超过传统工业且仍在不断增长。随着稳增长政策效应的持续显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将延续企稳向好态势。

  渣打银行称,中国稳增长政策空间依然巨大,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回升至6.8%。渣打银行11月18日发布报告称,从支撑全年经济增速回升的动力来看,消费作为中国经济稳定器的作用日益明显,下半年净出口也会对经济增长做出正面贡献;同时服务业增长和工业增加值都持续保持稳定;中小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生产信心明显增强。除内生动力涌现外,官方适度调控亦是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有力保障。目前稳增长仍是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主题,官方政策工具十分充足,有能力继续出台相应支持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空间较大,能够对经济形成支撑。综上所述,预计下半年中国GDP增速将回升至6.9%,全年达6.8%。

  汇丰银行指出,房地产调控不会阻碍经济复苏,中国GDP增速将持续回升。汇丰银行11月23日发布报告称,尽管中国实际GDP增速连续三个季度保持稳定,但名义GDP增速已从2015年三季度的6.0%提升至今年三季度的7.8%。近期房地产降温措施不会阻碍经济复苏,在没有实行全面货币紧缩措施的情况下,各地方政府采取的调控措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应是可控的,并可以由财政扩张支持的基础设施投资的边际增长来抵消。预测2017年中国财政赤字将达GDP的4%,高于今年的水平。降低税费及放宽市场准入等政策持续加码,将有助于激发中国民间投资的积极性。鉴于需求能够更加全面地复苏,并且供给侧改革继续推进,未来几个季度中国GDP增速将持续回升。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认为,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预计全年GDP增速可达6.75%。澳大利亚国民银行首席经济师欧思濂11月18日称,中国经济当前运行情况令人满意,预计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最高可达6.75%。虽然这一速度与数年前相比有所下降,但如今就算6.5%的经济增速带来的增量已超过以往10%的增速所带来的增量。在不考虑未知地缘政治风险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未来几年不会“硬着陆”。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势头格外迅猛,其规模已超过传统工业且仍在不断增长,有效对冲了第一、二产业动力的不足,并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穆迪预计,2017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强劲增长。穆迪11月22日发布报告称,近期大宗商品价格趋稳,将推动中国非金融企业实现温和的收入增长,盈利能力得到提高,但具体影响会因行业而异。首先,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公司将受益于油价持续回升,积极的成本节约和资本支出削减措施将有助于稳定企业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并使企业能够在2017年产生自由现金流。其次,在国内外基础设施项目和国内住宅项目的推动下,中国建筑和工程服务公司将受益于温和的需求增长,经营情况会明显好转。此外,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收入将持续增长,新产品和服务的变现能力加强。因此,预计2017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强劲增长。

资料图片:图为中国国内某汽车总装厂车间。(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新闻分析:企业看好中国经济未来

  新华社记者许晟、王希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日前发布调研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对未来三年企业营收持乐观态度。“大河有水小河满”,企业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背后,是对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信心。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继续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领跑”。同时,新经济茁壮成长,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不断提高,平稳的主基调下孕育着“化茧成蝶”的蜕变。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国际机构纷纷投出“信任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0月初发布《世界经济展望》,在下调世界经济预期的同时,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维持在6.6%不变;亚洲开发银行9月底发布的报告,则上调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期值。

  数据显示我国工业正显现积极信号。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6%,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利润增长9.8%,比9月份快2.1个百分点。

  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更为靓丽:2016年前三季度,546家创业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110.72亿元,同比增长32.36%;实现净利润618.39亿元,同比增长44.3%。这546家企业中,七成属于战略新兴产业。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均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整体水平,让人们看到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在加快形成。

  企业效益向好,是市场人士偏向乐观的重要理由。广汽集团数据显示,旗下主力车型传祺GS4在今年10月份获得超3.5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86%,前三季度广汽乘用车业务营收超150亿元,同比增长178%。

  “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持乐观积极态度。”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说,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效果开始显现,推动企业向“中国创造”迈进,包括广汽集团在内的国产汽车产业在转型升级后,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从全球市场数据看,也可以发现全球市场对中国经济的认可度在提升。”猎豹移动CEO傅盛说,猎豹移动的移动端产品月度活跃用户超过6亿人次,其中八成活跃用户来自欧美为主的海外市场。今年三季度总收入增长9.7%,海外收入增长高达28.9%。

  【延伸阅读】外媒: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更乐观

  外媒称,一年前曾有人发出严重警示:中国日益膨胀的企业债和经济放缓势头将酿成一场经济风暴。而现在,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这个亚洲最大经济体的前景的态度显然更为平静。

  据路透社11月17日报道,在路透全球投资前景峰会上,全球顶尖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策略师表示,他们对中国经济前景更加乐观。中国经济增速已连续三个季度稳定在6.7%的水平,银行业坏账也趋平。

  迄今为止,日益乐观的态度并未受到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影响。

  “为什么现在看法出现重大改变,是因为我们看到增长下滑出现一些放缓迹象。实际上,有些人甚至看到经济在稳定下来。”瑞士信贷银行亚太地区投资总监伍泽恩表示。

  不过,中国企业债达到18万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9%。这仍是一个严重问题。影子信贷尤其是个令人担忧的方面。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影子信贷和基于这类信贷的金融资产已迅速增至GDP的60%。规模较小的中资银行尤其面临风险。IMF数据显示,一些银行持有的影子资产规模较它们的资本缓冲规模高出三倍。

  但投资者称,中国政府仍拥有足够多的储备来应对,甚至可能在需要时对更多的银行业务进行国有化。

  此外,尽管政府债务和个人家庭债务还在逐渐增长,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较低。而且不同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是,中国并不依赖外国资金来偿还债务。

  “中国经济中的债务规模一直在迅猛增长,这毋庸置疑,”友邦保险首席投资官马克·科宁说,“但中国有许多有价值的资产,可以进行债转股置换——从更长期来看,我们更加乐观。”

  皇家伦敦资产管理公司的特雷弗·格里瑟姆也对中国前景持乐观看法。他说:“我们不认为企业债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在经济活动不错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在提速。”

  【延伸阅读】报告称中国经济短期底部趋稳GDP增速达到目标值

  19日发布的一份中国宏观经济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步伐缓中趋稳,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6.7%,达到全年任务目标值。2017年GDP增速预计为6.5%。

  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等机构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6—2017)1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作了题为《稳增长与防风险双底线的中国宏观经济》的报告。

  报告列举了中国经济短期底部趋稳的五大表现:经济增长步伐缓中趋稳,GDP增速达到全年任务目标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重回“2时代”后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持续收窄;工业领域生产增长缓中趋稳,企业效益指标由负转正并持续增长;政府基金性收入增长有所改善,财政收入缓中趋稳;市场预期有所好转,各类景气指数有不同程度改善,政策由稳增长向防风险转变。

  报告也认为,趋稳的基础并不牢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2017年中国经济仍需关注八大困境:

  一是“去全球化”趋势升温,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不确定增强;

  二是房地产依赖不减,“量价齐升”的市场表现冲垮“量升价稳”的预期目标;

  三是制造业尚未走出底部调整;

  四是基础建设投资仍是稳增长的主力军,保持整体资金来源的稳定性难度加大;

  五是去产能、去杠杆面临过剩行业信用风险加快释放与出清机制不健全的困境;

  六是资本流出压力对国内金融市场影响或将加强;

  七是民间投资大幅改善的概率较小,加大经济下行风险;

  八是信贷等资源主要聚集在国有企业。

  毛振华认为,主动应对潜在危机、防范风险应是2017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缓释风险要和稳增长协调并进,要明确“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的逻辑顺序。稳增长是缓释风险的前提,是保就业、惠民生的底线,同时,经济增长能够带来资产价值上升,在一定程度上缓释债务风险。(记者马海燕)

来源: 参考消息

关键词:经济,前景

责任编辑:张梅胜